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一样在这座城市过于奢华的新中心区却稀罕见到:人。
鄂尔多斯应有150万居民。然而,在距老城以南15英里(约合24.14公里)一块巨大的空地上,拔地而起的鄂尔多斯明日之城却几近空寂无人。
在这个被称为康巴什新区的地方,大道豁然开朗,交通畅行无阻,办公楼空空矗立,路上行人寥寥。在豪华别墅开发区,野草渐渐繁生,居民却踪迹全无。
“这儿太荒凉了!”李丽(音译)感叹道。她是客源稀少的康巴什丽都宾馆里一家高级餐馆的营销部经理。“大多数来我们餐馆的人都是政府官员及他们的客人。这附近就没有什么普通居民。”
在激进的开发商的鼓动下,市领导期望将鄂尔多斯变成中国的迪拜——将贫瘠的蒙古大草原上的辽阔土地改造为欣欣向荣的大都市。他们甚至在其远景规划里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
四年之后,市政府迁到了康巴什,数以万计的房子与数十幢办公楼现已完工,但是,这块面积12平方英里(约合31平方公里)的地区却被国营报纸《中国日报》讥讽为“鬼城”,是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的“耻辱柱”。
对于中国繁荣经济在全国各地刮起的狂热建设风潮,评论家引用康巴什之类的地方作为投机性房地产泡沫的明证,他们警告说泡沫终将破灭,作为过去两年全球发展主要引擎的中国,其银行体系将遭受巨大冲击。
就在周二,令分析家感到惊讶的是,中国微微提高了基准贷款利率,这显然是要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不过,贷款利率的微增,能否让竟已波及到康巴什之类偏远地区的疯狂建设热潮降温,分析家依旧是将信将疑。
按规划,康巴什现在应有30万居民。而政府声称有28000人住在新区。然而,在最近一次访问中,一位记者与两名房产经济人一起开车转了几个小时,仅在住宅区看到了少许居民。
分析家估计,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城市,中国还有上十个,都是杂乱无序地堆砌着鬼城建筑物。例如,在昆明城南占地将近40平方英里(约合103.6平方公里)的成功区,因为同样空空荡荡的街道、高层建筑和政府办公楼,已经向世人发出了警报。在天津东北部,城市慷慨大方地将一大块区域用来建高尔夫球场、温泉和数千栋别墅,可完工5年之后仍然空着。
假如没有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将数亿农民迁至大城市,希望能借此创造一个庞大中产阶级”的国家目标,这所有看上去不过只是暴发户办的荒唐事。
然而,像鄂尔多斯此类的扩张与老城的重新改造,到底是该由明智的规划来驱动,还是由投机性疯狂来驱使,这成了北京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主要挑战。
出于对不平等与社会动荡的担心,中国政府一直竭力严加控制猛涨的地产价格,以遏制通货膨胀的发生,尤其是当雄心勃勃的地方政府仍在为新的大都市描绘蓝图的时候。
而如果国有银行拒绝给开发商放贷,那地下钱庄、灰市借贷者只会因可以趁机介入而喜逐颜开。
帕特里克·科瓦内奇(Patrick Chovanec)在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商业,据他所言,大兴土木是由狂热的投资者驱动的,与数百万迁徙劳动者的住房需求没有瓜葛。
“人们正以房地产作为一项投资手段,作为储存现金的处所——待之如同黄金一般,”科瓦内奇教授坦言。“他们囤积空房。全国几乎大中小城市都在这么做。”
不过,在鄂尔多斯,在华北人口稀少的内蒙古地区,质疑的声音却寥寥无几。在康巴什4.5亿美元打造的金融区里,起重机遍地皆是,施工进行得如火如荼,此地将以6座高层办公大厦作为特色。
这儿的房地产开发太过火爆,根据政府统计,去年鄂尔多斯的住房销售额达到了24亿美元,而2004年才不过1亿美元。在此期间,一平方英尺(约合0.093平米)的商业和住宅房产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60%,达到了53美元。
“这是一座未来之城。”政府官员李宏(音译)在最近一次康巴什之旅上慷慨陈词。“我们将把它建设成为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但是未来尚是空中楼阁,虽然李先生费尽唇舌来说服一位意见相左的到访者,也无济于事。
“你能看到这儿的真实能量。”这天下午,他望着外面很大一片城市公共用地,兴奋地说道。实际上偌大的广场上也就看到十几个人(多半是政府工作人员),蒙古勇士成吉思汗的铜像孤零零地耸立着,广场四周空闲的设施还包括一座电影院、一座歌剧院及一座艺术博物馆。
就在几分钟之前,李先生陪同记者经过了一个占地50万平方英尺(约合69.68亩)的空闲的会议中心和一栋12层的办公大厦,大厦的过道黑漆漆的,房门紧锁,只见得到几个稀稀落落的人。
“那家称这为鬼城的媒体是晚上6、7点钟跑来拍的照。”李先生解释道,他又指出,许多政府工作人员之所以仍旧乘车往返老城上下班,是因为在新区缺乏商店与餐馆。
也许,凭借近年鄂尔多斯的财源滚滚,市领导是有本钱乐观起来的,该城市的煤蕴藏量在全球数一数二,伴随着中国无餍的能源需求,其价格是一路飙升。这块曾经贫穷的地区,如今腰缠万贯的煤老板越来越多,又拥有全国最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79美元),路虎也成了新富起来的鄂尔多斯的主要标志。
“我1988年开了自己的公司;在此之前,我就是个底层政府公务员。”66岁的伊泰集团董事长张双旺回忆道,该集团是当地一家最大的私营煤炭开采和运输公司。“当初,我有一个团队。政府给了我们7500美元,又贷了我们6万美元,然后说道,‘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于是我们买下了一家煤矿。”
20年后,张先生成了亿万富翁,华尔街正向他价值40亿美元的公司大献殷勤,以便其旗下公司能够公开挂牌上市。
2004年,随着鄂尔多斯的税收金库被煤炭金钱所塞满,城市官员制定了大胆的扩张计划——打造康巴什,此处距老城中心有30分钟车程,且临近本地区少数几个水源地之一。考虑到土地拍卖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该计划的部分魅力也在于有望抬升这块未开发地区的地产价值。
在接踵而来的疯狂建设中,康巴什及其名称诸如锦绣山庄、康和盛世和皇家花园之类的住宅小区,都无法满足购房者的胃口。
也有些购房者,如26岁的企业家张挺(音译),是康巴什稀有的真正居民,出于企业家的心血来潮,他今年搬到了鄂尔多斯。
“我在康巴什买了两处房产,一处自住,一处用作投资。”张先生介绍道,他为其2000平方英尺(约合185.8平米)的投资住宅花了12.5万美元。“我买它是因为房价肯定在这样的新城里会涨。这一点毋容置疑。政府都已经迁进来了。”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缺少其他居民时,张先生对此问题不屑一顾。
“我知道人们说它是座空城,但我自己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居住的,”贷款购房的张先生信心满满地说道。“这是新城,给它一些时间吧。”
(实习编辑: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