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艺家言论 人物周刊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影视家 摄影家 戏剧家 舞蹈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陈芳明

2009-11-26 11:58:00来源:    作者:

   

  陈芳明(1947年6月10日—),当代台湾文学和史学的研究学者、现任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施敏辉”是他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陈芳明在1990年代以前流亡海外多年,曾经是美国台湾独立运动的重要写手。返国后,任教于静宜大学;后来应许信良之邀,投身政治,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在许信良为负责县市长选举未达预期目标而辞职后,一同去职,应资讯工程学者李家同之邀赴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任教。

  陈氏近期在文学上与曾经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2006年,因不满民进党籍总统陈水扁执政后期的表现,表示:“我不会因为我是‘绿色’(泛绿)支持者,就看不到绿色的缺点!”持续以“台湾独立”意识,批判陈水扁总统。2008年国民党于国会形成一党独大后,陈氏继续支持民进党籍总统候选人,与许信良等皆亲临会场。

  任教

  1980年至1983年,陈芳明在海外主办批判式政治刊物,而被列入黑名单限制返国;直到1989年,才返回台湾。陈芳明返台后,赴前往民主进步党中央任职文宣部主任(许信良时任党主席),曾先后任教于静宜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陈氏所构想的理念“清廉、勤政、爱乡土”,目前高悬于民进党中央党部会议室。

  陈芳明为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2005年8月起,出任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教授台湾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等课程。

  2007年11月8日陈芳明在《联合副刊》发表“花莲”一文,表示对余光中的仰望。随后,张德本将所撰“历史铁证不容逃避!—我为何抗议余光中”,刊登在陈芳明主持的政治大学台文研究所“台湾文学部落格”上,2007.11.11晚间该所研究生江林信将该文及相关所有留言删除。并封锁张德本之帐号,让他无法登入发表文章。此举引起张德本为文批判陈芳明学术的霸道态度。

  反思本土

  2006年5月30日,陈芳明在《中国时报》A15版《时论广场》发表《记得清廉、勤政、爱乡土?》,对他所曾奉献过的民进党有严厉的批判:

  做为知识份子,只能扮演永远反对者的角色。我可能对民进党的信心动摇,但是对它的批判我不能有丝毫懈怠。对民进党的批判,正是对我自己的自我鞭笞。

  2006年11月27日,在《中国时报》《时论广场》发表《别再挂受难勋章 别再谈受害道德》,批判:

  站在权力最高点的民进党,却不断制造‘台湾社会还未解放’的假象,持续燃烧历史悲情,并且努力不懈地开发被压迫的情绪。

  2007年6月13日,在《中国时报》〈时论广场〉发表〈追求正常化国家〉,主张:

  让本土成为积极的、开放的本土,而不是审判式、排他性的本土,批评民进党“把自身建党的记忆等同民主运动历史的全部……反而使本土观点沦于永恒的危机。

  2007年7月15日,陈芳明加入连署亲绿学者715声明,表示:

  “我不会因为我是‘绿色’(泛绿)支持者,就看不到绿色的缺点。”

  2008年4月17日,总统当选人马英九拜会台独色彩浓厚的政大台文所所长陈芳明,两人就台语推广、本土化、转型正义等议题交换意见。马英九表示,陈芳明对本土化和转型正义的看法和他“不谋而合”,他对台语推广的想法更让他印象深刻。由于马英九过去请益的对象,都是蓝营大老,而陈芳明具有明显的偏绿,甚至是偏独的色彩,虽然他是绿营中少数敢直言批判民进党执政当局的学者,但马英九的拜会还是非常受到注目。马英九表示,对陈芳明有关台语教学的主张,让他印象深刻‘他觉得你就用中文写出来,用河洛话来念,其实就是台语文学,不需要刻意地用罗马音去拼,那样反而有害于它(台语)的推广。像这样一个很开放的态度,也许我孤陋寡闻,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让我感到“空谷足音,蛩然而喜”的感觉……’。 从来不曾用台语发表过任何一篇作品的陈芳明这种论见,引起诗人陈秋白“所长的见解?”的批判。2008年5月,陈芳明将在其任教的政大,为余光中举行八十大寿学术研讨会,余氏在1977年“乡土文学论战”中,在“联合副刊”发表“狼来了!”一文,构陷台湾写实主义作家关怀同情农、工、渔民的焦点主题,就是毛泽东所谓的:“工农兵文学”,就是要搞阶级斗争。陈氏曾在“镜子与影子”评论集(志文出版社)里负面批判余光中。

  著作目录

  陈芳明已出版的书籍数量极多,以下简单分成“文学类”、“历史类”和“政治评论”三大类列出他的重要作品。这分目录仅限于专书,不收入期刊论文以及书籍篇章。

  文艺作品、文学评论及文学史

  1973,《含忧草》。台北:大江出版社。

  1974,《镜子和影子》:现代诗评论。台北:志文出版社。

  1977,《诗和现实》。台北:洪范书店。

  1986,《杨逵的文学生涯》。Irvine,Calif.:台湾出版社。

  1994,《典范的追求》。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1996,《危楼夜读》。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1998a,《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台北:麦田出版。

  1998b,《风中芦苇》(陈芳明散文集1)。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1998c,《梦的终点》(陈芳明散文集2)。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1998d,《时间长巷》(陈芳明散文集3)。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1998e,《掌中地图》(陈芳明散文集4)。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2001,《深山夜读》。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2002,《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台北:麦田出版。

  2003,《陈芳明精选集》。台北:九歌出版社。

  2005,《孤夜独书》。台北:麦田出版。

  2008,《昨夜雪深几许》。台北:印刻出版。

  2008,《余光中60年诗选》。台北:印刻出版。

  2008,《余光中跨世纪散文选》。台北:九歌出版社。

  2009,《晚天未晚》。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2009,《2007陈芳明:梦境书》。台北:尔雅出版社。

  2009,《枫香夜读》。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编辑:李子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