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灾难之后的审视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感染在中国传播——SARS来的措手不及,短短半年,造成中国内地349人死亡,感染人数达到5327例。
人们没有想到,原来餐桌上的野生动物,会招致这样恐怖的灾难。在那场悲剧中,无辜的果子狸成为众矢之的,滥食野味第一次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2004年,非典结束后的第一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在北京聘请15位知名作家,为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代言人。
在那时,敏感的作家群体已经意识到: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看待野生动物,应成为一个亟待被世人重视的话题。
“非典结束后,我们想让作家们为野生动物发声,呼吁人们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时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报社离休干部高桦说。回忆起当年的事情,高桦依然历历在目。“我们让每个作家代言一种野生动物,让他们写一写文章,引起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
于是,文坛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就成为了野生动物代言人。陈建功为扬子鳄代言、吉狄马加为藏羚羊代言、张抗抗为老虎代言、舒乙为雉鸡类代言……再之后,作家笔端书写了一个个对野生动物饱含感情的文字。
吉狄马加给葬于枪口下的藏羚羊写了一首诗,以人类之名向它们致歉……
张抗抗回忆第一次听到虎啸时的感受,痛斥那些捕杀老虎之人……
何建明描写了在部队与一只长臂猿成为好友的故事,分别时长臂猿追车送行,令人动容……
随后,10年过去了。
2013年:以文字重祭当年
人们是否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得而知。
但,非典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关于那场灾难的一切日渐模糊,人们很快想不起那个柳絮飞扬的季节,想不起每次出门前要戴上12层以上的棉布口罩,许多人更是忘记了那时收看电视上新增病例的恐惧感。
中国,依然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前进着。
2013年,何建明写了《非典十年祭》。
他写道:非典带给北京和中国的是什么,我们不曾作深刻的反省。中国人似乎一直在为了自己的强盛而发奋努力向往,在这条发奋向前的道路上我们甚至连一丝停顿和小歇的时间都顾不上。其实不很恐怖,有时我想想这样的恐怖比非典灾情本身更恐怖,因为一个不能将苦难和灾难作为教训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它是很容易被另一场苦难和灾难摧毁的。
何建明说,我们的社会应当严肃考虑这些问题。从管理体系到灾难预防能力,从公民意识到灾难资金的投入。
但是,非典过去10年,真的有再深思熟虑这些问题吗?
“苦难和死亡早晚还会向我们袭来,等着吧——没有记性的人们!”末尾,他发出这样的疾呼。
3年后,吉狄马加在《我,雪豹》中,以一只雪豹的视角,痛陈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加害和追捕:
这个世界亘古就有的自然法则
开始被人类一天天地改变
钢铁的声音,以及摩天大楼的倒影
在这个地球绿色的肺叶上
留下了血淋淋的伤口,我们还能看见
就在每一分钟的时空里
都有着动物和植物的灭绝在发生
我们知道,时间已经不多
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对于我们自己
几年过去了,张抗抗在散文《他人》中,再次提到了非典的疫情,她写道:一些餐馆大肆收购、杀戮、烹煮野生动物为牟取暴利;一些食客面不改色食用野生动物以饱“福”或炫耀财富;甚至有人不惜以野生珍稀动物作为最高规格的宴席,乃至作为“行贿”的工具——在这个破坏自然生态的“人链”中,可有“他人”的位置么?
作家们的呼喊淹没在城市嘈杂的建设声中,淹没在野味餐馆此起彼伏的杀戮中,淹没在中国快速前进的脚步中。
2020年:预言成真的时刻
距离“非典”已经过去了近20年,大家欢天喜地地迎来了2020年。没人能想到,冠状病毒换了特性,改了名字,再一次以迅雷之势席卷中国大地。这一次,它的力量更大了,更强了,短短一个多月,就造成了当年非典数倍的死亡人数和确诊人数。
熟悉的一幕真的又到来!
更可怕的是,这一次病毒的源头或许还是熟悉的面孔——本不该出现在人类餐桌上的野味。从SARS到新冠状病毒,从果子狸到蝙蝠,从北京到武汉,一切的一切,仿佛同一套剧本,换了个时空,重演了一遍。
“2013年写作《非典十年祭》的时候,我曾说,这种病毒会以另一种面目重现。”何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预言成真了。”
说出这句话时,何建明发出沉沉的一声叹息。
“我曾经在书中写,如果中国人的饮食习性不加以改变,政策不能够落到底层、落到实处,非典这样的灾难还会卷土重来。这次的武汉疫情就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何建明说。
疫情爆发以来,何建明不断反思,接二连三地提出建议。
“我建议,中国人究竟应该吃什么、吃到什么‘度’,应当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何建明说,“这些年,我们没有改掉身上的顽疾。我们还缺乏对野生动物的尊重。地球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和动植物之间应该彼此尊重。人类很强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就要侵犯、掠夺,我们应当尊重弱者的存在,因为它们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我们强大自身。”
“蝙蝠很弱小,但是因为人类自始至终对它不够尊重,才会又一次被病毒侵袭。”何建明说道。
“虽然这十几年来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我们的进步很大,但是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张抗抗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武汉疫情时难掩惋惜,“十几年前的SARS也好,今年的疫情也罢,都是人类的行为侵犯了野生动物的生活,造成它们的生存环境异常,使得它们与人类之间出现了异常的亲密接触。”
“胡东林的《山林笔记》令我感触很深。”张抗抗谈及最近的感悟说道,“长白山的熊平白无故被人杀死,被取熊掌、熊胆、熊皮,可怜至极。归根就底,是因为利益驱使。动物都是无辜的,疫情发生,问题都是出在我们和动物的关系上。”
疫情爆发后,吉狄马加为抗击新冠肺炎的所有人创作的诗《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我们彝族的传说中,人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吉狄马加对记者说,“我们和动植物一同生存,大家都应该是‘兄弟姐妹’。”
“武汉肺炎再一次告诉我们,人类虽然强大,但是这种强大也并非没有弱点,这次的病毒就是印证。”3位作家一致认为,这次新冠病毒的爆发,是大自然又一次给人类敲响的警钟。相比20年前,这一次更加震耳欲聋,更加令人痛惜。
“疫情发生了,我们作家非常痛心。十几年过去了,人们还是没有善待野生动物。”高桦叹息道。
17年前,他们高声疾呼,为野生动物奔走呐喊,7年前,他们在社会遗忘的脑海里投下感情真挚的呼吁。今天,他们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宣扬着心中的执念。
“在北京,如果我看到哪家饭馆在卖野味,我就去找老板理论。为了这件事,我没少挨骂。”高桦老师今年已经86岁高龄,语气却依然坚定,“不论是十几年前还是现在,我们作家对野生动物都是一如既往的热爱,不会改变。”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