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现场
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现场
3月17日是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最后一天公众开放日。与五天前的预展相比,名流云集、人人手举香槟高谈阔论的艺术展场逐渐演变成人头攒动、参观者时刻都得努力寻找空隙欣赏画作的景象。入口处VIP卡的领取队伍呈长龙状,而会场底层的售票处,排队情况更加壮观。既便如此,地铁方向的通道还是有源源不断前来瞻仰百万级别的艺术品以及见识世界画廊大场面的观众。
而对于画廊,此行的主要业务即将接近尾声。从VIP预展日开始,艺术品销售成绩一路飙升,现场媒体采访到的所有画廊负责人都表达了对这次生意的满意态度。
来自柏林的画廊Neugerriem Schneider整个展位全部是风格冷静的装置作品,并且没有任何解释说明的标牌。他们的官网甚至不过是一行简单的小字,请有意者直接电邮联系;画廊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参加展会从来都是这种作风——尽管如此,展览公众开放日当天,画廊的大部分作品已经销售出去,买家多半为亚洲客户。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廊之一长征空间,这次挂出来的作品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显出与国际大画廊相似的时髦风貌。画廊展览总监李欣格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每年都会参加三地的巴塞尔艺术展,平均每年六、七场世界级展会——丰富的经验也为画廊经营者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迈阿密海滩那场,大家带来的作品风情万种,毕竟那边会有很多来自南美的客户;瑞士所在的欧洲经历过二战,作品相对艰深、冷峻,”她说,“而在香港,大家会更注重视觉性——但这情况也在逐渐改变。”
截止预展开幕第三日,长征空间已经售出七八成以上,其中包括20万美元的喻红画作、250万人民币的展望铜铸雕塑《形影1》以及110万人民币的徐震鋁塑板上油画《天下-1807NU0138》。
尽管纵览会场,大部分西方画廊带来了如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样的经典艺术家作品,精明的藏家还是可以从多个层面找到自己所偏好的艺术品。
David Zwirner画廊本次带来的Chris Ofili创作于2000年的超大尺幅画作“死去的猴子——性、金钱与药物”,开展不到一个小时就以200万美元价格成交,买家国籍未透露。这幅作品上一次公开交易,还是在2010年5月的佳士得纽约春拍,估价仅约96万美元。另外有两幅Neo Rauch的大幅作品,也分别以百万美元的价格被售出,其中一幅创作于2015年的新作被证实由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客户买下。
“传统上,藏家会首先从自己国家和地区的作品买起,但最近他们作出越来越多超出常规的选择,”香港巴塞尔新任展会总监黄雅君在展会开幕当天的媒体会上说,“而且,以往中国藏家大多来自北京、上海,现在却有来自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的藏家团体。艺术品在亚洲似乎不再是一个小众的选择。”
展场内外的多元生态
欧洲艺术基金会近日公布的《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2015》显示,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规模达历史最高,超过510亿欧元,同比增长7%。其中,战后和当代艺术品是艺术品市场的主角,按价值算占艺术品总销售额的48%,其拍卖额达到59亿欧元,同比增长19%,也是历史新高。
香港的本土艺术圈和东京相比不够成功,和北京相比又不够活跃。但是这个国际都市拥有免税政策、英文通行的商业环境、较少的政府管制,自然成为艺术品买卖的理想场所。就成交量而言,香港多年来一直是位列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
借着艺术展,香港整个三月中旬都成了艺术活动周。市区有大约150个艺术相关活动进行,其中包括在香港艺术中心免费放映的40部影像作品。
Art HK曾经的主要支持者Tim Etchells和Sandy Angus,今年也在巴塞尔艺术展同期举办第一个卫星展,位于与展会所在地香港会议与展览中心相隔五分钟车程的Art Central。这里有70家资历较浅的画廊,主要推出新兴艺术家的作品。[NextPage]
Neo Rauch油画作品
同时,大部分在香港的画廊也在自己的空间举办展览。
香港画廊艺术门推出由评论家高明潞策展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出六位艺术家的早期和近期作品,其中包括朱金石创作于八十年代的《一立方体宣纸》、秦玉芬去年的新作《色彩迁徙》、以及谭平新创作的纸上炭笔《素描》等。同时,位于上环“香港苏豪”区的新空间也推出北京艺术家任日个展,他以蜂巢为媒介,创作了多系列雕塑作品。而这座位于老城之中的建筑,同时还有其他画廊如锦艺舫、狮语画廊等。
另外,位于港岛东部的本土最成熟艺术机构之一Para Site艺术空间也推出群展《土尾世界》,展示包括张培力和杨沛坚在内、来自两岸三地的重要艺术家各自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更接近东部工业区的柴湾,与中环写字楼里的国际级画廊机构相比,艺术家生态相对原始也更有生命力。在粗糙闷热的仓库间所开设的派对与五星酒店里的鸡尾酒会,形成了鲜明有趣的对比。
带着价签的艺术品
对于大多数人,这所谓的卖场其实令人充满挫折感。有一位藏家把它比喻成豪华自助餐,但大家必须在两分钟之内挑选自己想吃的东西。认真想要掏钱的藏家没法好好地与艺术家聊作品,因为他们总被各种各样的行程打断,或被地位更重要的藏家打断。画廊主都很疲倦,和布展相比,他们或许更在意这次超过六万美元的展位费用。
而和世界各地普遍门票免费的博物馆、美术馆相比,艺术展的入场费其实不低,票价视参观时间不同介于250至300港币之间。倘若是抱着接受艺术熏陶的初心前来的观众,大约很快会被一个个展位上凌乱摆放、缺少逻辑的艺术品感到厌倦。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都习惯先去看作品旁边的标签,和艺术家姓名放在一起的是赤裸裸的价格——于是,整场参观就自然形成了探讨作品值不值这些钱的感叹之旅。
最近刚公布具体建筑方案的M+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Lars Nittve)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他非常赞许艺术展会对整个艺术生态系统的贡献,但它过于集中于探讨艺术品的成交买卖,会使大家的关注点偏离艺术本身。“它会导致人们习惯把艺术品连带着价格标签一起看,市场价值会遮蔽所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以及背后的其他内容。”他说,“要知道价签,可不是艺术之所以存在的缘由。”
本次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除了画廊买卖,作为展览的重头戏之一便是“艺聚空间”。20件大型雕塑与装置作品出现在展场四条中央甬道,由来自澳大利亚的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负责——这可能是现场唯一逻辑连贯、具有统一面貌的系列作品。它成为参观群众的重要目标,部分原因是香港这座城市至今还没有一个世界级别的当代艺术美术馆。而两年前政府规划在西九龙地区建造的M+博物馆,由于受到多方阻碍,至今进程缓慢。
即便香港这些每年一度的艺术展会,历史也不到十年,最早只能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由本地企业家合力组办的Art HK成功拉动了内地和东南亚的艺术市场,很快吸引到海外同行的关注。成功运作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和迈阿密海滩艺术展的瑞士艺术巨头MCH集团在2011年收购了Art HK的控股权,继而在2013年将其更名为Art Basel,从而完成巴塞尔艺术展全球第三站的扩张。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