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笔耕不辍的人民艺术家
2019年,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创作的主题,我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如今,85岁的王蒙,精力旺盛,依然不慌不忙地继续自己的写作。
2019年,85岁高龄的王蒙出版了新作《生死恋》。对于创作热情,王蒙在《生死恋》前言中也有所交代:“王蒙老矣,写起爱情来仍然出生入死。王蒙衰乎,写起恋爱来有自己的观察体贴。毕淑敏告诉我,日本有一种说法叫成长到死。那么小说也可以创造到老,书写到老,敲击到老,追求开拓到老”。
对于耄耋之年写爱情,文学评论家、《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的点评颇具代表性,看到《生死恋》,让他想到“文学最难的是什么?年轻的时候能写出沧桑,到沧桑的时候还能写出青春”。而在《生死恋》中,他读到了青春和热情。
在读者的印象中,60多年来,笔耕不辍一直是王蒙人生的关键词,由他创作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
对王蒙来说,文学是时光中最好的留影,无论是青春年少,还是在耄耋之年。因为在王蒙看来,“文学提升了人的全面精神素质与精神能力,文学使生活更青春、更鲜活、更理想、更智慧,也更强烈。”
樊锦诗:心之所向仍是敦煌
樊锦诗,这位出身优渥的江南闺秀,却与风沙为伴,扎根大漠五十余载,将敦煌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视为自己的宿命,而这份坚守还在继续。今年已经81岁的樊锦诗,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她说,一生挂念的、至今仍在为之奔走的,仍是敦煌。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曾经有多次离开的机会,但她仍然选择坚守留在敦煌。对于“敦煌的女儿”这样的尊称与赞誉,她是谦虚、低调的。她觉得,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所做的事是敦煌遗产守护人应尽的职责,没什么可说的。因此樊锦诗从来没想过要写自传、回忆录,而身边的朋友反复建议,她作为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日新月异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应将她在敦煌近60年的所见所闻书写出来,这也是为莫高窟的保护事业、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留史、续史,是她不能推卸的责任。也许正因为这句话的触动,才有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出版。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面世,让普通读者有幸得以深入了解樊锦诗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书中将樊锦诗的个人命运和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把樊锦诗个人和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结合起来,更把樊锦诗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思所想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感谢这本自述,让读者能够走近“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也让读者更加走近敦煌。
阿来:呈现文学创作的高贵与尊严
2019年,对于作家阿来来说,是创作收获颇丰的一年。酝酿10年,有关地震题材的长篇小说《云中记》终于出版,另外,他创作的文学剧本《攀登者》书写中国两度登顶珠峰传奇,同名电影成为今年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
2018年,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阿来开始书写,一个人,一个村庄,这就是《云中记》。对于这份“迟来的祭奠”,阿来曾回应说:“我宁愿写不出来一辈子烂在肚子里,也不会用轻薄的方式处理这个题材。”某种意义上,《云中记》是一首献给汶川地震中逝者的安魂曲。该书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故事在心中存放了10年,正是因为经历一段漫长的沉淀,才让时间赋予了《云中记》以别样的表达。阿来用极度克制的笔触、平静的讲述、深刻的思考,表达出更加庄重、更有尊严的内涵,对生命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与领会。
成长于四川马尔康,常年在青藏高原的大山中行走,登山是阿来探索自然的一种方式。在《云中记》写作完成后,阿来很快投入到《攀登者》的文学剧本写作中。在阿来看来,《攀登者》是一次关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书写,而事实上,这也延续了他在《机村史诗》《蘑菇圈》以及《云中记》中一以贯之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格非:让小说回归神秘之感
继《江南三部曲》《望春风》之后,2019年,作家格非推出最新长篇力作《月落荒寺》。
《月落荒寺》的创作,源于3年前格非在圆明园正觉寺举办的一场中秋音乐会,在这场持续8个多小时的音乐欣赏中,他确定了《月落荒寺》的写作框架。此次,格非让更多的笔触回到现在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看到,《月落荒寺》的故事发生地落在了北京,并且是从他最熟悉的群体——知识分子人群和他们的生活寻找突破口。
在近日举办的《月落荒寺》新书发布会上,格非就“让小说重回神秘”发表观点。他认为,今天的小说创作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科技使人们的生活充分暴露,二是新闻和小说一直在较量,而现实生活比新闻报道更加神秘和丰富,因此,应重新激活读者对小说的热情,让小说重回神秘,通过个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来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某种理解。
从《江南三部曲》到《望春风》,再到《隐身衣》《月落荒寺》,对于格非来说,他保持着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持续思考,其主题也有连续性。知识分子除了知识渊博,他们的精神层面、生存体验究竟与常人有何不同?《月落荒寺》呈现这一群体在精致趣味生活表象下的真正精神世界和独特生命体验。
张国刚:把广博学问浸润到细微之处
作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国刚近年来推出多本文化普及读本,通俗晓畅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在过去的一年里,张国刚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资治通鉴启示录》,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面对皇皇300万字的《资治通鉴》,身处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够停下匆忙的脚步,去静下心来体会其中的史实之繁复、内容之深厚。与3年前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样,《资治通鉴启示录》同样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门槛。
张国刚把大部头的《资治通鉴》掰开了、揉碎了,用“大家小书”的形式,把广博的学问、精深的思想浸润到细微之处,也让普通读者对于《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著不再望而却步。张国刚认为,普通人读史可以主要抓三件事:认人、记事、悟道。作者反复研读《资治通鉴》,使得其深得精髓,并结合现代人的视角进行阐释,相信通过阅读可以接近上述三个效果。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东方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激发并形成了更加灿烂的多元文明。《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拓展了读者的历史视野,做出跨越时间和地域的思考,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与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莫砺锋:与古诗词为伴的诗话人生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师从古典文学大家程千帆先生。近些年,除了学术研究工作,读者常常能够看到莫砺锋在公共场合普及唐诗宋词的身影。在他看来,投入精力做些古文普及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莫砺锋诗话》《莫砺锋评说白居易》《漫画东坡》《莫砺锋说唐诗》等都是他近年有关古典诗词的普及之作。2019年,莫砺锋推出《莫砺锋讲唐诗课》,同时以此表达对其老师程千帆先生的感激与怀念。
学生们喜欢尊称他为“学术偶像”,他更愿意自称为“唐诗讲解员”。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因此,他将这本书定位为“唐诗的一份新的‘导游词’”。
多年的古典文学学习生涯,让莫砺锋热爱古典诗词研究,也非常重视古典诗词的大众普及。他说:“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供大众阅读欣赏,从而获得精神滋养。”
除《莫砺锋讲唐诗课》外,近期出版的十卷本《莫砺锋文集》,同样让读者领略到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亦可体会一位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博大深沉的人文关怀。
叶舟:以小说攀登文学创作新高峰
聚焦“敦煌”这一题材,无论是在甘肃,还是放眼全国,作家多,作品数量也大。但不得不说,叶舟的《敦煌本纪》是一部辨识度非常高的作品。以小说笔法为敦煌立传,《敦煌本纪》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也是叶舟文学创作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峰。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叶舟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小说作品。与自己天马行空、放逸不羁的诗歌相比,叶舟觉得自己在小说中的头颅始终是低着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多了一份暮气,少了一种勇敢”。也正因为如此,叶舟决定再次投入到敦煌这片文学的疆土。
叶舟对于敦煌文化的迷恋与生俱来,这也让敦煌带给他不竭的写作动力,成为他多年创作的一个母题。但这次写作百万字的《敦煌本纪》,对于叶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重生。在近日召开的《敦煌本纪》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敦煌本纪》直指西部精神、历史命运与民族性格的命题。它标志着对敦煌作为文学形象的书写趋于成熟,看似在讲述“敦煌故事”,其实也在讲述“中国故事”。
叶舟称,在这部109万字的故事当中,《敦煌本纪》的初心,就是厘清敦煌这一伟大文明的来路,并获取今天的力量与担当。正如读者所说,读懂敦煌,意在将来。
蒋韵:书写上辈人的炽热青春
近几年,作家蒋韵鲜有作品推出。沉寂之后,2019年,蒋韵的长篇小说新作《你好,安娜》面世,新书扉页上,蒋韵亲笔题写“献给我的母亲”。
《你好,安娜》的写作初衷,源自蒋韵的母亲患阿尔兹海默症失去了记忆。母亲的一生多难却丰富,在人生接近终点的时候,疾病使她成了漆黑的、没有记忆的人。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蒋韵感受到,母亲曾经多么努力地想打捞她的记忆,挽留它。蒋韵说:“她和我们出行,坐在车上,不厌其烦,像个学说话的孩子一样,大声地念着车窗外她能看到的所有路标、招牌、广告牌等,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蹦出口。”
“尽管渺小如我,我仍然珍视我生命中某些时刻,某些印记。爱它们,或者恨它们。我往回走,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我必须溯流而上。”这是蒋韵写作《你好,安娜》的初衷。在这部新作中,作家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讲述只属于那个年代炽热的浪漫与牺牲。
有评论认为,无论是类型、题材、人物还是语言,蒋韵始终坚持自我、不追随潮流。她的小说语言以极具诗意的短句为特点,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