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剧也掀起银屏热潮。从央视电影频道热播的电影《十八洞村》,到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一个都不能少》,再到湖南卫视热播的《绿水青山带笑颜》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认可,全新的农村面貌和全新的创作思路,让广大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农村,共同富裕的路上,洒满了灿烂的笑容……
好的影视剧离不开影视剧本的创作,在鄱阳湖畔,便有这么一位优秀的扎根乡土的影视编剧。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他发表中长篇小说、影视戏剧剧本等文学作品1000余万字,剧本曾获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化奖、田汉戏剧文学奖、首届汤显祖戏剧奖等殊荣。他就是余干县文联主席史俊。去年5月8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部门主办的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暨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史俊作为“江西十大影视编剧”,其创作成果和代表作在活动中被重点推介。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去年以来,正是脱贫攻坚在余干进入最后决战阶段,史俊受县委委派来到梅港乡青山村担任扶贫工作队第一队长,在与群众开展“同吃、同住、同心、同劳动、同学习”活动中,他产生了创作大型话剧剧本《春晓》的想法。
史俊向记者介绍,话剧《春晓》以余干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群体事迹为原型,讲述了第一书记方彩云及其他帮扶干部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健康扶贫、抗洪救灾、当好“红娘”等,想方设法帮助群众破除迷信,重拾生活信心和生活激情,从而走向脱贫致富康庄大道的故事。《春晓》送戏下乡每到一地,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该剧至今已在全县农村演出300余场,观众达70余万人次,有力地鼓舞了余干的脱贫工作。
去年4月,余干正式脱贫摘帽,成功退出了国家贫困县行列。史俊又把《春晓》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水乡春晓》,获得国家电影局立项批准,并获江西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剧本立项扶助,如今这部电影正在紧张筹拍中。与此同时,他还根据余干县委领导班子在脱贫攻坚中敢作敢为、奋勇争先的事迹,艺术创作了电影剧本《赤贫年代》,在《中国作家》杂志影视版发表。
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剧作者要紧跟伟大时代,为人民鼓与呼。1月24日,余干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病毒肆虐面前,史俊创作了电影剧本《疫去春来》,聚焦讲述江南湖城在封城两个月中,数位抗疫英雄和一批普通人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以及对祖国母亲共同的情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目前,剧本初稿已写出,正进入打磨阶段。
好作品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对于史俊来说,一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只有不断地打磨,才能出精品。他取材于真实生活故事,视角独特、主题厚重、折射家国情怀、契约精神和守信传统美德题材的原创剧本《金色的家徽》,在由国家电影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举办的2015“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中荣获“潜力电影剧本奖”。作为当年江西省唯一获得入围“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殊荣的作品,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近年来,史俊又对这部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由剧本改编的电影将于5月中旬在浙江丽水开拍。
“我庆幸我是鄱阳湖母亲之子,扎根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感受伟大时代跳动的脉搏,我收获了许多温暖和感动。我有义务把反映鄱阳湖人民情感的故事写成剧本,为母亲湖讴歌,为湖区人民吟唱。只要人民需要,我就会努力地写下去。”这是史俊的肺腑之言。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