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的弱项

2009-03-05 09:54:18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于长江 莫筱筱

  对国内艺术刊物内容的统计分析和讨论

  一、艺术主导力的旁落

  近年国际上兴起的中国现代艺术热潮,造成了国内举国上下一哄而起的亢奋——从城乡民间雨后春笋般的美术班、绘画课程,到异军突起的大大小小画廊、展馆、拍卖行,到城市建设规划中争先恐后上马的艺术区、艺术家村、艺术一条街等,从体制外的异端另类,突然变成了主流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头戏!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潮,轰然而至,反而让很多长期置身艺术界内部、为艺术发展奔走呼吁多年的人士,都有些回不过神来。对于中国艺术的这种兴旺崛起,一直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中国现代艺术经过多年苦行修炼后终于酿成一种厚积薄发,有的人则认为这仅仅是国际艺术鉴赏界兴起的一股猎奇东方的“发神经”,也有很多论者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角度,认为这是中国和国际社会近年“金融化”和“投机化”严重泛滥的一种衍生物,等等,不一而足。稳健一点来看,这个中国艺术的大跃进,很大程度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崛起,国际艺术市场注意力也相应地向东方转移的结果,同时,国内近年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也造成了社会内部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急剧增加,作为曾经极端另类的现代艺术群体,已经为社会所接受、渴望甚至追捧,成为中国某些特定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精神粮食和心理归宿。

  但是在这场突然刮起的世界级中国艺术旋风中,置身事内的中国艺术研究者和评论界,又似乎有一种特有的茫然——这种艺术市场风暴的到来,似乎与我们国内艺术研究、艺术评论的内在发展脉络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我们自身努力所能决定的结果,而主要是一种“外在力量”——包括国际艺术市场走向和国内非艺术领域社会力推动的结果,在这场可能深深留在世界艺术历史上的“东方红”浪潮中,我们中国本土的学术界和评论界,似乎并没有多少着力点,如果有一些影响作用,也只是推波助澜和随声附和。我们不是这种浪潮的真正的始作俑者,也不是决定这场国际艺术“东征”走向的领航者。

  现代艺术,不管具体当事人如何定义它,也不管具体艺术家怀有怎样的旨趣和情怀,但从现实来说,它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无所不包的全球化坐标下,成为国际市场化的一部分,受某种产业原则支配。在这种市场游戏中,中国的现代艺术,像中国的诸多其他产业一样,在“产业链”上处于相对底端的位置——我们只能把握“生产”这个环节,而作为产品链上游的创意设计、趋势引导和终端的市场营销、消费引导、鉴赏培育等,都控制在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美——的艺术主导者手里。而中国方面,尽管某些艺术家可能获得丰厚的画酬,但是从市场和产业角度来说,这些艺术家和作品,仍然处于“被选择”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由自己引导潮流。是的,我们的艺术家确实是“原创”了自己的作品,但国际艺术的潮流、流派和趋势,并不是按我们的意愿引领的,也不是我们创造的,这种情景,事实上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不断制造产品,但并没有制造流行款式和审美潮流一样。

  依照艺术理论家贝克尔(Becker)的观点,现代社会中,艺术品的生成过程,是“艺术世界”(art worlds)总体运作的结果,而我国艺术界目前这种只“创造作品”而不“创造趋势”的境况,表明我们在“艺术世界”方面存在缺失。

  由此,有必要认真考察我国的“艺术世界”——艺术品生成过程的各个维度和环节,来研究我国艺术品生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通常,艺术品生成机制包括:

  艺术家——作品——艺术研究——艺术评论——艺术欣赏——艺术市场——收藏

  这个“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艺术评论”,它一方面对公众解释、诠释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也引导和启发公众的审美取向。艺术评论应该以学术化的艺术研究为基础,通过不同观点、思想和价值的交流、交锋、争论或融合,形成某些具有权威性的学派——既多样、又具有共同的艺术和学术原则——,以此引导艺术鉴赏和艺术市场的方向。可见,艺术评论,是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决定着艺术鉴赏和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谁掌握艺术评论,谁就获得艺术领域更大的主导权。

  而目前严峻的问题在于,决定中国艺术品的艺术研究和艺术评论,主要并不是来自中国内部的艺评界,而是来自外部——主要是欧美国家的艺评界,这种艺术评论环节的旁落,是我国艺术决定权始终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自己的艺术评论如何呢?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与欧美艺术评论之间力量失衡的原因,有必要对我国艺术评论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找出我们自身艺术评论存在的问题。

  那么我们自己的艺术评论如何呢?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与欧美艺术评论之间力量失衡的原因,有必要对我国艺术评论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找出我们自身艺术评论存在的问题。

  二、9种刊物的内容分析

  为了使得我们关于艺术评论现状的分析不流于空泛,我们引进具有实证色彩的“内容分析”方法,以市面上较为流行的9种艺术期刊为基本分析样本,对其文章篇幅和内容进行分类分析,考察当前我国艺术圈的趋势和侧重点。

  1、刊物选择

  我们选中的9种期刊分别为:

  《HI艺术》、《当代艺术新闻》、《当代艺术与投资》、《世界艺术》、《艺术出口》、《艺术当代》、《艺术地图》、《画刊》、《当代美术家》。

  9种期刊中,选取每种各3期,共21本,有文章4044篇。

  在文章分类上,我们设置了八个范畴,分别为:

  新闻类广告、专题评论、展览评论、艺术家评述、艺术市场、机构介绍、访谈和其他。

  2、各刊物的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9种刊物的大概情况如下:

  《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建于2006年9月,是一本当代艺术资讯类杂志,以两年时间迅速蹿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圈最受欢迎的杂志之一。网络上对其的评价为“《Hi艺术》用大胆、幽默的言论透视艺术名利场的种种诱惑,并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艺术家明星化概念,而来自艺术圈或者周边的忠实读者们很快适应并爱上了这种娱乐化的方式。”

[NextPage]
    据统计可以看到,该刊物三期中“广告新闻”类内容所占比重超大,平均占用了一半以上的版面,由此可以看出,杂志定位就是以信息为主。“展览评论”部分不到2%,其内容多为展览海报信息和新闻。

  该杂志对“艺术家评论”占9%左右,采取了很多新颖的方式,多是通俗易懂的创作欣赏和艺术家述评。“市场”部分多为拍卖信息,“机构介绍”部分多是有关画廊的信息。

  本杂志一个突出特点是“访谈”数量很多,占到四分之一,涉及面也非常广,上至著名当代艺术家,下至70、80年代出生的年青艺术家。这里的访谈,多为日常性的提问,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专业提问和讨论并不多。除了上述几大部分内容外,剩下的多为一些散文类文章,没有实质性的艺术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很受欢迎的刊物中,就纳入统计的三期来看,没有真正意义的“专业评论”类文章,这一方面印证了这本杂志“信息为主”的定位,同时也反映出杂志和读者对于专业评论的一般性缺失。

  《当代艺术新闻》

  《当代艺术新闻》的定位为“以亚洲当代艺术为主”的艺术专业杂志,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最新的亚洲艺术动态。

  根据目前的统计,该杂志充分体现出新闻类杂志的特点,整版“广告和新闻”占了杂志将近一半的容量,在这些新闻中,除展览新闻之外,更多的是拍卖信息,表现出对艺术动态的密切把握和跟踪能力。该杂志也有12%左右内容是关于“艺术市场”的讨论,但写作方式大多是新闻报道形式,而不是专业的学术评论或分析。该杂志对艺术家的介绍约占14%,主要介绍拍卖市场上出现的艺术家,形式上也大多是新闻性的,通俗易懂,不太强调其学术性,而是普及型文本,供一般读者阅读。除此之外,该杂志还有很多随感性的文章,约占四分之一。

  《当代艺术与投资》

  《当代艺术与投资》的定位为学术性杂志,“关注的是当代艺术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本身。杂志着力于当代艺术的学术性、试验性、跨界性,在中国当代艺术杂志中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艺术倾向,为一切与当代艺术创作相关的思考、讨论、试验、实践提供开放性平台,是当代艺术媒体中真正独立的思考人和先行者。”(引自刊物网站自我介绍)

  从我们抽取的三期的统计情况来看,该杂志广告比重相对不大,接近每个栏目的平均值。“专题评论”部分相对比较多,内容多涉及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其中不少有分量的文章,但多以分析性见长,而不是坦率的评论和批评。该杂志的“展览评论”部分多为专题形式出现,有一定学术性。该杂志的“艺术家评论”由批评家撰写,有较强的学术性。像其它刊物一样,该杂志的访谈数量很多,超过五分之一篇幅,并多以访谈著名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为主,访谈内容中有不少深刻的见解,有些也可以算作某种形式的艺术评论。相对来说,该杂志不太注重对各类机构的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该杂志虽为“投资杂志”,但是内容中并没有关于“市场”的报道,与某些刊物全力拥抱市场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也许是正因为以“投资”为名,该刊物采取了一种故意的回避或反向风格,或者这种做法本身暗示着“投资”的真正关键恰恰不在于简单的追随“市场”的喧嚣,而是在于更多的学术性分析和评论。总的来说,该刊物在评论和分析研究方面比较强,但仍然少有关于艺术或艺术品的真正开诚布公的争论和批评,更难见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多重的反复讨论、争论和辩论。

  《世界艺术》

  《世界艺术》是由世界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月刊,主要以艺术家介绍和评论为主的杂志。从统计来看,该杂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闻广告比重较少,只有14%。相对最多的是大量刊登对艺术家的“评论”和“访谈”,这两类文章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加起来将近占杂志百分之七十。在评论方面,选择艺术家的标准相当宽泛,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或类型,几乎包含各类艺术品作者。在访谈部分,主要集中在当代艺术家。该杂志的针对某一个特定专题的评论较少,占14%,内容上并不太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深度。“展览评论”内容也很少,所占比例仅3%,多为编辑部主笔,通常只是对展览进行简单介绍。本杂志对市场方面的介绍讨论非常少,不到1%,对机构的介绍也很少。

  《艺术出口》

  Art Exit(《艺术出口》)是一个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刊物,中英双语,拥有国际刊号,在中国、韩国、美国和欧洲四地设有编辑部,并在相应地区发行。此刊物的目的是建立全球性的高端艺术杂志,普及、传播和研究世界当代艺术。此外,杂志所属韩资集团在纽约拥有Art Gate画廊,在韩国拥有“结”出版社,进行文化和贸易相关活动。

  与纯粹本土杂志相似,本杂志新闻广告类占很大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其中广告基本属于展览信息之类,所以与新闻归为一栏。杂志明显以新闻为主,刊载大量艺术活动信息。

  该杂志的专题学术评论部分内容不太多,看似不是本杂志重点,但其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好,有利于对一个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研讨,是一种比较学术化的评论方式。

  该刊物的展览评论、艺术家评论、市场评论和机构介绍都是编辑部编辑撰稿,其中艺术家评述很多,占到全刊的近三分之一,但这些部分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般介绍类文章,而不是有明显观点或分析的论文。该刊物把介绍新艺术家作为办杂志的一个重点,通过推介新兴艺术家保持刊物某方面的领先性。但这类推介,多是从刊物本身的角度,反映在对艺术家的访谈并不多,访谈内容仅占刊物8%左右。
[NextPage]
  《艺术当代》

  《艺术当代》是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中国第一本关注当代艺术的学术期刊,创刊于2001年11月。《艺术当代》杂志网站对自己的介绍为:“《艺术当代》的四大版块:今日视点,对当代艺术思潮、创作动态进行全方位的观照;艺术时空,重点报道海内外重要的当代艺术活动;现场目击,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个案研究,具体剖析个案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新闻经纬,全面介绍最近时间海内外发生的艺术活动。四大版块对当下美术动态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展示平台,力图在宏观和微观的视点上都能灵活、准确地抓住新闻效应、学术性与时效性相结合,既具有严肃的学术理性,同时又能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当代,这是本刊最为突出的特色。”

  从实际统计情况来看,该杂志新闻广告比重接近30%,比例不算低,“评论专题”部分是本刊的重点,通常由编辑部指定论题,并向学术界进行约稿,文章有较强的学术性,在艺术类刊物中比较突出,但是编辑部本身的观点不太多,方向感不强,也许是故意保持一种多元取向的宗旨。

  该杂志的“展览评论”数量很多,占近三分之一,多是由展览的策展人撰写的策展理念方面的文字,或批评家撰写展览介绍,具有相当的学术性。该杂志的艺术家评论也多由批评家撰写,学术性较强,不是简单地一般性介绍艺术家。总的来说,该杂志并不以艺术市场为中心,甚至不太关注市场动态和热点。同时,该杂志也很少对各类机构的介绍和关注,仅有的一期也是作为专题介绍的内容而已。此刊物的另一个特点,是“访谈”数量不多,仅有的几篇也并非出自本刊编辑部编辑之手,而是由编辑部以外的人员完成。

  《艺术地图》

  《艺术地图》对杂志自身的介绍很简单:“中国一流艺术资讯期刊”。从实际统计来看,该杂志广告比重在艺术类刊物中比较少,没有超过15%。“评论”部分占的比重较大,超过总量的四分之一,涉及面也比较广,包含多方面话题,除了美术等狭义艺术专业的话题之外,还有电影和书评等大艺术类的评论。“展览评论”多为编辑部主笔,对展览进行简单介绍。该杂志的艺术家评论比重很大,超过三分之一,其内容主要是针对已经有相当成就的著名艺术家,同时也对国外艺术家进行一些评论。艺术家评论的来源也相对宽泛,除了国内艺评人之外,也包括国际艺评人。本杂志的抽取的三期中,没有关于艺术市场的内容,也没有对机构的介绍,这是该刊物的一个特殊点。

  《画刊》

  《画刊》对自己的表述是“关注当代美术思潮,促进美术领域学术争鸣与创新,提倡各种不同形式风格流派互相竞赛,鼓励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扶植新人新作,为富有创造活力的中青年美术家提供园地、信息和资料,推动我国美术走向现代”。作为一个创刊比较早的经典刊物,《画刊》可以说伴随着中国现代艺术从发生、坚持、到发展、到繁荣的历程,具有相当的指标意义。从我们统计中,该刊物纯广告类内容并不太多,为8%左右,而且三期中有重复内容。“专题评论”比重不小,但论题相对比较平和,多经典话题,创新力度不大,也有一些方法论方面探讨以及古代美术研究等,传统理论色彩比较浓一些。该刊物比重最大的是“展览”部分,占40%多,这部分内容宽泛,风格多样,角度各异,主旨不是很鲜明,大多是一般性展览评论,包括主题介绍、艺术家背景、作品风格等,实质性评价和分析的并不太多。本刊的一个特点,是内容的连续性,绘画作品介绍部分和访谈部分,都有连续三期刊登同一系列内容的安排,这种方式可能代表一种传统美术刊物稳健、体系化的办刊风格。
[NextPage]
  《当代美术家》

  《当代美术家》是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创作刊物,“旨在反映美术思潮,传递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信息,积极扶持和关怀美术新生力量的成长。” 从统计来看,该刊物在国内艺术刊物中有些突出的特点:其“专题评论”的内容,明显大于一般刊物的比重,而且每一期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向特定的作者圈约稿,保证论述内容相对集中、深入,同时,专栏部分不断提供探索性和开创性思想灵感。展览介绍部分也有一些评论,而艺术家自述和手记,比重虽然不大,但有一定探讨价值。

  从总数来看,文章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新闻类广告:1213篇,占30%;访谈:672篇,占17%;艺术家评述:647篇,占16%;专题评论:486篇,占12%;展览评论:472篇,占12%;艺术市场:229篇,占6%;其他:130篇,占3%;机构介绍:96篇,占2%。

  在所有文章中新闻类广告从数量和比例来说都占有绝对优势,访谈、艺术家评述、专题评论和展览评论的文章数量相差不大,而涉及艺术市场、机构介绍的文章比较少。

  从各类内容得分布如下:

  新闻类广告:数量最多的为《HI艺术》358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49%;最低的为画刊20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8%。

  访谈类文章:从数量来说最多的为《HI艺术》180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24%,从比例来说最大的为艺术地图137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33%;最少的为当代艺术新闻0篇。

  艺术家评述:最多的为世界艺术167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33%;最少的为画刊和当代美术均为0篇。

  专题评论:最多的为艺术地图113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27%,最少的为HI艺术和当代艺术新闻均为0篇。

  展览评论:从数量来说最多的为艺术当代113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29%,从比例来说最大的为画刊104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39%;最少的为当代艺术新闻0篇。

  艺术市场:最多的为当代艺术新闻122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12%,最少的为当代艺术与投资、艺术当代、艺术地图、画刊和当代美术家均为0篇。

  机构介绍:最多的为艺术出口42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7%,最少的为当代艺术新闻、艺术地图、画刊和当代美术家均为0篇。

  各种刊物侧重点如下:

  《HI艺术》以新闻类广告和访谈为主,同时涉及所有内容。

  《当代艺术新闻》以新闻广告、艺术家评论、艺术市场为主,不涉及专题评论和展览评论,同时其他类文章也占有很大比例。

  《当代艺术与投资》以专题评论、展览评论、艺术家评述和访谈为主、不涉及艺术市场。

  《世界艺术》以艺术家评述为主,同时涉及所有内容。

  《艺术出口》以新闻类广告和艺术家评述为主,也涉及所有内容。

  《艺术当代》以展览评论、新闻类广告为主,也有较多专题评论和艺术家评述的内容,但不涉及艺术市场。

  《艺术地图》以访谈和专题评论为主,也较多艺术家评述和展览评论的内容,不涉及艺术市场和机构介绍。

  《画刊》以展览评论和专题评论为主,不涉及艺术家评述、艺术市场和机构介绍。

  《当代美术家》以专题评论为主,同时有较多展览评论和新闻类广告,不涉及艺术家评述、艺术市场和机构介绍。

  从分析统计看来,目前国内这几种主要艺术评论刊物,因为在定位上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各类文章所占比例也没有太多共同规律,唯一明显的共同点在于新闻类广告占的比重比较大。

  除了《当代美术家》之外,“专题评论”类内容,都不超过三分之一,有些刊物甚至没有这部分内容。“展览评论”类,除了《画刊》之外,也没有超过30%。“艺术家评述”部分,除《世界艺术》之外,均没有超过三分之一篇幅。各种杂志综合来说,新闻广告类内容占大多数,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专题评论类为12%,艺术家评述略多,占16%,访谈占17%,展览评论12%。

  三、艺术主导与转型

  上述统计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艺术话语权相关的“艺术研究”、“艺术评论”方面的内容,这类内容是决定艺术品鉴赏和评价机制最重要的环节。在现有统计分类中,“专题评论”类文章应该是各类文章中最具研究和评论力度的部分,可以对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发挥影响作用,但这部分内容是只占我们统计的刊物总体内容的12%,其研究探讨的深度和说服力也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少有不同观点的多面展现和层层深入的辩论。除专题之外,“艺术家评论”和“展览评论”类文章也是可能具有真正意义“艺术评论”性质的部分,在统计中,这两部分加起来总量还没有超过期刊内容的一半,而在现有的“展览评论”中,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评”,而是一般介绍,或者仅仅是单向度的表扬、赞美等,至于对艺术家的评论,更是几乎没有直接公开的争论、辩论,大多是介绍、赞扬,这种单方面肯定的立场,重复过多,容易造成人们“赞誉疲劳”,丧失了认真严肃对待的态度,反过来削弱评论的影响力。

  在特定语境下,某些访谈类文章,如果谈话者对论题具有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深刻精辟的观点,也可以起到艺术评论的作用,但我们目前的大多数访谈,往往只是个人观点的一般陈述或描述,缺少学术基础,很少构成对话或讨论机制,也降低了访谈的评论力度。

  我们的艺术类刊物,艺术评论类内容在总量上不足,相对于各种吸引人的新闻广告和访谈之类,专题研究和评论类文章比重偏小,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艺术评论的重视不够。除了数量之外,评论文章的力度也是一个问题。艺术评论要有力量,至少要具有“批”、“评”和“论”的功能,“批”者,除了负面的批判、否定之意之外,还有“判断”之意,就是说要有一种高低优劣的判断,而“评”,就是要对人物和作品说出个一二三来,要基于特定立场、价值和理论,对具体对象进行分析性的评述,而所谓“论”,是在批评之上,应该由进一步的论证、讨论、辩论,最好是一种具有理论建构力的争论。只有在这种“批”、“评”和“论”的过程中,才可能确立我们艺术批评对于艺术领域的主导性。如果艺术评论界放弃了这种职能,不批不评不论,丧失艺术评论本该有的刚锐,就会丧失基本的话语权,蜕变成作品、作者和展览的附庸。

  艺术评论的主导力量,需要建立在鲜明的判别、雄辩的论述和创造性的理论建构上。评论应该对现有艺术品和艺术家作出果敢的评判,必要时还要进行坦诚的争论。艺术评论应该是单方面决定的,是从艺评自身独立立场为出发点考虑的,而不应是与艺术家、策展人、拍卖者、投资家等双边、多边协调妥协的结果。好的评论不应是一个八面玲珑或四平八稳的不倒翁——在艺术评论意义上,“片面深刻”的“选边”有时是十分必要的,而类似 “一方面……另一方面……”“既……又……”的过分周到圆满的表述,虽然左右逢源,但可能变成典型的“绝对正确、绝对废话”。从评论本身的逻辑来说,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清晰的立场和敢作敢当的表态。

  数量偏少,力度不足,造成中国艺术评论的薄弱,也造成一个扭曲的“艺术世界”——对于我国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评价机制,并不在我们自己这个社会内部,而是被遥远的另一种社会形态中的艺术评论界所遥控决定着——这里说的“遥远”,并不是物理的和地理的“遥远”,而是“社会距离”的“遥远”,其关键在于中国艺术与那些“决定者”处于不同的社会体系中,具有完全不同的人口和社会文化基础。

  尽管“全球化”使得不同社会之间表面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俨然已经“趋同”,但事实上,不同文明造就的不同社会文化,其内在、深层的差异性要比表面上看到的那些显眼的象征要大得多。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艺术家和艺术品之所以近年来突然受到如此的追捧,恰恰就是在这种“表面趋同、实质差异”的国际文化格局中处于一种最佳位态。画家和画作,不管有意无意,是具有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基础的,包含着众多中国文化要素,所以在“国际”上看来,首先是“中国”的,但在形式上,又是属于万国一致的“现代艺术”—— 这种地方性与全球性之间的交错关系,正是中国现代艺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关键。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中国艺术都不可能形成今天这种局面。试想,如果中国这些画作,在匿名情况下完全以非洲或南美艺术品拍卖,还有没有可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

  有些论者认为,现代艺术不应该简单按国家地域来划分,因为它是具有世界性的,是普世的,属于全球文明的,某种意义上说是如此,但也不表明现代艺术只有普世性。从逻辑上说,现代艺术可以以任何方式来分类和诠释,没有什么客观的是非对错,完全在于你如何构建你的分类体系。艺术的多重属性,决定了你可以从任何意义上进行分类——可以从全球意义上看,也可以从地域属性上看,也可以从其社会文化属性上划分,等等。笔者在对中国现代艺术进行界定时,宁可把它的“中国文化背景”这种属性作为一个层次的划分标准,是因为这种属性在现实艺术生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实体,是客观存在的,其规模和容量,确实构成了一个种独立的文化土壤,中国作品中的“中国性”(chineseness)——或者说,源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要素确实很多,也是这些作品得以受到世界关注的重要亮点。把中国作品从生成机制上划分到“中国社会文化生成的作品”,是一种具有解释力的分类,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的基础。

  对于中国艺术界主导性的担忧,并不是简单狭隘的“艺术民族主义”,而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健康、平衡发展的一种正常的忧患。目前的悖论,在于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与否,主要的不是取决于作者和作品的原生地的评价,而是欧美社会内部的文化取向和逻辑,与中国内部情境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情况,是不平衡、不合理的,是应该改变的。

  近日跟某艺术家谈话,他谈到中国艺术品在国际上的价格,肯定还会上升,“这不是艺术品的问题,而是‘人’的价值问题,关键在于,‘中国人’的价位,不会总是低于其他国家”。是的,“人”的价值是应该越来越趋于平等的,中国人的作品也肯定会与其他发达国家并驾齐驱,但问题是,谁来判定中国画家是否达到这种高度?谁来决定哪个中国画家会成为这种“并驾齐驱”的代表?就中国目前艺术研究和艺术评论的现状来看,中国自身艺评界,难以掌握这个过程的主导权。

  近日伴随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引发的各种经济萧条,又一次提醒我们,仅仅仰仗“国际”力量、一味追求“与国际接轨”,并不是长远安身立命的基础。艺术界,就像任何领域一样,要把握自己命运,关键还是要增强我们自身艺术研究和艺术评论的实力。当下社会各界正在热议关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的问题,看来中国艺术的发展,恐怕也面临一个“转型”的考验。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