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2020-11-07 10:07:34来源:中国社科报     作者:张杰

   
10月24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10月24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创”方针与讲好中国故事、“两创”方针与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科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底色和根脉。这些优秀人类文化成果依然浸润着当代中国人,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它们依然会为世界和人类文明作出更多贡献。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同中国当代文化相融通,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同胜谈到,以元宵节放灯为例,这一传统的形成、稳固和延续是在多种文化的接触、碰撞、交融中不断发展变迁的。元宵节放灯传统的传播和变迁,对当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启示价值。首先,文化传统是在逐渐建构中形成的。我们应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让文化创造力充分涌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彰显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其次,文化传统是多种文化交融互动的产物。我们应立足本土,吸收借鉴各种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两创”方针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各有侧重、各有所指。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涂可国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本着创造精神着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要素、作品、产品和精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再利用。“两创”方针的提出,阐明了新时代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路径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方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永斌以江苏文脉、大运河两大文化品牌为例谈到,建设江苏文脉、大运河这类大的文化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发力,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和条件做好开发,不破坏文化资源和不牺牲当地环境是底线。


  推进传播话语创新


  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广泛应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发展的生态、业态。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少红表示,文化发展正迎来大变革、大创新、大发展的新时代,这些新变化为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强劲动力,也对社科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在她看来,传承弘扬和发展文化事业,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认为,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海量的文化资源,需要构建符合现代人接受方式的传播路径和被他者所理解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文化以及包含在这些文化中的价值观转化为一种影响他者的文化力量。尤其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传导,需要借助符合传播媒介规律的推广策略才能够实现。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卢衍鹏表示,新形势下“中国梦”的对外传播和中国故事的讲述要创新表达立场和讲述视角,以大众化、平民化的姿态面向受众,创新和丰富叙述风格,以个性化、生活化的话语形态吸引受众。尤其要加强微话语的表达,或者说是中国故事的“微讲述”,聚焦表达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中的某一方面。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有利于推动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文化新发展格局。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然忠表示,我国正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是在消费升级、新生代成长、数字信息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体验经济带来了对文化内容的巨大需求,由此形成了与“互联网+”并行的“文化+”的强大潮流。这不仅能更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也能更好推动文化的国际大循环,促进文化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