如今互联网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有数据显示,微信作为最便捷的社交平台,截至2014年底注册用户已达6亿。拍卖作为一个古老的行当,因为微信的出现,和互联网搭上了关系。从2013年2月至今,艺术品微拍在两年的时间内迅速繁殖,已达千家之多。对于两岁的微拍,艺术品电商赵涌在线的相关负责人耿静表示:“微拍正在形成大鱼吃小鱼般的自我整合,互联网发展具有太多不可预见性,至于微拍未来将怎样发展只能见机行事。”但不可否认,微拍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收藏市场的多元化。
历时两年 微拍迅速繁殖
在林林总总的微拍群中,阿特姐夫、微拍全球、艺麦微拍影响力较大。2013年2月,一名叫胡湖的艺术市场从业者创建了拍卖群阿特姐夫日夜场,群内大部分成员为艺术圈的媒体人以及收藏者,该群在短短一周之内就卖掉了近50件作品,成交均价在3000元上下,成交率100%。微拍全球在迄今为止的50场微拍中共收获成交额1.36亿元。而艺麦微拍从2013年创立至今,已举行了110期拍卖活动。其中周一为夜场拍卖,周五为日场拍卖,周二举办中专场拍卖,一周三拍速率极高。在本月17日完成的第110期日场拍卖中,成交率达47%,成交额为3.52万元。艺麦微拍曾经将朱新建的一幅《美人图》拍到16.5万元,创下了微拍单幅作品成交价纪录。
依托微信的广泛应用以及阿特姐夫等微拍群的兴起,再加上微拍里的主力拍品价格低,通常多在10万元以下,不管是个人、机构,只要有微信群,就可以把艺术品晒出来,只要有人喜欢就可以竞买,微拍在两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北京、上海、厦门、杭州、合肥等地有成千上万的艺术品微拍。“我被拉进过很多微拍群,有些甚至每天都组织小拍。”耿静作为一个艺术品从业者,也为众多的微拍群苦恼。
此外,微拍迅速蹿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便捷。传统艺术品拍卖一般一年只有春拍和秋拍两次,微拍群拍卖频率可以自行调节,加速了艺术品的流通。针对拍卖环节,传统拍卖会需要买家到现场举牌,微拍只要一部手机在手,无论人在何处都不影响参与,也打破了地域限制。此外,微拍的运营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微拍对传统拍卖不构成影响
微拍与传统拍卖的关系一直是业内关心的话题,是有益补充还是搅局者?“之前有很多群拉我进去,但我都退了出来。微拍对艺术品的普及是有帮助的,但他们的拍品只能是当代作品,不能触及古代和近现代作品,微拍所呈现的作品价格较低,与传统拍卖所面对的藏家是不同的,微拍的存在对传统拍卖完全不构成影响,更谈不上什么不好的影响。”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上海泓盛拍卖公司董事长赵涌也认为:“微拍真正影响到的不是传统的拍卖行业,而是对一些销售中低价位艺术品的画廊。”一些年轻画家的作品往往通过画廊流通,微拍的出现,给了跨国画廊接触市场的机会。
而耿静则表示,微拍对于传统拍卖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对一些小型拍卖公司来说尤为如此。“微拍会分流一些小型拍卖公司的拍品,也会分流一些买家。通常人们会认为使用微拍的人多为年轻人,但通过我的观察发现,现在一些年长者正在不断被吸纳进来。比较有影响力的微拍也会如传统拍卖公司一样进行作品征集,再加上微拍的便捷是传统拍卖行无法比拟的,很多藏家很容易上手。”耿静说。
微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初级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为新入市的藏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大鱼吃小鱼 微拍也要自我整合
高价的艺术品交易不可能交给现行的微拍交易平台,低价的所谓艺术品泛滥又会因为微拍平台的迅速增多而导致“乱战”,业内人士认为洗牌在所难免。“现在微拍群太多了,有规模的微拍群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做一些整合。例如微拍全球、阿特姐夫这样的群越做越专,他们甚至会建立地方办事处,兼并一些小微拍群。他们剔除掉僵尸粉,明确服务对象,寻求大客户,着力征集能满足大客户口味的作品。”耿静表示。
微拍起初是在朋友圈中流行,可定义为“好玩有趣的艺术品流通”。当成百上千的微拍群形成后,相关管理部门如工商、文物管理委员会会不会介入成为疑问。对此,耿静表示:“微拍群没有做长期发展的规划,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非预见性,一旦文管会或者工商介入,微拍群必然存在政策性风险。微拍要怎么转型、往哪儿转,我们也没有想过,只能见机行事。”
近两年来,微拍的火热引发了艺术品拍卖商业模式的讨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表示,把微拍定义为一种商业模式为时尚早。“它可能跟微博一样,流行一段时间就过去了,不会是持久的方式。”胡湖对于微拍的持久性也有很清晰的认识,“任何一种社交平台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微拍也会随着微信的萎缩而转变,微拍很容易拷贝,有卖家和买家就可以马上做成一个拍卖,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微拍的不持久性”。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