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浮生六记》作者疑为杨引传

2019-09-01 12:41:08来源:文学报    作者:李建荣

   

  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提及的同学、师长、亲友、同事等数十位人名,言之凿凿,但往往“查无此人”。间有石琢堂、鲁半舫、杨补凡、袁少迂等几个真名实姓,掺杂其中,虚实相间,乃明清笔记小说的惯常手段,《浮生六记》极可能不是生活纪实,而是小说家言。


  《浮生六记》刊行近150年,文坛评价不俗。俞平伯说它“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统观全书,无酸语、赘语、道学语”。林语堂认为书中的女主角陈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据现在的公开资料,《浮生六记》的作者是沈复,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人。他出身于小康之家,颇有才情,未参加科举,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他与妻子陈芸志趣相投,情真意切,甘于平淡,但因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生活的波折,理想终未实现。喜欢游历和结交朋友,偶尔去当官的朋友处兼职,并无大成。


  果真如此吗?未必。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提及的同学、师长、亲友、同事等数十位人名,言之凿凿,但往往“查无此人”。间有石琢堂、鲁半舫、杨补凡、袁少迂等几个真名实姓,掺杂其中,虚实相间,乃明清笔记小说的惯常手段,比如纪晓岚之《阅微草堂笔记》、李伯元之《官场现形记》、苏州弹词《玉蜻蜓》等。世上也多同名同姓者。书中男主角只是“沈三白”,从没提及他叫“沈复”,而索隐派硬给他取名为“沈复”,并把“沈复”的事按在他的头上。据书中所记,沈三白文朋诗友不少,他去世后,却无一人为他写墓志铭或悼诗,岂非怪事?所谓的沈三白生平,是后人根据《浮生六记》倒推出来的。“白”者,无也。“三白”者,或许便是无问来路、无问生平、无问去向的一个人。


  笔者认为,《浮生六记》极可能不是生活纪实,而是小说家言。书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1915年,南社的王均卿,在进步书局编印《说库》六大函,把《浮生六记》收录其中,称该书是“一部具有真性情真面目的笔记小说”。《浮生六记》中写沈三白的父亲在外有情人,竟然是陈芸穿针引线,沈三白的弟弟嫖赌欠债,也是陈芸暗中资助小叔,此两事,冰雪聪明的陈芸都是瞒着丈夫做的。沈三白记叙爱妻这些事是何用意?只有小说笔法,才会如此巧设连环,津津乐道。


  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于《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在序言中大胆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过后不久,书市就出现了“全抄本”。1938年,上海世界书局编辑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印出了包括所有“六记”在内的该书全本。出版者在“丛刊叙言”中说:“承粹芬阁主人以足本《浮生六记》相示,盖其亡友王均卿前辈得之于吴门冷摊者。是否为三白原著,因无可考。”编辑也对续补的后二记的真实性存疑。有意思的是那个王均卿,前番指出《浮生六记》乃一部小说,而今东施效颦,炮制出后两记从苏州冷摊所得,他知“冷摊”不可考也,实为利益驱使。


  且看《浮生六记》是怎么横空出世的?光绪三年(1877年),上海申报馆出版了《浮生六记》,这是最早的刊行本,有杨引传的序和王韬的跋。杨引传在序中云:“《浮生六记》—书,余于郡城冷摊得之,六记已缺其二,犹作者手稿也。就其所记推之,知为沈姓号三白,而名则已逸,遍访城中无知者。”杨引传声称手稿是从苏州的冷摊上淘来的,关于作者沈三白,则“遍访城中无知者”。何谓冷摊?就是摆在地上的旧货摊,地点通常在苏州文庙、沧浪亭、玄妙观等处,摆摊的人物和时间都是不确定的。书中所记,沈三白在苏州城中也是个“白相人”,交游广阔,朋友众多,他父母的义子义女就有十多个,怎么会无人知晓呢?书中明确记载沈三白曾居苏州沧浪亭爱莲居西隔壁和饮马桥米仓巷等,总有邻居相识,怎会“三白一去空悠悠”呢?


  杨引传又在序中说:“其书则武林叶桐君刺史、潘麐生茂才、顾云樵山人、陶芑孙明经诸人,皆阅而心醉焉。弢园王君寄示阳湖管氏所题浮生六记绝句,始知所亡《中山记历》盖曾到琉球也。”杨引传如此说,很可能他把自己“发现”(创作)的几卷《浮生六记》,请几位文友或前辈“斧正”,得到好评,增强了他付梓发行的信心。若非他自己创作的作品,仅是淘来的一本主要写闺阁之乐和游山玩水之类的残破旧稿,杨引传有必要把它呈现给叶刺史(高官)欣赏吗?


  再看王韬的跋中有云:“余妇兄杨醒逋明经,曾于冷摊上购得《浮生六记》残本。为吴门处士沈三白所作,而轶其名。余少时读书里中曹氏畏人小筑,屡阅此书,辄生艳羡。是书余惜未抄副本,旅粤以来时忆及之。今闻醒逋已出付尊闻阁主人以活字板排印,特邮寄此跋,附于卷末,志所始也。”杨引传是王韬的妻兄,王韬见多识广,估计猜到那是杨引传的手笔,“沈三白”乃是假托,但没有点穿,一则因为彼此是亲戚,心照不宣即可;二则因为杨引传在咸丰十年(1860年)遭遇大变,家破人亡,妻子和两个儿子死于太平军之手,此后孤身抚养幼子幼女,可能捉襟见肘,需要稿费救济。晚清的稿费是可观的。申报馆把《浮生六记》编入《独悟庵丛钞》,要知道,“独悟庵”正是杨引传的书斋名。无论编也好,撰也罢,《浮生六记》的首功无疑归之于杨引传。


  王韬与杨引传一唱一和,俨然有《红楼梦》作者与“脂砚斋”的默契。然而,王韬的跋中有破绽,他说小时候就看过《浮生六记》,那时杨引传尚未从苏州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之手稿,(注意,是手稿而非钞本),王韬如何能“屡阅此书”?假如他少年时就在曹家看过《浮生六记》,那看过的是手稿,还是抄本?假设《浮生六记》早就流行于世,此前读过《浮生六记》的必然大有人在,可有谁知晓这个“沈三白”的身世来历?若王韬真的看过《浮生六记》全本,凭他的博闻强记,补写后两记不成问题,为何留下遗珠之憾呢?王韬与杨引传异口同声说沈三白“轶其名”,意思就是告诉世人,你们查不到沈三白的底细。


  王韬所附的管贻葄题“浮生六记”的几个绝句,亦多疑点。王韬少年时读过《浮生六记》,还把管贻葄的题诗抄录下来,然后一字不错地记得,这个可能性很小。说诗句出自《裁物象斋诗钞》,题记为《长洲沈处士三白以浮生六记见示,分赋六绝句》。王韬是文学大家,又游历过欧洲和日本,那些绝句倒似出于他之手,颇符合他的经历与性情。也可能他看了杨引传寄来的《浮生六记》书稿,浮想联翩,作了六首绝句。从网络搜索,仅见管贻葄《裁物象斋诗钞》有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此年王韬已三十九岁,不符合他声称的“少时”看过。因未见《裁物象斋诗钞》原版本,不敢妄下定论。


  杨引传生于1824年,一名杨隐禅,字醒逋,好饮酒,善词赋,与陶然齐名。曾在沧浪亭旁的正谊书院任职,著有《独悟庵诗钞》《独悟庵杂忆》《甫里寇难纪略》等。他是王韬的妻兄,比王韬年长4岁,两人都是长洲甫里(今苏州甪直)人,皆具文采,但个性迥然。晚清画家顾大昌评述杨引传:“甫里诸生,江听涛先生高足,抱道守朴,与人有情。遭难时曾援救余者。”说杨引传是性情中人,澹泊明志,在遭太平军凌辱时还帮助过他人。如此情志,莫非是“沈三白”灵魂附体?


  为什么说《浮生六记》的作者疑似杨引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历。杨引传的经历与书中“沈三白”的经历高度重合。杨引传定居于甫里,涉足全国多地,曾在苏州沧浪亭畔的正谊书院任教。《浮生六记》开篇即言:“余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生日当然是假的,这与《红楼梦》第一回中介绍几万年前空空道人于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上刻录《石头记》是一样的套路。若沈三白果真在沧浪亭畔生活,为何遍城无人识呢?杨引传在沧浪亭畔生活过倒是确切无疑。杨引传的妻子是浙江人,叫叶心兰。两人相敬如宾,过着平静的生活。兰与芸都属于香草,品性高洁,“叶心兰”与“陈芸”岂非气息相通?杨引传与妻舅叶心友交情深厚,两人曾多次在杭州、武昌、四川等地交游,这在他的《独悟庵杂忆》都有记录。这段经历与《浮生六记》中沈三白的游历颇为相近,这些地方在书中描写颇为细致,因为他熟悉。杨引传原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而在1860年太平军攻入甪直后彻底改变了,他失去了房子、妻子和儿子,他还身中数刀,差点死了,遭受沉重的打击。《浮生六记》中,也写到了丧妻之痛,写到了无家可归,而且写到沈三白中年就戛然而止了,这与杨引传的心路历程如出一辙。


  二是文笔。杨引传有相当的文史功底,光绪年间陶熙编撰的《周庄镇志》,专门请杨引传校正过。杨引传曾在陶诒孙所绘的《泛瀛图》题诗一首:“漫将诗句拟游仙,自有神山在海边。苦志欲填精卫石,轻装应办孝廉船。掣鲸才气当如此,跨鲤豪情亦偶然。我到中流思击楫,祖生早已著先鞭。”此等才情,具备创作《浮生六记》的功力。杨引传写过一篇洋洋万言的《甫里寇难纪略》,记叙了他亲见亲历的太平军进犯甪直的过程,大事小情,详略得当,干净利落,纹丝不乱。对于风景描写,也是寥寥数笔,栩栩如画。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观察仔细、对于世事时事颇有主见的人。杨引传的另一篇《独悟庵杂忆》也具同样的风格,文字清新简练,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此可见,虽则题材不同,但正如俞平伯评价《浮生六记》说得那样,“无酸语、赘语、道学语”。杨引传存世的作品与《浮生六记》的风格类似,极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三是传统。明清作家写小说,“为避文字狱,深藏功与名”,已成惯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金瓶梅》。世人皆知“兰陵笑笑生”,但“兰陵笑笑生”为何人,至今“轶其名”也。杨引传假托“沈三白”著《浮生六记》,未尝不可。至于“六记”缺“两记”的残本,也许是作者和编者故意为之的噱头。


  假设杨引传真的从苏州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残稿,有个疑问需要确认,卖旧稿的摊主应该是翻阅过旧稿的,摊主也该是有点文化的人,知其价值而“待价而沽”。在《浮生六记》出版并引起反响之后,却没有哪个旧货摊主出来说,就是他卖的旧稿。因此,“从冷摊淘得旧稿”可能是作者故弄玄虚的把戏。笔者愚见,杨引传或许借“沈三白”的名义写了这本《浮生六记》之四记,里面掺杂了一些真人真事,但这是“文学的真实”,而非“生活的真实”。至于后两记,杨引传为何没写?因为他没有出访琉球群岛的经历,对于养生之道也无深入研究,留下悬念给人期待,反而不易露馅。《浮生六记》作者疑为杨引传,仅是一家之言,提供一种可能性,并非无懈可击的结论。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