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印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强奸大国”,各种性侵丑闻不断。
你能想象的到,在这里女孩还没成年就被送去和男人发生关系?被当做移动的子宫繁衍后代?女性依然没有尊严,被当作男性的依附?
对于这些社会阴暗面,有人保持缄默,有人却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改变糟糕的现状,用一己之力影响甚至改变整个国家。他就是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敢于用电影揭露国家伤疤。
最近,他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刷新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票房冠军。豆瓣就高达9.3分,好评如潮,就连著名导演冯小刚都是全程憋尿看完后强烈力荐。
但这并非一部简单的励志片,而是根据真实件改编,讲述了退役摔跤手在征求四个女儿的同意后,精心把他们训练成女摔跤运动员,最终获得了冠军,并借此冲破了印度百年来性别不平等,呼吁女权的故事。
在戏里,他是蔑视男尊女卑陋习的英雄,现实中,他也是敢于揭露丑恶,一生为正义行走的英雄。
拒绝假的真影帝
1965,阿米尔·汗出生在印度一个电影世家,从小继承了家族的表演基因,8岁就出演了叔叔的电影。但很奇怪,阿米尔汗小时候并不爱演戏,一到片场就和搭戏的小伙伴打架。
但谁能想到,上了大学的他会突然对电影来了电,甚至为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人生方向选择了辍学。父母认为他叛逆,他却说只想做自己开心的事。
很快他的天分开始显露出来,23岁凭处女作《冷暖人间》出道。这部电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好评如潮,至今被视为印度经典电影之一。初挑大梁便一鸣惊人,在缺乏新鲜血液的电影市场他横空出世。
之后他陆陆续续拍了一些电影,不温不火,以至于有人说他只有一部戏的奇迹。
电影做不好时,他足足痛哭过三天。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后,他确立了首先读剧本再考虑接拍电影的原则,坚决抵制无意义的剧本。
追求角色多面性,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且一年只拍1到2部戏,不扎戏,不考虑仍处未完成剧本阶段的电影片约,常被人看作宝莱坞的异类。
拍电影《未知死亡》,为了演好硬汉形象,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健身房,苦练肌肉,直到练出了八块腹肌。
拍《三傻大闹宝莱坞》,44岁的阿米尔·汗为了演好22岁的呆萌少年,每天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在社交网站上与年轻人互动,从中来了解他们的用语和思维,还要对着镜子一遍遍模仿年轻人说话的口吻和语气。
凭借毫不违和的表演,这部电影创下了宝莱坞票房的最高纪录,风靡全球之后,也让中国很多影迷们认识了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演员。
在拍摄《我的个神啊》时,为了表现出外星人对人类世界的好奇,他规定自己不管是片场还是休息,必须要一直瞪着眼睛,直瞪得双眼酸痛,眼泪直流。
除此之外还要故意支起耳朵,每次卸妆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活生生的把皮肤带着血给扯下来。
但最让人吃惊的是,他可以敬业到为了一部电影忽胖忽瘦50斤的落差。这次新电影《摔跤吧,爸爸》,他为了拍55岁的戏份,用五个月的时间把自己从134斤的瘦子变成194斤的胖子。
返回来拍25岁的戏,他又用了5个月的时间瘦成144斤。很多人笑他傻,先拍增肥前的戏呗,再增肥拍其他,何苦折腾那么多回?对于质疑,他是这样回答的:
也有人说,现在使用正常的硅胶模具,上了妆后也可以起到很逼真的效果,像《瘦身男女》郑秀文和刘德华不是把胖子演的栩栩如生吗?
但阿米尔·汗果断拒绝了,认为太假,他说:“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只有真正成为一个胖子,我才能体会到胖子的感受。”
这事儿就像望着喜马拉雅山一样的感觉,根本爬不上去,阿米尔汗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想要演好一个角色,就要先成为他。
很多时候人只有进入场景,感同身受,才能挥发出最大的潜能来诠释角色。阿米尔·汗正是如此,如果成为一个胖子,能够让他的表演越发精湛,吃再多的苦他也愿意。
宁愿一次次经历魔鬼般的超负荷训练,也不肯放弃对“真与极致”的艺术追求。
阿米尔·汗就是靠毅力和演技征服了大家,产量不多,但部部精品,是宝莱坞的票房保证,跻身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男演员之一。
当之无愧的印度良心
但仅仅作为一名演员,他不足以影响国家。而是因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真实反应着国家存在的问题。
阿米尔·汗本人就是个挑战约束的人,对社会旧习俗深恶痛绝。21岁爱上一个异教徒,就和女方私了奔,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简直是离经叛道。
但这种骨子里的反传统,让他能够跳出社会集体直男癌的环境,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界来思考国家现状,而这种反思往往都会通过他电影的小人物表现出来。
《三傻大闹宝莱坞》反应教育问题,抨击高考和填鸭式的教育;《我滴个神啊》提出对宗教本质的追问,不惜得罪宗教团体,遭到本土教徒的攻击;《摔跤吧!爸爸》直指性别歧视,无异于一次女性思想解放。
电影多有笑点,却戏谑中带着沉重的思考。就像周星驰的电影,外人看是喜剧,他自己却看作是悲剧。
对于这片土地他爱得深沉,更是因为爱,才会想要批判,想要进步。阿米尔·汗说:“拍电影不是用来迎合谁的。其实当你拍摄了一部对自己国家有一定批判意义的电影时,这对国家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除了拍戏,他还当制作人、主持人,带着天然的使命感,用一切尽可能的方式去关怀这个国家,承担起公众人物的责任感。“我觉得不论我的职业是什么,我坚守的东西都不会变。”
2002年由他监制和主演的电影《印度往事》,对英国的殖民者和殖民制度进行了毫无保留的唾弃,但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正视历史。就像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永远不可被遗忘。
阿米尔·汗还主持了一档电视节目——《真相访谈》,话题涉及到儿童性侵、残杀女婴、女性堕胎问题、家庭暴力、女方高额嫁妆等沉重的问题。
句句针针见血,却不偏激,不涉足政治,直逼印度存在的陋习和疮疤,把社会病态摆在人民面前。
讲到小人物的痛处也会抑制不住掉眼泪。他只想治愈大众,希望“人们真的能找到改变的勇气和愿望。”
节目播出之后,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不少人纷纷赞扬阿米尔汗的勇气与责任意识,但也遭到不少官员炮轰。
阿米尔·汗却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回应“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没必要为自己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而羞耻,应该羞耻的是我们的国家在那一方面有欠缺。”
通过他的努力,很多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和改善,其中探讨虐待儿童单元播出后更获邀到国会作证,令国会成功通过儿童保护法。
他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监督政府,仗义执言,抨击当局,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大使。没有任何报酬,全是道义使然。
因为人物影响力,阿米尔·汗以年度100大人物再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被称为“印度良心”。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真男神,才会达则兼济天下。
生而为人,做自己感到幸福的事
再多的光环加身,阿米尔·汗只认为自己在做普通人该做的事情。于他而言,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比起电影上的奖项更有成就得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生活的美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所以他拒绝做贩卖电影的商人,只凭良心说话。
现实中他的确像普通人一样,和第二任妻子过着质朴的生活,低调不张扬,没有戾气。穿着朴素,爱看书打网球,匿名混迹于各大社交网站,和年轻人交流互动。
交友不分尊卑,会为了拍摄《三傻》期间认识的人力车夫儿子的婚礼,乔装打扮成老人跨越大半个印度去参加,和好友叙旧。
当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想为他制作蜡像,就被他一口回绝:“我的影迷想看我的时候,他们会去看我的电影”。
阿米尔·汗从不为自己设计形象,只想真实随性的做自己。在批判社会的道路上也曾遭受过白眼嘲讽,却坚持心中的信念。
生来为何?阿米尔·汗说:“你一定要幸福,你应该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这也是我想要的人生。”
是啊,生有何趣,无非是活出心中的幸福感。每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方式千百种,但满足感与幸福感却是相似的。也许我们成为不了阿米尔汗这样的大英雄,但也能做自己的小英雄。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