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一个功能,就是对时代的记录功能,这是我所信仰的。”作家冯骥才曾这样说道。综观今年上半年的文学类图书,不难发现,记录并书写时代成为一大共性。关注现实、扎根现实,表达对当代中国和普通人命运的关切,成为新时代文学书写的特色。
“抗疫文学”应运而生
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抗疫文学”成为一个热频词语。作为文学样式中一个独特的类别,抗疫文学所表现出的折射人性光辉、探索生命价值的永恒深远叙事主题,也促使当下的作家们去思考,如何用文学记录并书写。
题材丰富可谓是此次抗疫文学的一大特征。这其中有报告文学,如《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百花文艺出版社)等;有纪实作品,如《出征:北京援助武汉医疗队员的战疫实录》(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有家书汇编,如《战“疫”家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诗歌选编,如《战“疫”之歌》(作家出版社)、《人间有大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诗选》(广西民族出版社)等,有散文合集,如《战疫纪事》(春风文艺出版社)等……
尤为难得的是,还有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创作的作品,如《查医生援鄂日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主编孔令燕所说,这类亲历者的创作以其真诚感动着读者。
此外,像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加缪的《鼠疫》、毕淑敏的《花冠病毒》等,这些以疫情为话题书写人和人性的作品,也被不少读者重新去阅读并发现。
“人类抗击灾难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文学主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它所揭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文学评论家马季表示,文学从来就不回避苦难,在苦难中人性既有被压抑的部分,也有得升华的部分,“通过苦难我们可以更真切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人性的崇高”。
对抗疫文学题材的深度挖掘,仍需要时间来沉淀,正如作家阿来《云中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带给人们的启示:认清灾难的本质,激浊扬清、守正创新。摒弃假大空、滥情作、急就章,抗疫文学才能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名家保持创作激情
名家大家笔耕不辍,成为上半年文学类图书值得关注的现象,如王蒙的《笑的风》(作家出版社)、张炜的《我的原野盛宴》(人民文学出版社)、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祝勇的《故宫六百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文学评论家白烨在接受采访时,以王蒙的《笑的风》、贾平凹即将推出的《暂坐》为例,说道:“这两位名家,都比较高产,又各有其风格。这两部作品在作家的写作上都有所出新,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充沛的创作活力。”
“这些老作家、成名作家对于写作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和追求,丝毫未有懈怠,对文学始终保持着虔诚的敬意。”孔令燕也以王蒙《笑的风》为例说,“在这部由中篇拓展为长篇的小说中,相较之前作品,仍可看出作家对人生观察、体验,蕴含在作品中的人生智慧,都有所不同。”孔令燕认为,对于这些写作积累进入厚积薄发阶段的名家大家,其创作更显得从容、超脱且纯粹。
蕴含浓郁生活气息
“前浪”率先垂范,“后浪”也在奋起直追中,如“70后”徐则臣的《北京西郊故事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路内的《舞行者》(上海三联书店)等,“80后”班宇的《逍遥游》(春风文艺出版社)等。“‘70后’‘80后’群体在近年来的成长很快,进步很大,是一个突出现象。”白烨表示,2020年上半年,这些作家都有新作问世。徐则臣在《北京西郊故事集》中关注从南方小镇“北漂”的年轻人。他通过这部作品呼唤的是一种面向现实、真正生活的努力。
在马季看来,毛建军的《美顺与长生》、盛慧的《外婆家》等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从生活的细微处出发,扎根于现实土壤,强调个性化的人生感受和身心体验”。
“像毛建军这样靠经历和情感写作的非专业作者,其作品读起来更加‘接地气’‘鲜活’,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孔令燕表示,像以班宇、双雪涛、郑执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也是依托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感知,讲述东北老工业基地步入新时期的故事,“并据此形成了群落式写作的现象”。
经典译作推陈出新
喜欢的人,百看不厌;不喜欢的人,一下不碰。这句话用来形容上半年的再版经典译作,很合适。
《万有引力之虹》全译修订本(译林出版社),终于在广大读者的“千呼万唤始出来”中与读者见面。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一,该书也被视作后现代主义文学绕不开的长篇经典,全书以百科全书式的叙述,洞若观火地分析了现代和未来社会运行的机制。
因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晦涩、艰深的写作手法,使其成为“挑战高智商”这一阅读类型的代表作品。科幻作家刘慈欣将《万有引力之虹》列入自己的推荐为“明星级”科幻书单。有评论表示:“出版近50年,没有人敢说真正读懂了这本书,更没有人敢就此错过。”在该书译者张文宇看来,阅读这部作品的确需要读者付出更多的阅读努力,“距离打破,共鸣减少,张力剧增,但如果努力成功,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强烈的审美感受”。
有“烧脑”阅读,也有“嘻哈”阅读。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在路上》,成为疫情期间不少读者的阅读选择,在今年一季度,就有近10个新版中文译本与读者见面。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书中的这句话,“撩拨”的不只是年轻读者的心,还有那些坚信自己正青春的读者——回首青春、膜拜青春,有谁不是意气风发呢?因为我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体验世界。也正因此,《在路上》被无数青年读者所追捧,成为经典化的“青春文学”。
记录并书写时代的文学,能给人以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更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阅读描摹现实、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也在体味并观察我们的生活,品味着人间烟火气,去热爱这火热的生活。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