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的精神和时代的精神

2008-10-23 09:52:17来源:    作者:

   

作者:皮道坚

  为什么中国画要创新?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得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是两代三代如此焦灼不安?

  虽然可以不断在激烈的争辩中听到对这一问题的各式各样的回答和表白,萦绕心头的困惑和苦恼却总也无法消解。只是此刻,在看了《国画新作邀请展》中各位的新作,翻阅了满满十本交织着愤怒、怀疑、恐惧和惊喜、赞扬、爱护等种种情绪的意见簿后,我的思虑才渐渐变得明彻空灵起来。当然,多少有点感到悲哀,不是别的悲哀,是一个理论工作者感到无力时的悲哀。因为我看到了实践的批判比理性的批判具有更深刻的力量。这使我对歌德那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又有了新的领悟。

  毫无疑问,这个展览具有深刻的意义。这意义不在于前面我所说的它是一种实践的批判力量,甚至也不在于它提供了一批迫使我们信用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熟悉的事物的艺术作品。它的意义在于艺术家们在艺术精神的引导和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自觉地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这是一条崎岖的险路,这条路上充满着不理解、不信任、怀疑恐惧甚至是敌视的目光。这需要勇气,这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光辉,这种对追求本身的追求显现出人的一种永恒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不断激发我们的美感。相对于整个人类悲壮的无休止的追求来说,这里的一些作品可能只是短暂的一刹那的存在,但这种敢于打破旧的平衡而向着一种更高阶段的完美和谐奋进的精神,正是人类赖以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力量。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代勇于开拓的中国画家其作品的优劣短长,我们无须乎急急忙忙去评头论足。重要的是,我们应在这种充满苦恼、困惑、矛盾、焦虑甚至是痛苦牺牲的追求之中,看到精神的光辉。

  事实上,多数时候只有艺术才有勇气对历史说:“我过去熟悉的一切,现在都不认识了!”这是因为它的天职乃是在传统的桎梏下不断丰富人的认识论感觉,为人类的自由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就不意义而言,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本质上说似乎更应是生命现象,因为它永远凸出地体现着生命自在、自为的目的。这就是艺术的精神,艺术就是通过艺术作品,也通过艺术家创造这些作品的过程,不断向人们显现这种精神,用它洞穿我们未来的时空,引导人类社会向上,向前,真正的艺术家,就像高尔基笔下的丹柯那样,总是用手高举自己鲜红透亮的心。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历史命运、把人生看作一种永远达不到目的的,无尽头、无休止的悲壮的追求,那么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则是由平衡与不平衡这样两个环节前后衔接而成的一条无休止、无尽头的长链,在这条长链的连结上,艺术的精神起着科学、技术、生产力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般说来当时代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冲突,心灵承受着虫苦和绝望的重压,社会趋向于极端不平衡的境地,濒临于崩溃的边缘时,艺术便或疏导、净化或宣泄、荡涤使之趋向和谐与平衡。魏晋时期佛教洞窟中那些充满内心智慧,带着宁静而冷漠微笑的佛和菩萨,尽管披着神秘的宗教的外衣,仍向我们透露着那个时代精神生活的这种需要。无论是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还是康定斯基的热抽象,都可看作那个骚乱不安的世界中,人要求从消费机器还原为人的一种渴望,正如画家自己所说:“世界越痛苦,越需要抽象艺术”。反之,当时代沉溺于一种平衡态中,以至麻木、僵滞失去活力时,艺术便会出来大声疾呼,打破这僵死的平衡,促人警醒、促人奋进。从宏观上看如此,微观亦复如此,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所以把人生对象化出来的艺术,如果它的情感是真挚的、它的形式是感人的,那它就必然包孕着这种与人生对应的矛盾结构。

  只有从这样一种角度,从艺术本性、艺术精神的角度,来看待当前中国画的开拓、创新运动,才有可能使我们获得一种历史感和使命感。这样,实践才不至于盲目,理论才不至于流于浅薄和空泛。

  当前中国画领域的创新运动,它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正是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的精神,它所反叛的传统,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文人画传统。这个传统的审美理想,是清寂宁静、萧散闲远。从倪云林笔下死一般寂静的太湖到李可染笔下洋溢着生命喜悦的太湖,从八大山人愤世嫉俗的花鸟到齐白石清新质朴的瓜果虫鱼,尽管审美情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总起来看,这些古典形态的艺术文化却都无不透露着一种怡然自得的满足和对外部世界冷漠和孤傲。——节制和静穆是其总的基调。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不断上升的信息时代,我们民族的自意识在外来信息和能量的不断冲击下,从延续了几百年的“热寂”平衡态中警醒过来。开放使我们看到了一种与我们的古典文化形态全然不同的现代文化,整个民族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自强自立。于是我们对长期以来积弱不振的流弊,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画的创新运动,是这种民族心态的表现,是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的反映,当然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热情的气息,进取的精神和紧张的节奏,正是我们整个时代所追求的。因此,可以说中国画的创新要求,是封建社会内部所孕育的否定和不满因素与外来信息能量的冲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可见除了变革传统之外,难道我们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如果我们能这样来看待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就不会畏缩、犹疑和彷徨了。但是,传统作为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又是任何人也无力把它摧毁的,事实上甚至是无法摆脱的。这是因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回过头来塑造了人,人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也是每一个时代敏感而富于进取精神的艺术家,几乎总是很难被他所爱的同胞理解的缘故。只有时间可以使传统发生变化,我们所做的,只能是打破它的平衡,加速它的变化,促使它向新的结构尽快转化。显然,除了需要时间,还需要我们努力地坚韧顽强地工作。光有求新、求变、求强的热情和愿望远远不够,尽管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艺术从来就不满足于作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如前所述,它有它自己的精神。不论是东方艺术、西方艺术,也不论是古典形态的艺术还是现代形态的艺术,都是既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又指向未来。凡大艺术家,他们的艺术都能既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各自时代的气息;又向我们充分显示出艺术自身的精神,有了这精神,才有人类感觉发展史上的一座又一座丰碑。前者来源于他们的历史感,因为他们都曾严肃认真而又充满爱心地生活于自己的时代;后者在于他们对艺术本性、艺术精神的颖悟——这种颖悟使他们获得崇高的使命感,使他们欲罢不能,使他们不得不像西西弗斯一样,长年累月,艰苦卓绝地“推石头”。我想如果我们大家都能使我们的热情和人们常说的社会责任感升华到这样的高度,那我们就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中国画艺术的全面复兴。

  (编辑:正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