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衍庸作品《橘色仕女》
欧阳春作品《捕鲸船》
回顾2014年国内艺术品秋拍油画市场部分,令人不无遗憾。除了借20周年庆典的荣光以总成交近20亿元圆满落下帷幕的北京翰海秋拍,以及同样携10周年庆典之势以18.33亿元成交的西泠秋拍,基本上都难以延续往年秋拍业绩超过春拍的惯例。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已成定局,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正在转型。
从2014年10月开启的香港市场再到其后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就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来看,上个秋季并没有给人惊艳的亮点。
就行情趋势来看,内地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经典油画的市场行情疲软,能够引起业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拍品缺席,颇具新闻效应的成交天价也落空,某些原本估价超过千万元的作品遭遇流拍。尽管有宣传效应的成交纪录仍然可以挖掘岀来,如北京秋拍中陈抱一《街头》以218.5万元创造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但油画雕塑专场成交率并不高,“中国重要私人藏二十世纪早期油画专场”只有57.81%,以往市场热捧的二十世纪早期油画家并没有令人惊喜的表现。二十世纪早期油画市场的行情热点出现了由市场代表性艺术家向其他艺术家扩散的趋势,一些市场挖掘较少的早期油画家陆续刷新个人作品拍卖成交纪录,如亮相匡时的陈抱一作品,中国嘉德秋拍中以471.5万元成交的沙耆《比利时同学》、以345万元成交的丁衍庸《橘色仕女》,皆创下艺术家本人作品拍卖成交纪录。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市场对年轻艺术家市场行情的普遍关注。中国嘉德“开拓-中国绘画的多元化探索”中7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占专场上拍量的近一半,即便部分拍品估价偏高,最终成交情况也比较乐观。
而从购买力反馈来看,内地艺术市场并不缺乏购买力。杭州、北京等地主要拍卖公司的统计均发现新进场藏家呈现出稳定的正向增长趋势。苏富比北京的竞投买家则来自十余个国家。越来越显著的藏家结构调整已经得到了拍卖公司的普遍关注,逐渐树立起话语权的藏二代和新入场年轻藏家的趣味也影响到拍卖公司的拍品结构。当然,有钱又任性的实力藏家显然也并不缺席。
从拍品资源来看,由于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行情大势疲软,手握“油画及当代艺术”重器的藏家抱着较高的观望态度,给拍卖公司拍品征集带来不小的阻碍,即便能够征集到,藏家的底价预期也相对要高,直接反映到市场中就是因估价过高而流拍,或者以低估价成交,溢价现象减少。
一方面是并不低的购买力,一方面是高端精品的减少,由此带来的就是拍卖市场新领域的挖掘,年轻艺术家市场的成长可以说是资本和学术的双重支持,尽管未来同样可能出现如此前一波当代艺术明星一般的“大浪淘沙”,但毋庸置疑,当前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的行情正在向市场待挖掘的成长型艺术家偏移。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