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韩国庆:关东大林莽(组诗)

2019-05-13 13:57:53来源:客户供稿    作者:

   
韩国庆,网名松江古道、寒风。中国散文诗协、中国林业作协、吉林作协会员。吉林市作协秘书长。

6369335114765212479047993.jpg

  
  韩国庆,网名松江古道、寒风。中国散文诗协、中国林业作协、吉林作协会员。吉林市作协秘书长。中国“诗海八仙”之一“铁拐李”。从事文学创作30余年,以诗歌、散文、小说、民俗、故事、电视专题片、电视风光片为主,偶尔涉足电视剧创作与拍摄。著有文学专集《林莽风情》,系五个一工程奖电视片《静静的白桦林》制片主任、民俗顾问。编辑各类文学刊物10余册(本),有多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收入不同文集30余卷(本)。作品由千余篇(首)组成,散见于国内外报刊、电台、电视及网络上,曾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人民文学》《美国华人报》《诗刊》等台、报、刊发表作品。被聘为多家电台、电视台、报、刊专栏作家和记者,获奖30余次。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吉林省某大型央企总经理办公室。

《一条旧木船的记忆》

大江封冻的时候

你才停下脚步

拴住了漂泊

让心之岸

生成洁白的观望

和一季,寂寞的幻想

注定流浪今生

别无选择

沉默,也许是

最好的告白

心灵的港湾

此刻,飞扬成雪

迷乱了所有前程

曾是桥,曾是路

如今被风雪所阻

埋没了半辈子

残留的,只是

冻僵的画面

逍遥与骁勇

频频搁浅

你会悄然入眠么?

梦里,一声春雷

会击碎一片苍凉

和你承载的,所有

风雨飘摇的日子

一定有另一个季节

没有波涛、险滩

四处,阳光璀璨

风帆,也会高高悬起

《一批林蛙的命运》

每年都沿着这条古老的山道

走向自由,走向归宿

如今这条古道挖开了坟冢

你跌进,死亡的最深处

打捞不是你的幸运

无情的铁线穿透了你的咽喉

在无语的挣扎中

任疾风活活抽干

没有一丝血色

尸体被东南西北的搬运

在从没有过的跋涉中

让生命,化作金钱

锅里烹煮的,是族中的雄性

被高高地举上餐桌

顷刻间,变成一片惊呼呐喊

此刻,我听到一声声蛙鸣

变成,一串串

响亮的饱嗝

昨夜,你芳香的肉体

飘出一场梦

梦见一大批蝗虫从远方飞来

咬开了人类的咽喉

血,穿得很高很高

《走向春天的老榆树》

寒风的手掌

无情地

撕破你那顶帽子

光秃秃

只剩几缕散乱

风雨中站着

满身的皱纹

是岁月啃噬的疤痕

倔强的性格从不相信

风雪能压弯你的脊骨

孤独和寂寞不属于你

年龄的唱片

在心底悄悄播放

昨夜一场绿

在你的手中猛地举起

依旧,鲜嫩嫩地

一串串树钱

是你成熟的构思

迎山风大把大把挥撒

是你的诗眼

北方,老榆树走向春天

发表了青春的诗行

《森林十月》

星瓢虫后面追来呼呼响的十月风

山凝固了五光十色大起大落的波澜

动荡的森林如一面版图在风中悬挂

高呼森林十月是最壮烈最瑰丽的潮期

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紫紫的叶子

涌动一波又一波大潮向远方拍击

在霜露的漂染和冲刷中显现成秋色

任阳光晾晒成最深最纯的思念

轰轰烈烈的叶子躁动着每一根神经

在彻底鼓破季节线的一刹

纷纷扬扬挣脱枝头扑向旷野

在旋转和冲撞中堆积成一大片红霓

于是大山的脊背在落叶中隆起

北方挺起了阳刚健美的身躯

森林十月是一篇古老而又崭新的故事

读了一遍又一遍总是不令人烦腻

森林十月是一首贴着苇膜的竹笛

听了一遍又一遍总是一遍又一遍新奇

森林十月是大山开花的季节

很难让人迈出这片七彩斑驳的土地

森林十月大红大紫也有跌落的时候

森林十月能让人联想到腥红飘落的雨凄

森林十月有腐烂成泥再腐烂成泥的过去

森林十月就这样走着重复又重复的经历

而每次重复的经历

又都有不同的主题

《守林老人的自述》

年龄树墩般织在脸上

裸出你苍老的视线

读你的脊背就知你是山里人

那场小雪停在双鬓

至今,未能融化

你曾驯服过那片野林

现在已漫过头颅

长得疯狂

你曾答应过我

一同去绿海沐浴阳光

我知道那座低低的山梁

是你踩弯的

花开时你走出大山

娶回绿色的种子

从此,你没能再娶

而是一个人

孤独地把森林守望

不知哪一天的哪一夜

哪一场无情的雪

染白你所有的头发

你说,山路在你的脚下

突然变得陡峭

你依旧坐在山岗

终于坐成了雕像

一百年后我去看你

听你的自述

这时,山风突然浩瀚起来

整个大山都在颤抖

整个森林都在鞠躬

那天,我也和山风和树木一样

朝着森林凝望

瞬间泪洒成行

我知道,在那片

长满树木的土地上

有一双手还在托举着绿色

而颤动的躯体,正在下沉

《昨天大山开口吞了一个小村》

一座山,在那里

打坐修炼了几千年

岿然不动,昨天

突然埋葬了所有祈祷

是谁惹怒了它

让石头张开了大口

吞噬了,一个村子

和一百多人

山神的博爱、慈祥和庇护

瞬间崩塌成凌乱的石海

骨骼在石口中

被嚼得咯嘣作响

泥石流从头顶呼啸而过

冰凉了我的躯体

那些惊恐后凄厉的呼喊

被合拢的岩齿,一次次切断

死一般的宁静

开始在小村蔓延

石缝里,浸出的殷红

慢慢地流成了河

片刻,一群人

踩在另一群人的头颅上

拼命奔跑、呼喊

血肉浇筑的大山,岿然不动

人,走进了冰冷的石头

很快就会变成另一块冰冷的石头

若干年后,那里

将有一座血红的大山巍然屹立

山下将有一块块滴血石

是谁还在山里无休地挖洞开采?

是谁还在山里无休地滥砍盗伐?

是谁还在山里无休地毁林垦荒?

你抠开了大山的细胞

你切断了大山的血脉

你掏空了大山的五脏

大山就不可能修行了

山神,昨天怒了

善待我们身边的所有吧

包括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不然石头也会张开大口

一张

《听冰泉渐渐融化》

细听这声音

仿佛是我遥远的啼哭

我曾顺流而下

赤裸裸,不留一丝掩饰

寻找出路

有时从高空跌下

摔得粉身碎骨

有时徘徊片刻

摇摆如蛇

总之我不能停下

我被搅入其中

身不由己

很多过往

还没来得及回顾

洪峰已经到来

澎湃是一种无奈

从泉变成溪

从溪变成河

从河变成江

又变成湖海

或者更远的洋

我不知道下游还有多远

偶尔我也会冻僵在中途

休眠在风雪里做梦

表现得顽固如石

但内心脆弱

一生没有逆流的余地

倾刻的回旋

只是一个浅浅的问号

直到有一天我游不动了

断流在一片黑色的土壤

那时我不会被泥土埋葬

或许我会选择暗流

浸入泥土

把干涸的河床

留给后人发掘

发掘这里曾是一条溪水

在吟唱一首诗

辗转着日夜奔流

孤独地跑了很远

一不留神

我望见了终点的码头

我开始缓慢了

一切都在变缓

包括每一个关节

充满力量的

每一个关节

此刻

任秋风抚摸我的肌体

不仅鳞光闪耀

也有累累疤痕

几声叹息,我知道

最终我会被沙漠埋葬

会赤裸裸在那里沉睡很久

然后等待一次雪崩的到来

《尘   埃》

沉默在所有角落

把岁月集成一本厚重的书

情节里,多次出现

那张残破的蜘蛛网

让呼吸开始紧张

书里,没有清馨的墨香

如烟,区别与烟的味道

如雾似云,又没有雾的湿润

和云的折光

喜欢倾听风的演奏

那时,天地间就是自由的舞台

化成最小的蝶

在阳光里,能看到一双双翅膀

在梦幻中翱翔

有时,也有暴怒的时候

天地顿然失色

即使是那轮太阳

也会暗淡

凄凉

此刻,只有眯起双眼

才能感受到,失去重量

才能飞翔

只有莅临风中

才能看到,真正的舞者

灵魂的影像

在这里,我能看到

一双双熟悉的目光

在这里,我能看到

一个个熟悉的模样

是落在地下

还是飞在天上

隐约中,我穿过了地狱

天堂

未来,我们都将成为尘埃

都会有一段飘零的过往

也会成为一本厚重的书

成为一篇或短或长的文章

然后在某一个角落

落定

《可 怜 松 》

超负荷的忧虑  

一起挂满枝桠  

你佝偻了  

佝偻成一位驼背的老汉  

连成串的叹息  

一起缠住躯体  

你消瘦了  

消瘦成一位贫血的少女  

从此    

身旁笔直的嘲笑  

头顶蛇藤的讽讥  

你在一片委屈里  

扭  

曲  

窄窄的崖缝  

凿开生命的隧道  

不能松弛的手臂  

托起苦涩涩的绿  

吸吮漏下的光斑  

和坚硬一起亲昵  

悬崖上倒立着  

一株葱葱郁郁的惊奇  

一根倾斜不倒的真谛  

抗争风雪的桎梏  

抗争命运的顽敌  

没有哭泣  

只有坚硬的根须  

楔进悬崖  

楔进石壁  

楔进永恒的记忆  

《我们已经走出冬天》

倾听江冰炸裂的声响

能感到春潮涌动

视觉触及大地的一刹

已戳碎,一地冰雪

看一个冬天肢解后沉沦

冰雪开始逃逸

如春姑娘牧放的羊群

散落在无际的原野

此刻,溪水刚刚醒来

赤裸裸,毫无羞涩

洗亮了每一个音符之后

向远方放歌

感受耳旁急促的呼吸

草香弥漫,一阵阵

被嗅觉贪婪捉起

我知道,山后所有的绿

都已睁开眼睛

正在整装待发

一段无情的冷酷

将被绿色涂改

相信冰凌花还会点缀大地

映山红还会重新燃烧

梨花,也会为忆念冬天

继续飘落,相思的雨

我知道,你就在我的身后

熟悉而陌生的模样

正如此刻,我行走在

熟悉而陌生的路上

随后,鲜花就会沿着脚步

竟相绽放

这是生与死都选择的季节

一些种子

可能会被冬天彻底埋葬

一些种子

可能还会挣扎着站起来

风,摇晃着树枝

也摇晃着我

卷起尘封的往事

正在等待所有的故事

重新发芽


森林里的确有诗

——序《韩国庆森林作品选》诗歌卷

陈风

  五月,全国林业文学培训班结束,从贵阳花溪归来,收到国庆一摞诗稿,嘱我为他即将面世的诗集作序。顺手翻阅几页诗稿,皆是森林之作,不由想起在花溪书店刚买的一本叫《森林里有诗》的散文专集——中国文学出版社“中国新时期文学精品大系”散文卷(此集入选的都是名家大作)。


  《森林里有诗》的作者是流沙河,全书列举了很多范例来证明“森林里有诗”。《森林里有诗》的编者独具慧眼,在入选的77篇散文中,亮出了《森林里有诗》作为书名,可见对森林的向往,对森林里有诗的赞叹与仰慕。其实,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结论、一个宣言、一个十分精湛准确且又振聋发聩、令远离森林的诗人们顿悟的一个宣言。


  森林里,的确有诗。


  古往今来,咏山水之诗人大有人在(或叫森林文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白的《蜀道难》、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等等,都是写森林的。而当代的诗人郭小川、李瑛等,也都在森林中寻觅,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仍然有口皆碑。


  “森林的确有诗”,这一点勿庸置疑。已故诗人傅仇,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就背着行囊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原始林区深入生活,三十多年间,整个川西北林区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根据地,他生活在森林,投身于林业工人之中,满腔热情地在森林里采撷诗句,终于被国家林业部、四川省政府命名为“森林诗人”。


  森林里有诗,森林有着人类开发不尽的物质宝藏,也有着人类挖掘不尽的精神食粮。它造就了很多文范扬溢的古人,也必然造就出很多气度不凡的来者。


  森林以其独特的美丽与神奇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也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醉卧清溪旁,痴情万仞峰”,我想国庆也定是其中的一位。


  国庆所在的吉林省红石林业局,在全国同级林业企业中,应该说是为数不多盛产森林诗的林业企业,这个近万名职工的林业企业,这一方奇山秀水,培育出不少写诗的人,其中有几位头雁,在诗歌创作上独具特色,收获颇丰。国庆就是他们中间成就较大的一位。


  最初和国庆的诗相识,是从组诗《老藤》开始的。《老藤》这组诗拟编入中国林业企事业文艺丛书《林海红石》之中,四首诗可以说首首都十分清新、透明,且有丰富的内涵,耐人咏读、品味。诗人在《野林地露宿的感觉》中写道:“那个夜晚有多少语言/就有多少芬芳/潺潺的在森林里流淌/那歌声真美/无论你怎样吟唱/那声音真甜/无论你怎样想象/渐渐的我不孤单/四周也不空旷/是你的吟唱/久久为我引航/起风了/你依偎我的热浪/最初醒来的是太阳/把周围的绿色/洗得很亮很亮/从此/我常谈起那个夜晚/总有缕缕相思/在野林地里拉得很长很长……”我欣赏这首诗的美好、和谐,有让人感到亲切、缠绵的意境,有似朴实无华却字句不俗不凡的语言,更欣赏诗人莽林露宿的胆魄与潇洒。


  大林莽好像一座广深莫测的圣殿,直白与神秘并存,可敬可爱与可畏可怖同在,到了夜晚,百兽漫游嬉戏,虫蛇奔突无状,千百种奇声怪音,令人毛骨悚然。可以断言,不热爱森林、熟知森林且无胆魄者绝不会也绝不敢露宿林莽,就是勉强为之,也断不会有诗人这番令人羡慕、令人敬畏的独特感悟。


  “森林里的确有诗”,国庆是睁大眼睛去寻觅,敞开心扉去吸纳,放松所有的神经去提炼,才有了丰厚的收获。像他笔下《走向春天的老榆树》那样:“迎山风大把大把挥撒/是你的诗眼/北方/老榆树走向春天/发表了青春的诗行”。


  后来,在一份杂志上,又见到国庆的组诗,其中多是对森林的赞美、思考和独有的感慨。“星飘虫后面追来呼呼响的十月风/山凝固了五光十色大起大落的波澜/动荡的森林如一面版图在风中悬挂/掀动森林十月是最壮烈最瑰丽的潮期/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紫紫的叶子/涌动一波又一波大潮向远方拍击/在霜露的漂染和冲刷中显现成秋色/被阳光晾晒成最纯最纯的思念……”(《森林十月》)。


  透过诗人心灵之镜,折射出色彩斑斓、活化、人化了的十月森林,使之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诗人完全与描写的对象合为一体,神韵相谐,气息互通,使诗人有了自己特有的光泽和特有的个性。这也是国庆森林诗的一大特色。


  初识国庆是从他的诗开始的,见到他是在1992年春节后我去吉林省红石林业局组稿。


  国庆脸型略窄,人也瘦瘦长长,鹰勾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满潇洒。他生在林区,长在林区,又工作在林区,甚至当过被誉为林海尖兵、工作、生活条件最差的森林调查队员。他与森林熟稔、相知的程度,是别人不能比及的。所以,他的诗便自然具备了森林般浑宏、旷达、内蕴等丰厚的特性。当时就听他讲,正在筹划出本诗集,是专写森林的,如今,摆到我手边的这摞诗作,恰是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志向和追求刻苦、笔耕勤奋的佐证。


  六十年代初,我在林场工作时,也学着写诗,也有些诗见诸报端。后来只谈不写。再后来,很惭愧,读诗都感到吃力,甚至有的诗连读也不敢谈读懂了。自知与诗无缘,只有敬而远之。这些年,由于工作需要,读的诗又多了起来,而且大多是森林诗。出乎意料的是,读森林诗,没有先前那种读不懂硬读而多方求解的艰难。


  最初读国庆的诗,当然也是没有调动全部思维神经的那种紧张与“战斗”状态,但毕竟篇数不多,形不成总体印象。此次通读国庆全部诗稿,发现他的诗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特点:不去追求面向自我、背向时代、以我为中心的一个时期的诗坛时髦。恰恰相反,他的诗反映时代、反映心声、反映森林,尤其是他那种对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着实令人感动和震撼。


  这种深层的忧患意识在《老树的后生》《被山火焚烧的白桦林》以及《一批林蛙的命运》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不服砍伐的利刃/老树的灵魂/又一次脱胎/树墩旁抽出一株幼树/是老树的当年/……小树在余声中跋涉/走向阳光……于是/在另一把巨斧面前/老树的后生/开始书写绿色的悲哀”(摘《老树的后生》)。


  过量采伐、滥砍乱伐树木,如果再不刹车,“老树的后生”书写的则不仅仅是树木自身的悲哀,而是人类自己的悲哀!


  在《被山火焚烧的白桦林》里,作者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在最后一次大火的冲锋里/白桦林纷纷倒下/倒成无数个惊叹/山溪来不及讲述干涸的死因/尘埃笼罩一个迷茫的季节/风吼叫着/搬走了属于白桦林的一切……”


  大火焚毁森林,几乎年年都不曾间断,而酿成火焚之灾的除极少属雷击之外,绝大部分祸首是人类本身。诗人正是在提醒人类,多一些对森林的爱,不要干自毁自残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蠢事。这一点,诗人在《一批林蛙的命运》里,则揭露得更深、鞭挞得更狠。


  “每年都沿着这条古老的山道/走向归宿走向自由/如今/这条古道挖开了坟冢/你跌进死亡的最深处”。


  ——这里写的是人类的扼杀阴谋。在林蛙出河上山和下山的路上,挖下深沟,断掉了林蛙的生路。


  “打捞不是你的幸运/无情的铁线穿透了你的咽喉/在无语的挣扎中/任疾风活活抽干/没有一丝血色”。


  ——写人类的凶狠无情。


  “尸体被东南西北地搬运/在从没有过的跋涉中/让生命化作金钱”。


  ——写出人类的贪婪。


  雌性林蛙的悲哀在于它的卵油是高级补品,被做为商品高价出售,渴望延年益寿者,视“蛤蟆油”为至宝,恨不得一口食尽所有的林蛙。而雄性林蛙,则被当做高级菜肴,举上了餐桌。


  结果怎样呢?诗人笔锋一转。


  “昨夜你芳香的肉体/飘出一场梦/梦见一大批蝗虫从远方飞来/咬开了人类的咽喉/血穿窜得很高很高”。


  此处,可谓神来之笔、点睛之笔,让人们在欲壑暂满之后,能冷静地看一看、想一想自食恶果的可怕,对这种“罪恶”活动,或许会起到警示作用。


  在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维系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林业是何等的看重,对破坏者的憎恶,几近咬牙切齿的程度,诗人的诗格、品格愈加彰明较著。


  鲁迅在《摩力诗说》中,对诗提出了“诚善伟美”的主张。他说:“顾瞻人间,新声争起,无不以殊特维丽之言,自振其精神而绍介其伟美于世界。”国庆的诗风,是在追求诚善伟美中形成的,无论是鞭挞、警示,还是颂扬、褒赞,都深含着善意好心。这在国庆诗集的许多颂扬篇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铿锵有声。


  “年龄树墩般织在脸上/裸出你苍老的视线/读你的脊背/就知你是山里人/你曾驯服过那片野林/现在已没过你的头颅/长得疯狂……守候着这片林地/你终于坐成了雕像”。


  精炼几笔,国庆就把一个孤独、缄默、把大山与生命紧紧融为一体的守林老人的形象勾勒出来,而“一百年后/我去看你/听你的自述……”(《守林老人的自述》)则如神来之笔,把老人不死的灵魂再度显现出来,使我们联想到这位老人肯定不复存在了,我们听谁的自述呢?然而,林海茫茫,松涛阵阵,仿佛在一一回答……


  老人作为个体生命已经消失,而他培育的森林——这个生命的群体,依然存在,巍然屹立,生命永续。


  读罢国庆的诗,掩卷沉思,更加坚信流沙河的结论:森林里有诗,千真万确,而且的确有好诗,万确千真。


  国庆步入诗坛的过程,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只要你仔细寻觅,精心采撷,就定会有耐人品味的好诗问世。


  诗人难当,宏观诗人更难当。诗既是处在形象中的无限升华,也是心灵内在的感悟独白,进而达成跳跃,引发张力,蕴含哲理,形成画面,才算完美,这一点在国庆的诗中不难找到。


  祝国庆驰骋林海,驾驭诗帆,不断有新诗新作问世。


  (作者系中国林业文联秘书长、《中国生态文化》杂志社执行主编、《中国林业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国林业文坛》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中国林业文学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华人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盟成员)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