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黑色西装,戴着一条洋溢着节庆气氛的红围巾,眼前的著名作家莫言,让人忆起2012年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登上瑞典文学院讲台的时刻,却又更亲切、更可爱。台下,数百双满含期待的眼睛投向舞台中央,蓄积已久的掌声潮水般蔓延。
这是12月21日晚的新华剧场。为了和莫言的约定,数百名观众穿越金陵冬雨,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汇拢而来,踏进剧场的一刻发现,这里的火红、温暖,和彼此间的心怀默契,恰是围炉夜话的氛围。在这里,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致敬经典 宁聚青春 新华之夜”2019-2020南京跨年诗会·“大地的模样”莫言作品朗读会隆重举行,张清华、许钧、何莲珍、刘伟冬、程永新、范小青、毕飞宇、徐则臣、贾梦玮、陶泽如、祖峰等作家学者、实力演员共赴盛宴——一场期待已久的美妙约定终于变成了现实。
中国首位诺奖作家来到国内首个“文学之都”
舞台背景屏幕上,“大地的模样”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由书法家许静女士题写。近年来研习书法,刚刚开了书法类公众号“两块砖墨讯”的莫言也呈上了新作:一幅写着“新华之光”的书法作品,被作为礼物现场赠送给了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这似乎也是对眼下这诗意相逢的注解。
作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到中国第一个“文学之都”,您此刻有何感受?主持人孟非机智发问。
“非常高兴,就像我们村被评上了‘文学之都’一样。”莫言幽默地说。
观众们会心地笑了起来。
莫言告诉大家,自己和很多南京作家都很熟悉:“南京的好作家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南京是中国这片土地上文学光芒最璀璨的城市。南京成功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说明他们很有眼光,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新华日报社总编顾雷鸣的致辞真挚、深情:“莫言先生的一系列作品,将民间故事、地方历史与当代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让人民成为文学的主角,谱写了一曲曲壮阔的生命交响。他的文字充满了奇谲雄伟的想象力,却又是从大地的筋脉、从中国民间文化的滋养中生长而出。莫言先生很谦虚,他说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其实,能把故事讲好并打动读者、听众的人,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莫言有两颗心脏,四个胃、八个肾”
舞台背景屏幕上,橘红色的3D火焰在黑色的煤炭间动人心魄地燃烧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的声音厚重而沙哑,伴随着他朗读的《透明的红萝卜》片段,那个浑身黝黑、赤着脚在高粱地里奔跑,因无处诉说的苦闷而倍感孤独,却又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充满灵性体验的小男孩,逐渐浮现在大家面前。
观众明白了,黑孩正是莫言——生长于清贫年代,不时品尝饥饿的滋味,他们因着大地的滋养而葆有了内心的纯真。小说里那汁液饱满、晶莹透明的红萝卜,正是主人公澄澈心灵的外化。
张清华是莫言的同乡、同事,也是著名的莫言研究专家。他对莫言的创作做出了精准的评价:“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看,莫言是最具有中国性、地方性、本土性、民族性的作家;从中国当代文学的角度看,莫言是最具有世界视野、最现代、最先锋的作家;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莫言是最多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精髓,又继承了五四新文学遗产的作家;从作品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莫言是最多地书写了当代社会、乡村和底层人民的作家。”
这场精心萃取了莫言代表作经典篇章的朗读会,让我们看到了莫言的文学世界和他对自我的叩问、对社会的关切——
“高粱如炽血成河,一曲九儿泪滂沱。斜儿笑我不敢言,我敢言时惊破天!”著名作家徐则臣朗读的莫言旧体诗新作《东瀛长歌行》,道出了莫言老骥伏枥、雄心不已的慷慨之气;
“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几位新华报业记者坐在“高粱地”,诗意地朗读莫言在瑞典文学院演讲时那段关于孤独童年的著名回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读《我们的荆轲》,著名演员祖峰两眼晶莹。莫言将荆轲的壮举置于现代视野下进行另类解读,畅快淋漓地解剖其被名利异化的自我;
“高粱的茎叶在雾中滋滋乱叫,雾中缓慢地流淌着在这块低洼平原上穿行的墨河水明亮的喧哗,一阵强一阵弱,一阵远一阵近……”一段读者再熟悉不过的《红高粱家族》,由著名翻译家许钧、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央视主持人王宁分别担任法文、英文、中文朗读者,这一形式本身就暗示了,莫言作品从高粱地走向世界的历程。
“莫言有两颗心脏,四个胃,八个肾——这当然是胡说。可是,他的作品时常给我这样的错觉:他有庞大的‘消化系统’来包蕴最广袤的中国。看莫言的文字,我不停地吃东西。”南京作家毕飞宇幽默地向偶像献上一瓣心香。
他们素不相识“莫言”就是接头暗号
金陵冬雨没能阻挡住观众的热情。不少观众甚至从外地赶来现场,还有近千万观众通过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交汇点新闻、扬子扬眼、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收看了直播。
在这个夜晚,“莫言”和“文学”成了素昧平生的人们确认彼此身份的暗号。新华报业的摄影记者捕捉到了动人的一幕:一个面庞清秀的女孩托腮凝视着台上,在她身旁,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写满了对文学的虔敬。
剧场里,青春学子的身影是迷人的风景线。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金珠对莫言的作品非常熟悉。她说,莫言作品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奔涌于底层人民血液中的生命力:“莫言的眼睛始终凝望着高密东北乡土地上的众生,刻画着他们不屈的灵魂。这种生命力流淌在小黑孩的灵魂里,流淌在九儿和余占鳌的爱情里,也流淌在母亲的苦难和荣光里。特别是他笔下的母亲形象,虽历经磨难,依然繁衍生息、倔强不屈,早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海外文学界常常将莫言和二十世纪美国作家福克纳相提并论。在大学生孙海皓看来,除了艺术手法上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将自己“巴掌大”的故乡推向了世界文学舞台的前景:福克纳建构了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莫言塑造了他的高密东北乡。特别是许钧、何莲珍、王宁分别用法文、英文、中文朗读的《红高粱家族》片段,更令他印象深刻:“这是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莫言没有讲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而是对准了底层人民的战争遭遇和民族基因里的血性,用另一种方式来讲述抗战史,随后又借助成功的影视改编传播到全世界,这对我们今天传播中国声音是很大的启示。”
剧场里不时能见到小朋友的身影。在这个“读屏时代”,仍有不少父母愿意用最“笨拙”的方式,带着孩子“聆听”文学。来自南京青年联合会的陈海挑先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最近两年的南京跨年诗会,他都带着女儿前往现场。他认为,“听”有时比“看”更容易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朗读的形式其实凸显了语言的韵律感,它更纯净、更有力,嘉宾还会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灌注进去,在听他们演绎的过程中,往往会收获一些特别的感悟。而当看到那么多读者都愿意为了文学而相聚在一起,心灵会受到很大的震撼,就像经受了一场洗礼。”陈海挑说,如果来年还有跨年诗会,他肯定还会带着孩子来——“这样的时刻是有仪式性的,文学恰恰需要仪式。”
青春学子“再创作”令莫言倍感欣喜
舞台上,几株随着篇章变换而不断移动的“高粱”成了最丰富的语汇;大面积的色块,或红、或绿,如油彩泼洒在背景屏幕上,暗示着内心的张扬;人的形体可以模拟月亮、秋千、白狗、大树和人,可以幻化成莫言作品中不同的生命形态,一出由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编排、表演的肢体剧《野风》,将先锋、创新的表达和莫言笔下的乡土中国进行了令人惊叹的嫁接。
“太惊艳了!”观众雨阳兴奋地说,“不光有嘉宾朗读,舞美和表演也对莫言老师作品的诠释起到了非常好的烘托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作家的文学世界和精神世界。”
这正是朗读会总导演、南艺影视学院副院长董蓓渴望取得的效果。她一直在考虑,如何把她对莫言作品的理解视觉化、立体化为舞台语言,“如果要用色彩来传递莫言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那么应该是大面积的富有冲击力的色块,比如红色和绿色。道具‘高粱’也可以根据灯光颜色的或红或绿而发生改变,来配合完成各个篇章的叙事。”
事实上,“高粱”成为了舞台上最有力量的语言。在“荆轲”壮别的“易水河”畔,“高粱”一字排开,萧瑟而立,宛若诉说离殇;在《讲故事的人》篇章里,五位新华报业记者仿佛莫言内心不同的“我”,共同讲述“我为什么写作”,他们身旁的高粱暗示了哺育创作的营养;当许钧、何莲珍、王宁几位嘉宾分别用不同语言朗读《红高粱家族》时,细心的观众发现,他们的椅子背后总有一株高粱,似乎在说明:有了一张放在高粱地里的书桌,才有了莫言从中国走向世界……
肢体剧《野风》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朗读者”。负责剧目创意的南艺影视学院老师苏珊介绍,该剧择取了莫言几部中短篇小说的精华片段进行演绎:蹒跚着走在高粱地里的孩子,饱受命运戕害依然未泯希望的乡村女性,被大风卷走了一车茅草的少年,颤巍巍地举着最后一根“茅草”——不过,不是原作中的“一根普通的老茅草”,而是一根青青的柏树枝,少年凝视柏树枝的眼神迷茫,又含着希望……这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再创作,令莫言非常欣喜。
“如果有人问我,高密东北乡的主色彩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绿!”
“那么红呢?红高粱、红萝卜、红太阳、红棉袄、红辣椒、红苹果……”
由南艺舞蹈学院表演的舞蹈《九儿》过后,莫言和几位嘉宾一同走上舞台——这是莫言在中国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也是这台朗读会留给观众的惊喜“彩蛋”。在长篇小说《蛙》的最后一章里,莫言饰演作家蝌蚪,范小青、毕飞宇、徐则臣分饰姑姑、秦河、郝大手,他们读到了姑姑的救赎和新生,读到了生命延续的希望。
直播平台记录下了难忘的瞬间:莫言等嘉宾手拿台本,神采飞扬,台下读者会心地微笑,鼓掌,举起相机拍照。这与大师、与文学相亲相近的夜晚,饱含着对新年、对未来的祈盼,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