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蔼力的《疯景1号》,在苏富比香港2014秋拍中以1180万港元成交
年轻艺术家,似乎天生就担负着先锋、前卫的职责,当人们面对各种危机与困境时,要义不容辞去冲锋陷阵。
尤其在2014年,用那句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艺术市场的调整行情已经是整整3年了,在拍卖场上,总成交额仍然在持续收缩,而且是以加速度的态势沉沦;而一级市场却空前活跃,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一度冷寂的艺博会市场再度繁荣,仅9月的上海就有6-7个小型艺博会扎堆举行。尽管如此,这些拍卖会和艺博会却有共同的焦点,那就是年轻艺术家。
记得那还是在6年前的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其冲击波震荡下,当年10月初香港苏富比的秋季大拍上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冷场。当时我所在的媒体与北京保利一起在新保利大厦联手开了一个论坛,题目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艺术市场。论坛上,不仅画廊、拍卖行的老总蜂拥而至,艺术家、策展人对这个话题也十分关注,连批评家也都纷纷与会发表高见。众说纷纭中,有一种声音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当代艺术需要洗牌,要发掘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
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早有先例,如1990年代草创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刚刚在1995到1996年“起蓬头”,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给了当头一棒。好在当年这场风暴在经济上对中国内地影响不大,只是让艺术市场蛰伏了好几年。时隔11年后国际金融危机卷土重来,其影响已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因加入“世贸”而融入全球,难以再全身而退,而当时堪称艺术市场风向标的当代艺术板块最具国际性,受到直接冲击实为题中应有之义了。不过阴差阳错,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让中国经济在高负债与高通胀的背景下迎来一波投资狂潮,中国艺术市场也进入了狂飙突进的“亿元时代”。
在当代艺术板块中,洗牌这个议题似乎被搁置:“尤伦斯珍藏”等西方私人收藏登上拍卖台,许多在1980、1990年代卓有成就的50后与60后艺术家,他们的早期作品纷纷创出新高。然而,洗牌其实已经开始:他们的新作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此相反,那些新世纪特别是2010年代登上艺坛的年轻艺术家却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终于成为市场的焦点。
潮起潮落,这洗牌的过程为什么要经过6年?这首先与当代中国的高速发展带来历史的断层有关。记得当年采访著名批评家高名潞,他用“辫子”来形容这种断层现象: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让那些历史的断层像姑娘的辫子一样交织在一起。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借助艺术家的代际更替来实现。
另一方面,新一代艺术家最突出的特征是“个人化”,与生俱来的则是年轻人多元的价值观与风格各异的艺术语言。笔者之前撰文纪念过的傅蕾蕾,也是80后画家,她用漫画写下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日记,还把绘画过程当作“疗伤的法宝”。她的画被视为同名美国电影的主人公杰森画笔下的《兔子洞》,是与现实“平行的世界”。显然,市场对他们的认可需要时间和过程。有趣的是,艺博会上的热门,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的艺术家;拍卖场上则是70后艺术家最夺人眼球,如贾蔼力的作品《疯景》,就在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中拍出了逾千万元的高价。拍卖场上的洗牌总是显得那么夸张,那么耸人听闻。
邱家和(上海) 资深媒体人,2004年起追踪报道艺术市场。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