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朱德群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朱德群以西方绘画理论,延续传统水墨中“点”、“线”、“面”的美学,他的绘画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是一个抒情的奉献,并超越了东西方美术的“鸿沟”。从常玉到朱德群,再到赵无极,旅外华人艺术家引领“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成为了艺术品市场上一个闪耀的群体。
翻开艺术品拍卖榜,我们可以发现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朱德群的作品屡创新高,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在去年11月底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朱德群的《无题》以706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拍卖纪录。
然而不仅是朱德群,像赵无极在2013年的拍卖成绩也是可圈可点。在苏富比北京2013秋拍“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中,赵无极作品《抽象》以2200万元起价后,竞价一路飙升,最后在两位场外委托人和一位场内买家之间展开角逐,最终以76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8968万元成交,刷新了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据悉,这幅作品被山西买家张小军竞得。
正是由于旅外画家在艺术品市场的强劲表现,越来越多的藏家也愿意将自己手中的珍藏拿出来,以期获得市场的认可。在刚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常玉的作品《聚瑞盈馨》是此次“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中的重点拍品,是常玉“盆花系列”的大尺幅之作,也是一件博物馆级的珍品。最终以超过800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含佣金)。
无论是常玉,还是赵无极,或者是朱德群,虽然他们的绘画风格并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中西融合的理念下,使得东西方艺术样式达到高度的默契与统一,并从文化思考层面将“文化碰撞”变成了“中西合璧”。他们的成功具有时代的特点,特别是在内地藏家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全球艺术品市场审视“中国元素”,这些努力表达中国艺术审美价值观和文化个性作品,又具有现代绘画语言的作品,成为了藏家追捧的对象。
这些旅外画家的市场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像赵无极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欧美画廊中崭露头角,但是真正在拍卖市场上受到追捧,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而真正地被市场所接受还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这种市场走势在朱德群身上也得到印证,他的作品早在1990年代就出现在亚洲拍卖场上,但直到他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1997年,才有了成交纪录。经过长期酝酿蓄势,等到出现第一个跨越百万元台阶的拍卖纪录已经是2004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的直接冲击下,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大幅震荡,对于旅外艺术家的作品来说也难以避免,像朱德群作品的价格一度出现剧烈动荡,9件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上拍的作品全部流拍。但时隔一年,朱德群的作品在拍卖场上重整旗鼓再次登上千万元台阶,这其实也是与中国经济领先于全球复苏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一项统计显示,在2013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的前100位高价中,赵无极有15件作品上榜,常玉和朱德群各2件,3位大师的作品500万元以上有43件,占油画及当代艺术500万元以上拍品数量的26.15%。
赵无极、朱德群、常玉这些20世纪走向西方取得成功的中国绘画大师,近些年的市场重心已经逐渐从欧美转移到了中国香港,现在又开始进入到内地市场。在全球化语境下,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正处于嬗变与发展之中,许多具有前瞻的藏家通过对于这些画家作品的系统梳理,建立起市场的话语权,以及自身的艺术评价标准和体系,已成当今艺术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今年是中法建交50年,这些旅外华人的作品将会更加受到关注。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名家的作品市场趋势不断向上,但对于藏家来说,还是应该坚持精品化的投资策略。从这两年的市场趋势来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艺术品市场就越来越趋于理性,许多藏家对于作品的选择越来越严谨,对作品的新鲜度、罕有性、重要性和合适的估价都有严谨的要求,而那些题材一般、存世比较大的品种,就容易走出相反的趋势。
以前几年曾经受到一般藏家追捧的赵无极、朱德群的版画作品为例,在这几年虽然成交率不低,但是从成交额来看却没有很大的涨幅,有些甚至出现了下跌,这主要是因为其存世量还是比较大,加上许多藏家收藏了这些作品之后,发现与画家的原作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因而一旦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就会将这些画作抛出,造成整个市场供需结构的倾斜,因而在选择这些画家的作品时,还是应该遵循“真、精、新”的原则。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