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游客在展馆内读书 供图/视觉中国
8月22日下午,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主办的“欢庆70年:2019中图公司出版‘走出去’联合发布会”成功举办。该公司与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正在开展北京作家优秀文学作品多语种翻译及海外推广工作,宁肯、周晓枫等作家作品正在海外翻译出版。
陈宁告诉北青报记者,希望通过本次签约合作,强强联手,积极推动北京优秀文艺成果的国际传播,开展北京作家优秀文学作品多语种翻译及海外推广,推进“北京文学让世界看到,北京作家与世界对话”,同世界分享中国故事。
对于京味儿文学翻译成外文,会否失去了“京味儿”特色,陈宁称,京味儿是自带的特点,翻译成外文,语言本身肯定会有衰减。但是汉学家会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他们本来就是中国通,所以翻译后的北京文学作品中最核心的东西,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可以完全不打折扣地予以保留。
“把京味儿作家代表老舍的作品翻译出去,受到国外读者的追捧阅读,这说明京味文学的范儿是自带的。但是此次签约,我们不是突出强调只做京味儿文学,而打的是北京文学这个招牌。”陈宁说道。
她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与中图公司的合作先从纸质的图书翻译开始,该公司还有其他艺术门类。下一步,北京文联也打算将相声曲艺艺术推向海外。
清代内府文献资料展
中国书店展示20余部传世古籍和文献
清康熙内府刻本《词谱》《曲谱》《古文渊鉴》、陕甘总督吴达善呈给乾隆帝的奏折、现代文学大家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考取探花时的殿试卷……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上,中国书店展示的这些清朝文物古籍原件,让不少文物爱好者叹为观止。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书店精选20余部传世古籍和文献,集合成“清代内府文献资料展”,呈现古籍文化,再现真实历史。该展览展品分为古籍和文献两部分。古籍展品以清代内府刻书稿本抄本为主角,清代内府本校勘精良,写刻精湛,版风古雅,清代开化纸的洁白细腻、书籍装帧形式的考究精巧、活字印刷术和多色套印术的炉火纯青尽显其中,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本次展览的古籍展品上,现场参观者为中国发明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印刷术而感到由衷赞叹。
展品清乾隆内府写本《三鱼堂四书大全》是《四库全书》的实物,属于四部分类的“经”部书类,浅绿色绢质书衣,包背装,开化纸。首页钤印“文渊阁宝”,尾页钤印“乾隆御览之宝”。七部《四库全书》中,最早抄录完毕的一部于乾隆四十七年入藏文渊阁,命名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此《三鱼堂四书大全》即属于此;展品清雍正铜活字印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当时仅刷印六十四部,罕见珍贵,铜活字印制,精美绝伦,代表了中国自宋代有活字印刷以来的最高水平。
展品清康熙内府刻本《词谱》《曲谱》《古文渊鉴》和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劝善金科》等均是体现清代精湛套印技艺的古籍实物,前两部为朱墨套印,第三部为四色套印,第四部为五色套印。这些套印的古籍,每印一种颜色就要雕印一版,颜色越多套印工艺就越繁复,因此每套成书都堪称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文献展品则以读者比较熟悉的奏折、殿试卷、诰命等实物为主角,每件展品都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让清代边疆史、清代科举、清代官制活灵活现在眼前。
展品清光绪二十四年写本的殿试卷,则为探花俞陛云的殿试卷,封面有朱笔题“一甲第三名”字样,册内可见弥封订孔隐迹,册后由诸读卷官评分。俞陛云是清末闻名中外的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这份殿试卷是清代晚期科举考试的实物展示,对研究科举考试制度和俞氏家族文化积淀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另有展品清乾隆五十年写本的诰命,是封盛京佐领满常之妻寇氏继妻祁氏为恭人的封赠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根据此诰命可考,满常应为清朝四品官员。文/记者 张恩杰 摄影/记者 黑建军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