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在地铁上读书,搭建起精神角落——关于网络纪录片《地铁上的读书人》

2020-02-20 09:11:09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志艳

   
因为他们,地铁成了一座流动的地下图书馆,这座图书馆的书单由每一个地铁读书人开列,他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底色。

image.png
一位老人在地铁上教孙子读写《声律启蒙》。朱利伟摄/光明图片


  ●通过地铁这个与都市人紧密相连的交通工具,去观察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一座城市的气质,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探讨构建公共精神空间的可能性。


  ●因为他们,地铁成了一座流动的地下图书馆,这座图书馆的书单由每一个地铁读书人开列,他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底色。


  2019年初,因为偶然在豆瓣网站上发现一个名为“地铁上的读书人”的相册,我开始关注相册的拍摄者——出版社编辑朱利伟。从2018年2月开始,这个相册不断更新,千余张照片记录了众多在地铁上读书的乘客。


  有一张照片深深触动了我。朱利伟当时记录,这是一本观照心灵的图书,名叫《恩宠与勇气》,跟馒头放在一起。我的脑海里瞬间就浮出这样一句话,“柴米油盐是生活,读书也是”。对有些人而言,“精神食粮”如同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一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快节奏的城市,地铁是交通动脉中的重要血管,它呼啸而来,疾驰而去。大城市的通勤时间往往很长,利用这段时间读书,快与慢、流动与静止之间形成反差对照,这让我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仪式感和普遍价值。


  勾勒出“一本书开启一段旅程”的特殊阅读群像


  辗转联系到拍摄者朱利伟——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编辑。她说,拍摄缘起于2018年2月,她在地铁上遇到一位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年轻人,强烈的好奇心和职业关系,让她用手机拍下了那个读书的画面。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利用上下班的地铁通勤时间,大约记录了数百位地铁读书人并发布到网上。有网友给她留言说,这个“温柔的相册”让他“心生暖意”。有人说这样的“精神角落”让他“热泪盈眶”。


  出于对阅读的热爱,对全民阅读推广的关注,我们迅速达成了拍摄制作的共识,决定以微纪录片方式呈现“地铁上的读书人”,核心诉求设定为“在快时代如何慢下来,在喧嚣中如何回归内心”。第一季计划推出十集,在新华网、微博、微信、学习强国及几大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


  面对朱利伟拍摄的丰富庞杂但看似同质感较强的照片素材库,如何梳理出合适的脉络去完成表达是前期筹备工作中的难点。经过和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合作伙伴的反复讨论,最终根据照片记录的不同情境,确立了十个“关键词”,分别是出发、遇见、生活、成长、意外、改变、选择、看见、回忆、感动。它们分别是每一集的主题。


  微纪录片的视角始于读书却不止于读书,在每个主题下我们分别探讨了诸如“媒介在变,阅读的本质不变”“品位阅读,从选对好书开始”“经典阅读的价值”“出版行业的责任”“克服阅读中的偏见”等话题。期望通过地铁这个与都市人紧密相连的交通工具,去观察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一座城市的气质,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探讨构建公共精神空间的可能性。


  微纪录片在制作上采用“口述+影像”相结合的方式,以朱利伟第一人称主观视角讲述作为旁白,用地铁上拍到的读书人图片作为主要素材,娓娓道来她的观察与思考,用画面语言呈现她遇到的与读书有关的有趣故事,突出阅读的精神世界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对比,勾勒出一个“一本书开启一段旅程”的特殊阅读群像。


  创作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微纪录片平实亲切、简洁精炼的气质,大量的面部特写镜头与地铁阅读图片有机衔接,加上“感悟性”旁白,让受众仿佛进入了主人公的观察世界,在讲述和思考中,感悟阅读乐趣。透过这些精神向度的横剖面,穿越文字的高山沟壑,去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每集纪录片时长都不超过五分钟,片末还固定推荐六本地铁阅读书目,在短视频兴起的当下,这样的篇幅更符合网络传播规律。


  每一本书都通向一个更丰富的生命


  从2019年“世界读书日”正式推出第一集《出发》,到2020年1月最后一集《感动》收尾,推出的节奏不算快,但在10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收获超过预期。


  生活细微处从来不乏美好与感动,地铁阅读同样如此。在第二集《遇见》里,我们记录了一位特别的地铁读书女孩。2018年6月,朱利伟在上班早高峰第一次遇见她,至今她在镜头里出现了100多次。每次都在同一段时间,同一个站台,同一个位置,腰背笔挺地坐在候车椅上,安静地阅读20分钟,然后上车离开。


  从这100多次相遇中,我们“打捞”了一份书单: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朱利伟笑称她为“女神”,并特别整理了一份“女神”书单发布到网上。很多网友看到后循着书单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在我们眼中,她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地铁阅读符号”。一位拍摄者、一位阅读者之间无声的默契,带来了最本真的温暖与感动。


  对于爱读书的人,哪里都可以成为他的书房。埋首于青少年版《十万个为什么》的母亲,永远读同一本书的大叔,每次都带马扎上车读书的年轻人,在地铁上教孙子读写《声律启蒙》的爷爷,头戴可爱发箍读《骨骼肌肉全书》的呆萌女生,拿着放大镜读太宰治《斜阳》的老者,埋头在地铁里做作业的孩子……纪录片将这样的瞬间一一展现。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观点的偏见,地铁阅读自由、包容、开阔。


  城市居大不易,冗长的地铁通勤时间,不亚于一场“自我修行”的开始。在这条通往梦想的必经之路上,很多人并未将拥挤当作挣扎的借口,纪录片中呈现了大量拿着各种复习资料的备考族身影,他们在地铁的犄角旮旯里奋战会计、法律、建造师等资格考试。


  大开本的辅导书其实并不方便在地铁上阅读,但因为时间宝贵,地铁通勤路成了他们重要的复习场所,甚至一同乘车的家人还为他们撑起“爱的阅读角”。《首席法务官》《纪录片编导与写作》《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经典技术分析》《公司理财》……每一本书背后都浸透着他们的学习思考、追求拼搏,每一本书都通向一个更丰富、更立体的生命。


  一份隐秘书单让城市有了更多温度与深度


  作为一名职业的出版人,朱利伟说,她常常被镜头中超乎认知的瞬间击中,被这些平凡的美好所打动。因为他们,地铁成了一座流动的地下图书馆,这座图书馆的书单由每一个地铁读书人开列,他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底色。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个“小世界”里,映射着阅读者的梦想、追求、困惑、成长、悲喜。或许短短十集的微纪录片无法勾画出地铁读书人的全部样貌,但这份在地下拥挤人潮中流动的隐秘书单,让城市有了更多温度与深度。


  十集微纪录片播发后,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分享的乐趣和力量,很多网友因为看了这些照片和视频,也开始观察地铁上的读书人,并随手拍下照片发给我们。身边的一些朋友开始习惯出门随身带本书,甚至买了电子阅读器。在新华网微博下,有众多的网友留言,诸如“我们不一定能把握生命的长度,但阅读却能拓展生命的广度,延伸生命的深度。”“这些直抒的语言,感动了我,让我重新拿起了书本。”因我们微不足道的努力产生的一些微小改变让人欣喜,但我相信,这更是阅读的魅力所致,我们做的,仅仅是呈现。


  在地铁车厢有限的空间里,在一段几十分钟的行程中,图书链接着现实与更好的生活,链接着仅有一次的人生和无限的平行宇宙,链接着普通人与智者的精神交流。在地铁上读书,是他们在拥挤人潮中为自己搭建的精神角落。


  (作者:王志艳,系新华网记者、编辑,纪录片《地铁上的读书人》策划)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