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一直在研究艺术在市场中的表现规律,近期他更透露,将为艺术品在市场评估、贷款评估、保险评估等不同方面研发相对系统的评估系统,将进一步推进完善艺术品市场价格评估的标准体系。有关艺术品借助金融手段进行推广的话题,他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应该是艺术基金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经过第一波艺术品信托基金的失败,我相信新的一批基金的建立,一定会吸取前一批的教训,更懂得艺术市场的规律”。
艺术品基金期限通常是8到10年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不少艺术品信托出现逾期支付的现象?
孔达达: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很多艺术品信托基金都是一些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在操作,在资金的运作上,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们是几乎不懂艺术品这一块的运行规则,从而导致他们所选择投资的艺术品有所局限,例如他们可能会通过自己相熟的朋友、自己朋友圈里的互相推荐等方式进行信投,无可否认,通过这种方式采购的话,结果必定有所偏颇。所以出现亏本或者逾期无法兑现等情况几乎是预料之中。这个归根于我们对艺术市场的不认识或者肤浅理解,从国际的惯例来说,艺术品基金的期限都是8年到10年,但是中国的艺术品信托基金都是两三年的。艺术品有一句行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意思就是艺术品需要的长线投资。
记者:接下来,您对艺术品信托的探索发展怎么看?
孔达达:2015年应该是艺术基金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经过第一波艺术品信托基金的失败,我相信新的一批基金的建立,一定会吸取前一批的教训,会更懂得艺术市场的规律,会跟更多或者更权威的艺术机构合作,运作模式会更成熟。以前很多基金是买了艺术品后,就放着不动,等升值,但是我相信以后的基金可能会懂得如何通过一些活动与动作,让艺术品本身的活跃度有所提高,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这么一件艺术品或者这个基金的运作。
“租艺术品”也许是大众心理障碍
记者:艺术品租赁是否也是艺术品金融化的探索方式之一?
孔达达:艺术品租赁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艺术品。面对机构的需要,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面向大众家庭的话,这里面涉及一个心理障碍的问题,大多数人应该不太愿意说自己家里的艺术品是租来的。这一点是要重点突破的心理障碍。
记者:艺术品金融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孔达达:作为艺术市场来说,金融的介入应该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因为艺术品需要资本来支撑。那么,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运作,这个是需要我们探讨的。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尝试,我相信在一两年以后,会有一种大家公认的方式出现。
南岸至尚美术馆馆长许多思:艺术品可靠租赁盘活价值
作为年轻的艺术行业工作者,许多思早年在美国留学时攻读MBA(金融方向),并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多年,现在作为民营美术馆馆长,他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具有了金融方面的底子,对艺术品在借助金融手段方面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他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品的升值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在短时间实现预期的收益,但艺术品租赁可以盘活藏家在持有期间的价值。
记者:艺术品可以借鉴金融手段进行交易吗?前提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金融化这个概念?
许多思:可以,但必须采取适当的模式。金融化有多种含义,包括基金信托、质押抵押、存贷业务、甚至进行资产化(衍生品开发),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具备进行金融化的条件,但必须重视几种属性的特殊性:
价值属性:一项资产能否被金融化,其价值必须能够被清晰评估,也就是要有对应的评估体系,艺术品作为一种可被交易的资产,其价值具有一定的可评估性,但比起其他金融资产,艺术品由于交易方式多元,其评估体系没有一套公认的标准,也没有权威的评估机构,使得资产所有者、投资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几方难以获得共识;
投资属性:金融化的资产往往具备投资功能,但艺术品和别的金融产品投资属性有所区别,一个是艺术品的升值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在短时间实现预期收益,但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例如10-15年,其收益可以确保,第二个是艺术品的流通性较差,难以实现频繁迅速的交易。
记者:艺术信托投资基金作为金融化探索的一种,您如何看待这类产品?
许多思:很多银行和信托机构都有尝试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信托或基金都是有变相的承诺收益,而且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但这和艺术品的自身属性有天然矛盾的地方,艺术品的特点是难以在固定的期限内预期收益以及风险较大,而且交易的成本很大,例如拍卖的佣金很高,从而很多2012年和2011年的基金在2013年和2014年艺术品市场遇冷的环境下都碰到了退出难的问题。
记者:艺术众筹是近年较受关注的一个金融化概念,但热传了近一年,却似乎没有一个成功例子,您认为原因在哪里?
许多思:艺术品众筹实际是艺术品基金的互联网融资,众筹最早是以大家共同出资完成某个有意义的事情为目标的,但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演变成了产品销售甚至基金融资,所以很多艺术品基金的问题同样会出现在艺术品众筹里,艺术品升值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众筹难以匹配。当然,众筹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实现除了投资为目的之外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这点和文化艺术的特性是相通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切入点,以及目标的投资者是否能接受价值层面的回报。
记者:您如何看待艺术银行提供的艺术品租赁的方式?它对艺术品的价格评估系统能起到影响吗?
许多思:赞同,艺术品区别其他金融资产的一个地方在于它无法产生资产本身以外的现金流,例如债券有利息回报,股票有股息回报,房产有租金回报,但现阶段艺术品只局限在作品本身的交易,其余时间都是投资者自己持有,并且还存在仓储的问题,增加成本,艺术品租赁恰恰可以盘活艺术品在持有期间的价值,通过租赁可以使得艺术品也拥有可预期的现金流。另外,从需求层面来讲,很多企业客户也有定期更换场所艺术品的需求,也能使得更多的艺术品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公众视野。
租赁价格和艺术品本身的价格是否存在一定比例的关系,需要在实践中探讨,我认为这两者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而且由租赁的金额高低并不一定能推出艺术品本身的价值高低,故对艺术品评估体系没有直接影响。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