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自然资源的储量将不可逆转地减少。面对这样的现实,科技工作者必须积极探寻新的能源。其中,可燃冰的勘探和开发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与时间赛跑,不断探索可燃冰的奥妙,并且于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的神狐海域成功试采,这是我国自然资源事业史的一个转折点。为了研究和将来进一步开采可燃冰,中国科技工作者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常人难以想象。近期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燃烧的冰》,全景式地呈现可燃冰开采台前幕后的感人故事。
该书的两位作者,均在自然资源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第一作者陈国栋现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长期在自然文学的大地上深耕细作,曾出版《生命在大地上闪光》《大地情中国梦》等作品。另一位作者王晶是“80后”,近年来有多篇文学作品见诸各类报刊。两位作者在报告文学的书写中,抓住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脉搏、围绕自然资源领域的创新创造,用心用情用力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在普通人眼里,可燃冰是神秘莫测的,这种新能源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它是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情况下,形成的笼状结晶化合物。一般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海洋中。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高,资源潜力巨大等特点。据估算,可燃冰的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被誉为21世纪最具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潜力的新型能源。
为了讲好可燃冰研究与开发的故事,两位作者用3年的时间,从南到北采访了150多人,阅读各种文献2000多万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作者于2017年,还专门奔赴茫茫大海上的可燃冰试采平台现场,进行扎实采访,亲身感受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的风采。
《燃烧的冰》共31万多字,以科学的严谨求真态度、文学的生动鲜活笔法、脉脉温情的笔墨,为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进行长卷式“素描”。这部报告文学作品共十三章,对于国际国内能源使用现状、可燃冰的科学样貌、我国研究可燃冰的艰辛历程、可燃冰研究过程中的人物故事、可燃冰试采中技术创新及过程、可燃冰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等等,进行诚挚的文学表达。
陈国栋在本书后记中谈到,可燃冰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学题材,它既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又与自然环境、人类未来命运休戚相关。这部报告文学作品,及时、准确地抓住了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题材,将普通人陌生、然而事关每个人日常生活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领域,用文学的方式进行了表达,发挥了报告文学表现时代生活、挖掘时代精神的作用。
笔者认为,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写作者,在科技强国战略下,文学写作要更多关注尖端的科学创新题材,在写作中要平衡好技术、故事、人物和审美之间的关系,这也考验写作者的学识、眼界和格局。《燃烧的冰》的书名富有双重意蕴,一是可燃冰作为新能源能够燃烧和利用,二是写作者燃烧的文学激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部报告文学作品都是我国科技与自然题材文学书写的重要收获。
(《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陈国栋、王晶/著,金城出版社)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