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民营美术馆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兴起,以及去年开始高端艺术特展行业的迅速火爆,都使得艺术展览的操作方式与运营模式,更趋向于多元化。
当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和民营机构介入艺术展览行业时,不仅与美术馆构成了某种竞争,彼此之间也各出奇招,争夺着各自不同的市场份额。其实,参观艺术展览是一种文化消费,而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不同消费层次的观众对艺术展览的心理诉求和审美期待不同。因此,无论是公立的美术馆还是民营美术馆,抑或是商业机构,只要定位明确,需求清晰,完全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竞争的良性局面。
眼下,虽然公立美术馆的垄断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但他们依然有着强大和持续的优势。不仅有着政府财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常常拥有较为丰富的藏品,还有学术研究的实力,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以及专业化的展览场馆和配套设施。所以,定期推出具有学术性的品牌性展览无疑是这些公立美术馆的优势所在。同时,定期主办高层次及规范性的艺术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以及各种形式的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和公益性艺术教育活动,也只有这些公立美术馆才能做到。
比如北京画院美术馆,他们以陈列齐白石的作品为特色,根据题材把藏品划分为草虫、人物、山水、梅兰竹菊、水族、花卉、书法、蔬果、石印、手札十个专题陆续陈列展出。很快,“齐白石”几乎成为大众对北京画院美术馆的第一认知。十年后,北京画院美术馆还在此间以“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览”为基础,搜集、整理展出了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的作品和资料。此后,除了齐白石,“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的展览再度成为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品牌。该馆以小而精的展览定位和明确的学术立场,在大馆林立的首都北京站稳了脚跟,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且高质量的观众。
5年前的2010年,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成立。在随后的5年间,他们慢慢地摸索出自己的办展方向,就是从梳理院史,研究艺术家个案这样的角度深入地开展学术研究工作,以此为基础推出具有研究性和展示独特性的系列文献展。这种展览形式与通常人们印象中只展示艺术作品有着显着不同,更多地围绕着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辅之以与作品产生紧密相关的草图、书籍、实物、手札、文献、出版等等,力图营造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历史场景和文化语境。帮助观从深入理解一幅艺术作品产生和演变的过程,以及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自2013年起,上海油雕院美术馆每年推出一个文献展:“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2013)、“张充仁文献展(1936-1966)”(2014)、“哈定文献展”(2015)。文献展也因此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的学术性品牌展览。
而一些民营美术馆,通常能够利用展览机制的灵活性,在展览的“事件性”营销方面,颇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并由此带动与展览相关的艺术衍生品的热销。如去年龙美术馆利用鸡缸杯的新闻性和娱乐性效应策划的“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
还有一些民营美术馆,通过与国际一线品牌的合作,用展场效果吸引人气,成为一种商业特展类型。比如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迪奥精神”特展。为期60天的展期内共吸引了12万人次的前往现场参观。今年10月,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了另一个品牌的商业特展“已然/未然”,邀请不同领域的当代艺术家以各自的独有视角与创作阐述品牌侧重当代精神的方向。观众中有带着一个大包,通过置换着装与行头,拍出不同扮相和风格造型的照片,上传于微信或微博,变相地对展览进行了宣传和推介。
今年9月,上海黄金周期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与“上海影像艺术展”成功更多有赖于他们对于自身举办何种类型艺术博览会的准确定位和市场细分。很多人以为,一个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与否决定于现场的销售业绩,其实不然,艺术博览会对于画廊和艺术机构而言,更重要的是品牌形象的推广和宣传。
而“上海影像艺术展”由一个专业性组织——世界影像组织举办,通过艺博会的形式,不仅为国际收藏家提供独特的视角,也为本土收藏家提供机会欣赏享誉西方的摄影艺术作品。
最近一些大师展在上海陆续推出,虽然褒贬不一,但它们的商业诉求明确、营销手段多样、服务意识周到,为展览形式的创意与开拓方面,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案例,许多地方值得美术馆借鉴。
实际上,艺术展览的繁荣,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展览的分层和归位。所以,让学术的归美术馆,让商业的归市场,避免互相掐架,走差异化的错位竞争思路,将会越来越成为从业者的共识。
(作者系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