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人物到造人设
近年来的网络小说,无论男频还是女频,都有一个清晰起来的趋势:从写人物到造人设。人物与人设一字之差,其实大异其趣。
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几乎是最重要的元素。诸多文艺理论,都是从人物这一层面开刀的。加拿大批评家弗莱,透过人物形象的演变史来看西方文学的演变轨迹。理论家们提出了一些术语:原型人物、典型人物、类型人物。这三种有关人物的概念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小说的人物,应该是一群人的代表,是一个概括性、集众人特质于一身的形象。
这种人物观背后,是“特殊性中见一般性”的哲学观。特殊性是第一位的,从中可以阐释出种种抽象的理念。这种哲学观指导下的写作,通常被称为“莎士比亚化”的写作。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小说创作,应该先有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关于这个形象的观念。是从哈姆雷特身上,生发出了“犹豫的复仇者”、弑父的恐惧、知识分子的软弱等观念,而不是相反。
另一种人物观认为,写作应该从一般性出发,去指导特殊性。步骤颠倒了过来:先想明白人物的性格、气质、行为模式、象征意义,再制造出一个具体人物。这时,人物就成了一个理念的传声筒。这种人物观,是“席勒化”的人物观。
人设,就是一种“席勒化”的人物观。意味着在创作一个人物时,首先不是“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肉体形象,而是首先“想到”关于这个人物性格、气质、行为模式的模板。
写人物的故事,可以叫做“传统有机型故事”。人物是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一旦脱离故事的语境,就失活了、死掉了;同时,失去人物的故事,就像失去根茎的植物一样,也会立即枯萎。这种故事中,人物和环境是不可分的,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典型人物依赖典型环境。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成立,离不开16世纪骑士小说风靡欧洲的时代背景,日瓦戈医生的成立,离不开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在这类故事里,读者很难摘取其人物,换一个背景进行二次创作。
写人设的故事则不同,这种故事可以叫做“机械设定型故事”。我们可以将这种故事理解为一台热力学机械,人设和环境,是可以相互分离的零部件。当组合起来的时候,故事这台机器就可以运行。这种情况下,人设可以轻易脱离故事,拿下来可以安装在任何一个机械设定型故事中。因此,机械设定型故事很适合进行二次创作,激发读者开发“同人文”。
从人性到属性
传统有机型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动力来自人性。人性的范畴,事关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对外表现为人的性格,转化为人的命运。人性是人物内心炉膛中的煤。这块煤是精神性的,是人物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力。这种人物是有纵深的。
人设就简单多了。人设是平面化的,没有纵深的向度。人设的心中不藏有一个炉膛,更不存在一块精神的煤。人性被“属性”代替了,不透明的人性洞穴,被明确的“属性库”代替。影响当下网络小说创作至深的二次元文化,就是一个“玩属性”的文化。网站“萌娘百科”中,收录了数百个萌属性词条。每个属性具有固定的行为模式与预设叙事。比如,“傲娇”属性——在喜欢的事物面前说反话。“天然呆”属性——迟钝笨拙,又纯真无邪,想法或行动往往会不自知地偏离常识。在网络小说的同人圈中,有一种分类学认为,人只有“ABO”三种属性(Alpha:处于权力顶端,勇猛好斗,占有欲强。Omega:位于权力底部,温顺,周期性陷入“结合热”的状态。Beta:介于两者之间),创作者挑选三种属性来塑造故事的人物,组合为“CP”(Coupling的简写,意为将恋爱的双方“配对”)。以属性代替人性,以“CP”代替恋人,这种操作带来一个好处——“人是什么”的问题,读者一打眼全明白了。是善是恶,是强悍是软弱,是可爱是呆萌,读者不必再费脑子去猜。
“人是什么”,这是传统有机型故事的母题。所以人物在这种故事中才如此重要,所谓“文学是人学”。然而,细究起来,这个问题实在太艰深了,从苏格拉底到尼采,从莎士比亚到托尔斯泰,那么多大师都没彻底搞明白。所以,网络小说家,往往会把这个问题糊弄过去。
将人性的种种可能,列举为种种属性,就是在通过一种简单、粗糙的分类学,把“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糊弄过去。网络小说的作者和读者感兴趣的实在是另一个问题——“人会做什么”。准确而言,是“人设会做什么”。比如,一个霸道总裁遇见一个傻白甜,会做什么?一个穷小子遇见一个绝世宝物,会做什么?在言情网文中,这个问题转化为“主人公会获得爱情还是会失去爱情”的问题;在修仙网文中,转化为“主人公会成功升级还是会失败”的问题。由此,在网络小说中,“人是什么”这个形而上的问题,转变为“得失”“成败”这样的世俗价值问题;知识分子的问题,转变为老百姓的问题。
人设背后的成功学思维
人设是人物的脸谱化。在京剧脸谱中,红色表示忠诚热情,黑脸表示粗暴刚正,黄色表示凶狠勇猛,白色表示奸诈多疑。脸谱化,就是将内在人格压缩为一个外在的固定标签。人的内心空间因此被取消了,善恶交织、正邪不分的不确定性消失了。“人是什么”的问题被消解了。
人设的思维模式,在年轻人当中十分盛行。我们的日常称呼中,经常出现“渣男”、“凤凰男”、“白莲花”、“绿茶婊”这样的人设化称呼。我们越来越习惯使用这些简单粗暴的人设,来给某个复杂的人盖棺定论。这种迅捷、低廉而粗暴的命名术,背后是一套功利主义的商业社会逻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认识一个新事物,提高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
相比于人物,“人设”的确提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速度;但是不可避免,也降低了我们认识的清晰度。网络小说越来越倾向于写人设,体现了网络小说家的“集约”思维。“集约”思维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艺术的思维恰恰相反,是一种“耗散”的思维。艺术要求艺术家忘记效率的问题,忘记时间和货币之间的捆绑关系,给笔下人物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展开自己性格、灵魂和命运。有余裕的时空来呼吸,作家才会写出会呼吸的人物;否则,就只能写人设。
网络小说发展的趋势,是一切元素向“资源库”的方向发展。人设,将慢慢集合为“人设库”。另有“世界观设定库”、“情节模式库”,等等。这些出于效率问题而建立的“资源库”,不同于传统作家依赖的繁复艰深的“创作方法论”,极大提高了网文的生产效率。“资源库”与网文作者、阅读平台、读者,一同构成了当下网文的“生产—消费”链条:公用的“资源库”(技术图纸)——网络作家从资源库中选取元素进行加工(生产车间)——起点、晋江等网文阅读网站发布(销售平台)——网文读者阅读(消费人群)。
好奇“人是什么”这个永恒的艺术命题,这是美学驱使的好奇心。好奇“什么样的人设受读者欢迎”,这恐怕是成功学驱使的好奇心。在商业运作的生存语境中,网络小说必须要讲成功学,这是立身之本。但是,一个虔诚的文学创作者,不会让成功学挤走美学,让人设挤走人物。因为其美学的好奇心,一定更为原始、更为根深蒂固。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