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毕淑敏的一本旧作《花冠病毒》,被网友誉为“神预言”,近日广为流传。小说中描写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突发瘟疫、城市封锁、民众出逃、抢购成风……当然,更多的是英勇抗击。此书封底赫然写着:20NN年,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我们能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网友评论,读这本预言式的小说,让我们更深刻地直面和思考目前的疫情。
谈疫情:“我希望永远是预见,而不是重现”
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电话那头的毕淑敏虽镇定而谈,仍掩不住忧虑,“我觉得距我写这本书的背景,已经过去了17年,但……”
她说的背景,是2003年的非典。期间,毕淑敏因为当过医生当过兵,被中国作协选中参加特别采访组,开赴非典第一线;她忍痛离开患癌症的母亲,昼夜走访抗击非典的一线医生护士,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以及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结合自己的经历,酝酿沉淀了8年,于2012年写出《花冠病毒》。
“此次爆发,现在锁定是人类大吃野生动物,病源和上次基本相同。如果不改,肯定以后还会爆发新的瘟疫。”
毕淑敏说,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如果一定非要说谁是地球主人,病毒一定比我们更有资格。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毕淑敏说,“这两天有朋友不断问我为何在8年前就有此预见?事实上,我希望它永远只是预见,而非重现。如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且很可能一战再战。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胜利。不过,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惜病人:“和药物同等重要的是信心”
《花冠病毒》被定位为中国首部心理能量小说。这位有着心理医师资格证的作家在自序中写道: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就像本书中出现的那种极端困厄情况,最终能依靠的必是你的心理能量。
结合自己在非典采风期间的经历,毕淑敏对记者说,“医生护士会告诉我,哪床的病人死亡可能性会比较高。”她起初以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医学角度,比如谁病得更重、年龄更大或者有基础病的。但医护人员对她说,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病人自身的心理状态。
“有些人刚入院时病情并不很重,但发展趋势却越来越糟糕,医护人员说,他们总结出这类病人的特点是普遍比较悲观,平常人际关系薄弱,危难时刻没有知心亲朋好友的安慰与挂牵,心情黯淡。”毕淑敏表示,这在心理学上讲,是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这样的人多半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无人关切,自卑而无存在的价值感,常有更多的负面自我暗示。他们的免疫系统无法高效能地运转,很多人最终导致不治,令人扼腕叹息。
毕淑敏说,大疫当前,我们需要更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不是怨天尤人、对医护人员百般苛责。“在没有特效药的当前,一定要保持坚定信心和良好情绪,多进行正面积极的思维,让自己的心理能量温暖饱满,它是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
2月4日时值中国农历立春。她也献上寄望:立,乃“开始”之意,春,万物温暖生长;光明在前,胜利可期。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