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古典传承与现代精神

2013-11-20 14:32:3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现代芭蕾《马勒之夜》剧照。

  素有“现代芭蕾之父”美誉的编导莫里斯·贝嘉,曾亲率舞团来沪上演经典之作《生命之舞》,演绎了一曲生命赞歌。此番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将贝嘉三部现代芭蕾遗作《死亡对我说》、《流浪旅伴之歌》、《爱情对我说》组成了一场名为《马勒之夜》的演出。三部作品均由贝嘉采用马勒音乐创编于20世纪70年代,且延续了贝嘉善于表现人深层精神意识与强烈生命意志的主题。从今人的眼光来看,贝嘉的现代芭蕾已显得不那么“现代”,编舞技法亦不算“复杂”,但由舞蹈投射出的意象却依然具有精神上的感召力。

  《马勒之夜》中,极简的舞台布景映衬出舞者雕塑般的身姿,富有仪式感的舞蹈则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贝嘉的编舞向来简洁,且线条清晰、棱角分明,对精神的重视展现也胜过一般情感的描摹与表达。《马勒之夜》与其说是马勒音乐的舞蹈化,不如说是贝嘉对马勒精神世界的解读。“马勒”的人物形象贯穿三部作品始终。他时而孤独漫步,时而融入共舞,目睹和历经着人世间的爱情、友谊、死亡、孤独,感悟着生命里的欢愉与悲哀,在天地间寻找灵魂的归宿。尤其是以马勒《第三交响曲》最后三个乐章为音乐背景的《爱情对我说》,更凭借对生命与世界关系的哲学追问,集中揭示了马勒历经悲观彷徨,最后在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天地大爱中达到升华与解脱的心路历程。

  贝嘉舞蹈的美在于“形式”与“内涵”的纯粹。虽然他认为有严格程式要求和必要情节安排的古典芭蕾美学已然过时,但他在创作时并不排斥古典芭蕾技巧的使用,亦不排斥自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贝嘉强调舞者需有扎实的古典芭蕾技巧,又因其对古希腊文化艺术多有尊崇,贝嘉也强调舞者需具备雕塑般的身体线条,散发纯净古典的气质。贝嘉在创作中习惯创造神秘强大的能量场,挖掘人自身与生命本原相关联的深层意识,从而使舞蹈显现出宗教的肃穆感和生命的内驱力,而不似一般现代舞将浅层的情绪情感流于张扬与躁动的肢体表面的。这也要求舞者的表演具有稳定控制力与精准度极高的动作。

  要理解贝嘉的作品,重在对其内涵的感受与理解。舞蹈可以是肢体线条与力量美的动态展示,可以是一种情绪或情感的宣泄,也可以结合故事情节成为戏剧的叙述。贝嘉的舞蹈或多或少包含这些因素,然而,其终极追求是用舞蹈呈现生命全貌,探求生命意义。与《生命之舞》、《波莱罗》等直接展示强有力的精神与生命意志的作品不同,贝嘉为《马勒之夜》增添了一份感伤温情的阴柔美,这也与其表现马勒的精神旅程息息相关。

  乌托邦理想和人道主义世界观的破灭,使作曲家马勒对其身处时代的黑暗社会现实充满困惑、苦闷和失望的情绪,内里孤独不安的灵魂促使他在宗教信仰的幻景中寻找归宿,这在他的乐曲中都有所体现。《马勒之夜》不仅描摹了马勒的精神蜕变历程,也将马勒经历和感受过的现代文明病症再次展现出来。正如哲学家尼采指出的,现代社会的物质财富尽管日益增多,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对身处同样境遇的现代人来说,缅怀马勒不啻为一次充满自我反思与灵魂慰藉的旅程。

  因而,贝嘉创作《马勒之夜》的意义不只在于其舞蹈形式是否现代,而更在于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做出了反思与精神关照。具体说来便是,在旧的世界认知体系、价值体系被打破后,现代人如何在新的社会新关系中认识世界并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以安放灵魂。对世界与人生终极问题进行思考是哲学永恒的命题,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与人文价值亦在于此。这也是马勒、贝嘉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之所以能立世乃至传世的原因所在。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