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拨回7月22日,一部《哆啦A梦》新剧场版在内地院线公映。截至8月1日,这部名字很长的《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不声不响地拿下了9800万元票房,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位列票房榜前五。作为一部2D动画电影,这个成绩绝对算是突出的了。至于原因,无外乎电影的主角,是那个承载了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胖子——哆啦A梦。
然而以上内容与本文无关,本文的纠结之处,在于这个蓝胖子的译名问题。蓝胖子的官方译名是“哆啦A梦”,也被称为“机器猫”或“小叮当”。但其实,蓝胖子和他的小伙伴可不只有这三个名字。
翻开这套脍炙人口的动漫形象的翻译历史,包罗万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看不到。
官方译名“哆啦A梦”
中为什么有个“A”?
1.哆啦A梦诞生记
哆啦A梦的创造要追溯到1969年的某个截稿日,家中进来一只小猫,藤子·F.不二雄老师玩性大发,跟小猫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结果发现没有时间完成漫画手稿了。
这时,老师突然踢到了女儿的不倒翁玩具。灵光乍现,他决定将猫的形象和不倒翁结合起来,由此创造了哆啦A梦。
2.不走寻常路的命名
哆啦A梦的日文名为“ドラえもん”,罗马文Doraemon,这是一个合成词,可拆解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ドラ”接头词缀,罗马文“Dora”有“粗野”的意思,指代当年激发藤子老师灵感的那只野猫。同时“铜锣烧”Dorayaki中“铜锣”的日文发音也同样是ドラ,歪打正着地引申出了民间哆啦A梦喜欢铜锣烧的设定。
后半部分“えもん”,罗马文“emon”,日语里写成汉字其实是“衛門”。日本古代很多家臣、武士都以XX卫门来称呼,比如我们熟悉的《聪明的一休》中的武士前川新佑卫门。这里用来指代蓝胖子辅佐大雄。
“哆啦A梦”正确的释义其实是“野猫卫门”,但实在太难听了。如今“哆啦A梦”这个名字,实为音译,这是藤子·F.不二雄老师的遗愿:“希望亚洲地区统一使用日文发音音译,使读者一看一听就知道是在说同一个人物。”
3.致敬原版,土洋结合
官方译名中的汉字夹杂着英文字母,源于片假名和平假名混排的设定。原本蓝胖子的名字全都是用片假名书写的(ドラエモン),但在工厂生产完、进行机器人登记时,想不起来后半部分的片假名“エモン”怎么写了,只好写平假名えもん。于是哆啦A梦的名字就成了片假名+平假名的混搭。
汉语版“哆啦A梦”的译名,采用一半汉字一半字母,其实是对这个设定的致敬。
那些年追过的
央视版动画
1.蓝胖子初登央视
相信很多80后第一次接触蓝胖子,是通过央视版的动画片。央视版翻译很有意思,引进片名叫做《机器猫》,可这个名字从未在剧集中出现过。剧中蓝胖子叫做“阿蒙”,是名字后半部分的音译。
野比大雄被翻译成“康夫”,这个名字既不是音译也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日文中大雄的“のび太”有健康的意思,所以给其起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名字“康夫”。无论“康夫”还是如今的“大雄”,都有健康、茁壮成长之意。
2.配音:从董浩到刘纯燕
央视版《机器猫》给阿蒙配音的换过三个人:第一个是万能的董浩,他除了给米老鼠配过音,也给机器猫配过音,时间不长;随后换了第二位,具体是谁已淡忘;之后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刘纯燕,她把哆啦A梦善良可爱、活泼好学、贪吃呆萌的声音逼真地“演”出来了。
刘纯燕给阿蒙配的音调其实参考了董浩,但她把声音压得扁扁的、尖尖的,听起来特别滑稽有趣,不过这也造就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可爱。
刘纯燕版阿蒙的声音非常经典,几乎成了蓝胖子的代言人。
五花八门,
漫画版百家争鸣
《机器猫》动画在两岸三地都风靡一时。比起动画版,漫画的引进可谓五花八门。
1.最早的哆啦A梦漫画
最早的哆啦A梦漫画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央视动画还未播出之前,绝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32开漫画版,而是彩图书,当时称之为画报。
书中所有角色都是毫无创意的音译,除了野比太郎这个名字之外,比如蓝胖子叫“锣卫门”,三人组是思赖夫(小夫)、静娃(宜静)、加依安(胖虎),知之者甚少。
2.内地漫画书后发制人
随着央视版《机器猫》的火爆,内地漫画书这边开始折腾。
那个年代盗版漫画盛行,在人物名称方面未有系统化甄别。记得与央视《机器猫》同时(也许更早)出现的一套漫画就叫《机器猫》,32开小薄本,定价1.9元/本。
里面蓝胖子就叫机器猫,大雄叫做野比,这个“野比”采用的是音译,选用了其全名“野比大雄”中的姓氏名称。其余三人中,只有小夫的名字很特别,叫做“小孬”。这个译本大概是参考了日文名字的内涵和角色的表现,倒是与其人设比较相符。
3.源于港台译本的漫画
后来就出现了《小叮当》漫画,一本很厚的样子,也是当时流传最久最风靡的译版。
由于是盗版台湾漫画(当年的漫画书几乎全部都是盗版),名字采用了台版的译名。
蓝胖子叫做小叮当,根据蓝胖子带铃铛的形象取的名字,由于可爱又便于记忆,随着漫画书的风靡,流传也非常广泛。
大雄这个称号,也是流传最久且最终被官方译名确立下来的名字。三人组分别是宜静(静香)、阿福(小夫)、技安(胖虎),80后观众一定会对这套译名有印象。
其中宜静与如今的译名很像,都是取材自名字中的内涵;阿福则是原创,大概考虑到其家境优越的原因;技安是胖虎外号“ジャイアント”(Giant)的音译。
记忆永存!
官方译名的确立
小叮当这个名字流传很久远,包括后来吉林美术出版社引进的正版漫画,都采用了这个译名。
藤子先生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作品的译名,是因为在他生前,哆啦A梦在亚洲其他地区盗版现象非常严重,各种翻版书乱七八糟。
1996年“哆啦A梦”这个名字正式被官方确定下来之后,漫画方面台湾大然文化在1997年修改译名,随后吉林美术出版社、香港的青文也相继修改,而央视、TVB、华视也在2000年后相继做出修改。哆啦A梦这个名字才成了蓝胖子唯一的名字。
而那些五花八门的译名,都已成了过去式,却成为我们童年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了。
(编辑:纪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