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人快语
国内最具分量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日前揭晓。谁是大奖得主自然是关注焦点;不过,另一条附加信息着实也吸引了不少眼球———21部入围作品在网络上全文连载,接受读者的阅读和评判。这是国内文学评奖活动第一次将参评作品推到一个如此开放的平台上,甚至有媒体以“标志着传统文学打开网络大门”,定义此次茅盾文学奖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八年前,作家张抗抗曾为网络文学奖项做评委。她设想自己身处虚拟的网络世界,面对的是瞬息间可穿透无限空间的陌生文本,结果30篇入围作品都以纸质打印稿交到她手里。八年里,文学与网络都在经历激变。图像作品占据文化消费的主流,传统文学日益式微。常常是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公布,真正读过获奖作品的人却不多。一群面目模糊的作品分享殊荣,仿佛光天化日下的秘密行动。今天,借助网络的巨大传播力量,入围文学奖的作品们坐上了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快车。不到一周时间,贾平凹的《秦腔》等小说就获得超过十六万次的点击率。在网络这个载体上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就像一场公开的考试,不论输赢,都少了人为操纵的嫌疑。
传统文学和网络是否存在着绝对的分界?任何评奖,真正较量的是作品,而不是评奖标准或评奖人。芬兰音乐大师西贝柳斯曾经说过:“请记住,没有一座塑像为评论家而立。”网络改变了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改变了读者阅读的习惯、改变了作者的写作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本身?小说的纯粹性并不会因铅字变成计算机屏幕上的光电符号而损失,情感、想象、语言和读者反馈,最终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成败。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