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杨丽萍要扮孕妇跳催生舞 儿时记忆融入表演

2009-06-09 14:07:32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

   

    杨丽萍新作、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6月16日~19日将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演。这台由《云南印象》原班人马打造的《云南的响声》,也表现了云南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而且,演出更将呈现三四百种自然界的声音。依旧一身民族打扮的杨丽萍,态度依然平静温和,她说,这些声音代表着她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云南的响声》运用了上百种云南的乐器,呈现出几百种自然的声音。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杨丽萍特意带来了一位《响声》的演员罗罗拔四,“他是大理彝族人,也是最典型的民间艺人。”杨丽萍笑着介绍。葫芦丝、芦笙、还有造型奇特的“小笛子”,甚至牛铃铛、一片普通的树叶,这些都是他手中的乐器。罗罗拔四用几只手指按着树叶,就吹出了《五朵金花》的歌曲,还用小笛子吹出鸟鸣叫的声音,最后更是吹着芦笙边奏边跳。虽然仅仅只是惊鸿一瞥,在场的人们就已见识到云南乐器的丰富与独特。

    “在舞台上,该响的响了,不该响的也响了。”杨丽萍说,演员们除了继承了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乐器演奏,还发明了不少东西,她指着一张剧照,上面是一根普通的竹子,有几米长,一男一女两个演员分别在两端吹响。

    杨丽萍说,《响声》中表现云南大山里的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各种声音,更表现了城市里的人们早就陌生了的自然的声音,“小河淌水的声音,牛脖子上的铃铛声,还有很多‘无声’的声音,比如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玉米拔节的声音、蝗虫啃咬麦子的声音。”她说,与《印象》不同,《响声》将是视觉与听觉完美而丰满的结合。

    首次扮演孕妇生产

    杨丽萍将在《云南的响声》中扮演两个角色,演绎三段仪式感很强的舞蹈,其中第一场她将扮演一个孕妇,跳《催生》的舞蹈。“在云南,过去一个女人生孩子,是非常难的事,那时人为什么活着?就为了传宗接代,妇女生孩子很不容易,云南民间有歌谣就唱: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全村人都会来帮忙,击鼓,伴她度过这段痛苦。我在云南收集了几十面大鼓,这些鼓全部都是由巨大的树身雕刻出来的。它们将全部放在舞台上表现催生,舞蹈也有很强的仪式感。”

    同时,杨丽萍还将用藏钵来模仿母亲怀孕时的胎音。“那是人类最早的脉搏,也就是宇宙之声。”针对之前在其他城市演出有观众表示看不懂,杨丽萍笑笑,平静地说:“胎音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但只要你仔细聆听,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韵律。”

    儿时记忆融入表演

    身为本剧艺术总监的杨丽萍,编排本剧也融入了很多自己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我在田里割麦子,听到一片从天空传来的声音,那是蝗虫遮天蔽日地飞过,大概只要20分钟,它们就把田里的麦子都吃掉,然后飞走了。”这样的记忆,便直接生出了《蝗虫翻山》 这一幕。

    从小在云南的大自然中成长,杨丽萍表示,自己对自然的声音最为敏感。“像蜻蜓点水的声音,在我的耳朵里会特别放大,这是与生俱来的。所谓‘大音稀声’,我要把这种节拍放到我骨髓里。像蝴蝶拍翅膀的声音,很小,很细微,但听的时候不能急躁,要静心去听。”

  (实习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