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拍卖市场资深研究专家季涛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著名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从低估价拍品中捡出精品“漏”的故事,令笔者印象颇为深刻。文中讲到:朱先生通过北京某拍卖公司的图录发现了一件清中期袁枚的书法作品《草诀歌》,其中袁枚写有小楷和行草两体书,书后有金石大家包世臣的题跋,并且流传有序。袁枚是清代中叶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诗人,居“乾隆三大家”之首,执诗坛牛耳近50年。以袁枚当时的才学地位,甚至连纪晓岚、刘墉等都无法相比。袁枚能用两体书法,历史上并不多见,稀缺性十分明显。这件作品起拍价12000元,最终朱先生以55000元竞得。
朱先生以5.5万元买下1.2万元拍品,似乎不应算捡“漏”。不过朱绍良认为,比起那些已经卖得很高的名人书法作品和信札书信来说,他买下的这件书法作品的艺术和收藏价值都很高。可见,这一定是发掘作品未来潜力“捡了漏”!
同样的事例在往年的拍卖中多次体现。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丁衍庸的《白鹤高飞正待时》的估价为160万至220万港元,在多轮竞价后,最终以904万港元成交。而该作在1998年苏富比秋拍中仅以73.5万港元成交。10多年间,作品以超过当时10多倍的价格再次成交,应该算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捡“漏”。
而最为著名的一次拍场捡漏,则是发生在行情高企的2011年。宁波人孙先生捡了一个创纪录的“大漏”:他在上海一家不入流的小拍场,花2000多元买了一幅清朝宫廷画师沈源的《宫廷百子图》绢本,当年10月送拍上海朵云轩,朵云轩将起拍价定为2000元,并在旁边注了一个提醒为仿品的“款”字。没想到买家里高手云集,有好几个人居然在民国出版的《古代书画图录》里查到了出处,几位认定此画为真迹的买家几番竞价,最终以250万元的价格买入。半年增了1200倍,这样的捡漏纪录在历年的各大拍场绝无仅有。
这些事例表明,在当今的拍卖市场上,仍是有“漏”存在,甚至不少还是“大漏”。不过捡漏需要智慧,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一次成功的捡漏需要藏者有足够的收藏知识积累和独到的眼光,以及对未来市场的科学预判等因素来综合决定。古玩收藏总会有捡漏机会,而捡漏的成功则需要藏家的一双“火眼金睛”。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