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斗的男孩》
近年来,国人对于艺术品拍卖屡屡创下天价纪录再不觉得陌生与惊讶。著名藏家刘益谦连着用5千万拍下功甫帖,2.2亿拍下鸡缸杯,2.8亿拍下永乐刺绣唐卡,震惊世界。大家不禁要问,这些藏家都是什么样的人,这些艺术品是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个拍卖市场又是怎样一个市场?虽然大家对拍卖轶事津津乐道,可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此中的运作模式。
我们可以尝试从国际市场上找到一些参照系。比如毕加索《抽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价格被德国犹太富商收走;而塞尚《玩纸牌的人》又以2.5亿美元的价格为卡塔尔王室收入囊中;最近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的一些“气球狗”又拍出3.4亿美元的天价,坐稳了当代艺术第一人的宝座。但是这些艺术家的成功绝非一日之功,背后淹没了数以万计的无名艺术家。梵高在世时籍籍无名,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以至于他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毫无信心,含恨而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尽管西方艺术界同样为我们展示了辉煌的拍卖记录,却无法帮助艺术家或收藏家指明一条通向拍卖场的成功之路。越到晚近,局面越是混乱,连艺术作品优劣的评价标准也被解构。
中国艺术家们也在最近几十年里品尝了高峰低谷的复杂滋味。从艺术生产来看,传统的国画创作在建国以后风光不再。而从西方传入的油画多服务于政治目的,受到各种限制,自由程度极低。各种艺术思潮一直在地下涌动,到了1985年的星星画展,终于拉开中国当代艺术的帷幕。即便如此,影响不小的艺术家们也还是很穷,一幅画能从外国人手里换回100美元就很值得欢庆了。中国在90年代逐步建立了拍卖市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有机会去国外参展。到了本世纪初,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突然猛涨,好几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创下纪录,甚至超过毕加索作品的价格。无论经济学家还是社会学家都无法有力地解释这个现象。大家终于意识到,这绝非偶然,也并非只是艺术领域的突破,而是整个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变迁后,对中国艺术的认识产生了改变。
普通人了解艺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看博物馆、美术馆。可许多精彩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都不在国内,甚至一些大师最好的作品都不在国内。所以博物馆的收藏也是艺术品市场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比如杭州的浙江博物馆收藏了大量黄宾虹的画,南京博物院则收藏了大量傅抱石的画,上海多流传吴昌硕的画,这些都与画家生前活动的主要区域有关,不难理解。可伦敦V&A博物馆收藏了最齐全的中国瓷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宋元古画,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有非常齐全的荷兰画派作品,而哈佛大学塞克勒博物馆则藏有最经典的中国古玉。这些藏品的收藏过程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解一些重要艺术品的收藏分布,对藏家而言是一门基本功课。
想要真正理解艺术和艺术品收藏的现状,首先要回溯历史,从历史维度来认识艺术品市场。英国人巴克所著《名利场》一书,就为艺术史提供了一套完整叙述,回顾了自1850年以来的国际艺术市场变化。从维多利亚时代直至今日,虽然也不过一百多年,不管艺术的表现形式、认知理念还是艺术品的买卖收藏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维多利亚时代正是艺术观的转折期,印象派还没有出现,而追捧凡·艾克、伦勃朗、雷尼等老一代大师的热潮正在欧洲逐渐消退,西班牙委拉斯贵支的画也不见得多么抢手,真正引领潮流的绘画英雄是英国人透纳。而在巴黎,主要还是那些皇室贵族在追捧传统趣味,希望在这个正在工业化的世界里,通过绘画来寻找已经失落的田园牧歌。卢浮宫或沙皇的冬宫里已经收藏大量的名画,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不知在哪里。资本尚未大规模涌入艺术圈的时代,艺术显得无比单纯。
而到了19世纪末,野蛮的美国人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圈的情势登时为之一变。美国经济在这个阶段因为铁路建设、电气革命、西部开发等原因而迅速膨胀,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又必然伴随着剧烈的波动。所以黄金也好,美元也好,在这个阶段都有过非常剧烈的波动。与之相比,艺术品投资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从摩根到卡耐基,美国大亨都把大量工业化过程中赚来的钱投入艺术品收藏。所以经典大师的作品以及部分新兴艺术家的很多作品,都开始在大西洋(19.50, 0.00, 0.00%)两岸重新分配,美国的博物馆收藏迅速崛起。即使中国艺术品也没有躲过这股潮流。从清末一直到二战后,有湖州豪门、收藏大家支持的著名商人卢芹斋在巴黎和纽约设立公司,帮助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画廊购买了大量中国古代精品。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全球艺术品而言,则又是一次重新洗牌。一方面是斯大林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排斥抽象和先锋的艺术作品,主张写实艺术和为政治服务的艺术;另一方面则是本身就受过美术训练的希特勒,对艺术作品能否有效传递德意志精神也有一种偏执认识。因此很多作品是因为战争和不可抵抗的暴力之下被劫掠,而更多的作品则是在意识形态的抵制下流落到异乡。大批艺术家在战争过程中遇难,二十年代刚刚兴起的许多艺术萌芽遭到无情地摧残。而对于少数幸免于战争的藏家而言,这又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低价买画的契机。
艺术从来就与时代环境息息相联。战争之后,培根、小弗洛伊德等都出现了。而在美国,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作为对美国无趣现代生活的反抗,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艺术潮流在迅速切换着频道。与此同时,新材料、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种高科技手段被注入艺术,极大扩展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许多作品都是几十年前不可想象的。而拍卖公司和金融系统的成熟,也促使海量资金涌入这个市场。最终,这个由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馆长、画廊老板、投资家以及观念哲学家共同作用构成的艺术市场逐渐成型。
这几年,一家权威艺术机构推出一个名为power100的排行榜单,评点每年对艺术市场最有影响的人。在这家机构看来,真正对艺术圈起作用的是“权力”,而非任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标准。掌握权力的这些人里面,有些是艺术家,有些是策展人,有些是金融家,什么人都有。可以说,各色人等操作艺术市场的方法总在挑战我们的想象力,无奇不有,这个过程也与艺术本身在不断打破边界相一致。艺术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地加速,中国人和中国资本也早已加入这场狂欢盛宴,将国际资源拉至中国市场,迫使我们要站得更高才能认识艺术圈的庐山面目。
当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拍卖奇迹时,还不能简单归因于艺术本身升值或者媒体恶意炒作,甚至是洗钱,一切都可能是,也都可能不是。我们永远在一个信息不充分的环境下认识艺术市场,而拍卖场上每一件作品的价格本身就体现了购买者的艺术眼光,以及购买者对艺术与这个时代关系的根本认知。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