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篇题为《北京失守 全国各地字画市场相继崩盘》的文章,引发各媒体唱衰书画市场热潮,《山东字画断崖崩盘,市场泡沫重度破灭》、《书画市场抛售潮涌》、《游资盯上书画市场,低位狂扫割肉筹码》等文章相继出炉,“崩盘论”甚嚣尘上,全国书画市场风声鹤唳。在笔者看来,这其中透着一股蓄意炒作和跟风的味道。
北京商报发表于1月7日的报道,标题为《节前愁卖 礼品书画市场遭遇小年》,被某微信号引用并换成《北京失守 全国各地字画市场相继崩盘》的标题进行转载,几天内获得了十几万的点击量。“崩盘和遭遇小年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为博眼球而无限放大负面影响的做法明显是一种炒作。”山东创意文化传媒公司设计总监张广海表示,这是广告营销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但用在新闻报道中实在不妥。
2014年,中国书画市场“不景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反腐风暴导致礼品市场遇冷和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都是个中原因,但如果对市场敏感度够高,就不难发现,早在两三年前,书画市场就已经在自我调整。刚刚入行四五年的画廊老板会抱怨,去年行情出奇的差;但在书画市场摸爬过十几年的那些“老家伙”却很淡定,市场有涨就有跌,越是不景气,就越是赚钱的日子。“就像股票一样,在跌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总有少量大庄家会投机,出来捞底。”
在笔者看来,中国书画市场是有泡沫的,而且还不小,最近两三年的震荡就是挤破泡沫的过程,但“阵痛期”不等同于崩盘,震荡过后,必将出现新的、更规范的秩序,新秩序下,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和收藏家涌入书画市场。
现如今,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和挑战都是空前的。为追逐点击量和关注度,不少媒体肆意夸大,在文章标题中冠以“崩盘”“跳崖”等词汇,而其他媒体在发现此法可行后,无下限“跟风”,从而导致“书画市场崩盘”之说愈演愈烈。
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线市场,画廊对于市场的反应最为敏锐,不少规模较小的画廊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稳不住阵脚,加上确实存在不景气的情况,没看清形势就关门歇业了,而大型画廊则及时调整策略,加大中青年学院派画家的代理规模,在新一轮市场调整中抢得了先机。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