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莎翁的提点:姑娘还是睿智 男生一直懵懂

2016-02-23 08:35:30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冲

   
《爱的徒劳》与《错误的喜剧》同年出版,但可能于1597年秋冬已在宫廷里演过了。

1.jpg


  《爱的徒劳》与《错误的喜剧》同年出版,但可能于1597年秋冬已在宫廷里演过了。故事哪里来的,从未有定论,但从莎士比亚的辞藻把玩、对话机智以及剧中人物间不停的辩论话题看——肉与灵、享乐与教育、艺术与自然,其借用或模仿的是当时盛行的宫廷剧,而剧中三位妙龄女子之口所尖刻嘲弄的,也正是当时浅薄的爱情十四行诗及假面舞会的风气。此剧一方面以其英国本土特色与前一部《错误的喜剧》的罗马风格喜剧形成对照,又在语言、情节等方面预示了这位天才学徒成熟成材期的作品。


  一开始,剧中四位主要男性人物就为自己设下了一个两难的陷阱、一个违背天性的禁欲誓约:为名誉(那是宫廷与骑士精神的基石)而远食色(那是正常人的追求)。他们是宫廷贵族,名誉是追求的对象,万万不可抛弃,但他们忘了自己首先是人,血液中流荡的是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他们的誓言,背则违反骑士精神,守则违反人类天性。无论立誓的目的是虚无缥缈还是实实在在的追求,才俊们能把自己栽进这么一个进退两难境地,首先已让观众领教其愚不可及,即使后来没饱受四位女子的狠狠调侃,观众已经开心地把他们啐了个够。今天,无论目标是学业事业还是恋爱婚姻,不时要“励志”“立誓”的人们,可得学乖一点了。


  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观察相当犀利,在男女情爱上亦如此。《爱的徒劳》让人击节感叹的地方之一,就是今天不时见诸媒体的傻小伙们也许真诚但往往可笑的求爱,无论语言还是行为,大多可以在莎剧中找到原型。明明是自己设禁不许那几位女士进城,却要向她们这样表白:“虽不能请你进屋,你却一直在我心里”(太虚伪)。纳瓦尔国王偷偷给法国公主送去胸针,外加一片两面写满情诗的树叶(有创意);在众男子将禁欲誓言抛在脑后、冲着姑娘诗兴大发的四幕三场中,国王用诗句表达自己爱不能得的“痛苦”与“忧伤”,贵公子朗格维尔对暗恋情人玛丽娅念起了十四行诗,还言之凿凿地说:“失信而赢得天堂,连傻瓜也会毫不犹豫”,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是这样的傻瓜;另一位公子杜梅因则更是把说好的十四行诗拉到了二十行,对凯特来了一番鲜花之喻。“此生专为服侍你而生”、“你是大树我是树皮”、“你的机智让聪明人显得愚蠢”(拍马屁的步调),“你们的阳光让我们黯然失明”(听着像意大利歌曲中的“我的太阳”),这些是不是可以直接拿来写在送女友、情人或老婆的贺卡上?当然,对方是笑还是纳,因人而异了。


  和这几位情感心智似乎均未成熟的公子相比,剧中的几位姑娘倒显得睿智老到。莎士比亚没有将她们写成“跌入爱河”的年轻女子,相反,尽管她们天姿与天资同样出色,头脑却十分清醒,始终控制着局面。她们一开始就看出纳瓦尔城里几位公子的“禁欲誓言”荒唐可笑,也一眼看穿他们明明心存爱慕,却十分尴尬欲言又止。她们心安理得地用语言与小计谋“调戏”着他们,却更像在“调教”那些尚未准备好跌入恋爱与婚姻的年轻男子。她们告诉对方,“人不美,赞无益”。虽然紧接着的半句“送钱的手,气味难闻却仍有人夸”,这是出于真心还是调侃还有待考证,就像玛丽娅嫌弃朗格维尔送的项链太短,还不如他写的情书长。女孩子的心机,懵懂的男生哪里能听得出来。更有意思的是,人类(特别是年轻人)的行为,从莎士比亚到现在这四百多年来似乎没什么长进,姑娘还是睿智,男生依然懵懂,要看到男子汉,总归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的。这就是人类。


  当然,男生里面也有比较看得清的。那个博朗尼,倒是能说出一些有道理的话,只是,他的道理都包裹在粗俗笑骂里面。比如:他对其他几位老要赞扬姑娘容貌不以为然,“能叫卖的都只是物品”;他还对那个禁欲誓约耿耿于怀,认为它有违人的天性,他为“爱”辩护:没有爱,学什么?爱能激发学习热情,促使脑子里各种元素活跃起来,反而能使人加倍努力,学习效果加倍好。这些话,现在的高中甚至初中小男生听了,应该很能往心里去的吧。还有,他那句“学习过头,等于没学。就像拼命攻城,城池得手,却力尽而失”,对整日埋头功课无暇他顾的学子和家长,似乎也有点提醒作用。


  这部戏,主要靠机智的对话和完全可以用舞会表演出来的情节片段取胜,嘲笑宫廷矫揉造作的爱情,赞美发自天性发乎内心的爱。喜剧以咏唱时令的歌曲《春之歌》与《冬之歌》结尾。虽然歌曲中的自然风光与常人想象无异:春光明媚,春景处处,对应着北风呼号,白雪皑皑,然出人意料的是,大好春景最后来了个搅局的“布谷-布谷”(英文里布谷鸟的叫声与“让人戴绿帽子”一词相近),而随《冬之歌》而来的猫头鹰,却诠释了家的温暖与舒适:任你室外面北风呼号,白雪覆盖了宅屋,挡不住室内一家人炉火熊熊,煮汤炖肉,把盏交杯,一派温馨的田园家庭生活。现在看,依然有着浓浓的暖意和有趣的教益。


  回到这部喜剧的中文剧名《爱的徒劳》。原来,原文的意思并非“徒劳无功的爱情努力”,而是说:为“爱”而“劳”,终将徒劳。因为爱发自内心,起乎天然,无论爱意初起还是情意传达,若过分造作矫饰,过分用心用力,到头来恐怕得落得一场空。想想现在,有多少“爱情专家”给恋人支招,如何示爱表意,如何设计“巧合”,如何规划未来,可真正发乎心动于情的爱,真正“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激情,有多少人体验到?所以,今人哪怕读读剧中“语录”,依然能有所感悟。


  同样发乎天性的爱,在莎士比亚更为成熟的喜剧《无事生非》里,有着更加妙趣横生的表达:作为主角的那对欢喜冤家,一见面就针尖麦芒,相互发誓不娶不嫁,却在吵闹中越走越近而并不自知。朋友们试图设局撮合,结果发现那根本就是越俎代庖:两人相互早已爱慕有加,无非心是口非而已。天性中的“化学因素”,无需外力,会在合适的时候起作用的,而如果无事烦劳,则准定生非,就像《无事生非》中的另一对“金童玉女”,对爱百般呵护,可男生经不起流言挑拨,对女孩心生猜忌,结果几乎酿成悲剧,姑娘只能“向死求生”(剧情中,姑娘气晕后假称已死,后又“重生”)。这出戏情节跌宕,笑料连连,特别是那对欢喜冤家之间的唇枪舌剑,其睿智机巧、痛快淋漓,除了我们自己的经典如《红楼梦》与元杂剧等,能与之对应的,还真不多见。现在的写戏人,还真可以从中有所借鉴。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