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24]
荒城先生的诗歌气势恢弘,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艺术成熟,题材不乏哲理性的思辨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从历史的发展趋势去把握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脉络,这里面包含着是与非、歌与泪、善与恶,充分彰显出诗人的使命感和对祖国、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真实记录人民的心声,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他善用艺术的手段去控制并使用简约精当的语言,洋溢着诗人内心激情,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抒写了诗人对历史、现实、文化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感悟与思考,在艺术性与历史性之间取得平衡,体现了一种向上、向美、向善的引领。
谭延桐·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25]
谭延桐先生的诗歌呈现多元态势,在幽默中渗入苦涩的笔调,抒情的格局里带着忧伤,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跳跃和张力,在冲淡平和中探寻存在的意义。他的眼光和角度都很独特,深沉温润但又时刻带着警惕的眼光和审视的态度,总是在透彻中带着浓郁的思辨色彩,这就是诗歌中渗透着哲思的原因,他对语言的锤炼,对技艺的打磨,对诗性的守护既有问题意识,也富批判精神,在愈来愈开阔的写作中收放自如,始终忠于有感而发的写作本质,重视灵魂的书写,那既有难度,也有高度,而且,他的诗作透出了一种纵横捭阖,豪放大气的文风。
王黎明·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26]
王黎明先生的诗歌就是他的思想飞翔的踪迹,尤其是诗歌中的哲学和美学意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象奇谲,语言精炼,意境幽远,极富画面感。多维的打开思想的空间和阅读的各种可能性,感知生命的神秘,他的写实既有抒情的传统的根基又具备一种内在的现代特质,擅长从突兀而起的日常场景和思绪的承接转换中飞跃上升到一个人在寂静中所感受到的对生命空间的触摸和彻悟,具有明锐而深入的勘察能力,表现生与死、苦与乐、现象与本质,其实内在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非常严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穿透力,体现出外在表象与内在倾诉的统一,呈现给我们的是多维度的观照和审视。
刘琼·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27]
刘琼女士的诗歌的内在气韵和整体结构以人物为中心的抒写方式单线推进,诗性建构注重形式结构的话语成为审美对象,在那些看似简单的场景面前,在精神事实和词语现实当中意象的寻找实则正是重返自我的过程,情感濡染形成了细水长流的绵绵之势,形成了水滴石穿般的哲思底色,深情缱绻地制造着一个属于自我的情爱乌托邦。她的诗歌就像表现主义的画作,厚实而充满活力的线条来自想象又回到想象,关注表情、动作、词语中隐含的情感和心理诉求,从语言词库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其安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通过精致的形式和匠心传达出来。
乌云梅·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28]
乌云梅女士的诗歌寻找内心安静的时刻以及自然和时间元素与道义、信仰息息相关,呈现对人生的敬畏和悲悯之心,自我挖掘与自审意识使得她的诗歌带有了深深的个人精神的印记,她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性的认识、理解和同情,还有一种生存于世的普适意义,提供一种想象或者联想的艺术的审美空间,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索触摸真实的自我灵魂,在深度的潜意识中的精神食粮由内而外地激起更多的生命空间予以思想的回声与艺术共鸣。诗歌的张力通过语言自然呈现,一方面表现诗歌的意象之美,一方面指向意象之间组合成句而产生的艺术境界。
庞壮国·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29]
庞壮国先生的诗歌隐含了一个个很深的寓意,这个寓意的解释权掌握在时间手里,诗人对现实和由现实构成的过往一直是怀有芥蒂的,对世事的洞悉和思考经历了一次次精神的跋涉和洗礼。当一个人越是无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时,内心越是渴望一种飞翔的轻盈。他把这种轻盈的意愿以诗歌的方式托付给了自己的灵魂,并使之合二为一。他的语言极富张力,在象、意、形、情、理的表达和锤炼上,也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融会贯通,他主张宽容,懂得以更加冷静的态度去对待复杂的问题,形成了一个自足的诗写空间,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情怀。
路延军·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0]
路延军先生的诗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这构成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透露了内心世界隐秘的不甘寂寞和固守的潜意识。他虽然视野先锋,但其写作还是讲究抒情的传统,他是一个能竭力打破局限的诗人,地域的,年龄的,心境的,各种局限在他这里都可能成为一种优势,转化成创造的力量。他的诗歌忠实于对生活的有感而发,但这种自然的抒发不是平淡的诉说,而是有着清醒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思在里面,赋予生活的诗意带着一种乐观的情怀,且在这种大开大阖的书写中他能抓住变动中的诗情,从而道出一种命运感和人生的复杂性。
艾明波·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1]
艾明波先生的诗歌以一种学养铺垫和前瞻性目光关注现实,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有一种快意恩仇的大气凝练,字里行间带着激情和血性,但又颇有深意,能够在诗歌中寻求安慰,也在诗歌中警醒自我。他笔下的意象以及他所表达的情感几乎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明亮的,向往真善美,总是在大境界与小诗意之间转换,不断的对比与参照,这种场景对比凸显了诗意的逻辑,而且,他能够抓住瞬间的状态将其转化成诗性智慧,让他的诗歌具有当下性和现场感,也存着人性的救赎之意,且在批判、反省和追问中渗透着思想的力量,心灵拷问的力量。
江耶·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2]
江耶先生的诗歌在繁复中暗含着清晰的脉络,在轻与重的对峙中承载记忆,在谦逊中拓展视野去追求品质,在内敛的表达里呈现了大气的文风,在温润里贯注的感情富有伦理精神的现实担当。他的诗歌简洁干净,有血有肉,属于敞开心扉的灵魂独白,从功利的现实维度进入精神自由,诗人想象则表现为主体的一种审美意识,与逻辑、概念、历史、物我、区别暂时不存在的直接关系,而直接关注于对象世界本身,其悲悯的情怀容纳了生活全部的诗意。他在直觉里洞察,在审美中穿透,在精练中有一股清快蕴藉的味道,打通现实与精神层面的情感纽带,诗歌尖锐锋利,极富有思想性。
峰儒·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3]
峰儒先生的诗歌擅长运用的一种娓娓道来方式将沉重的主题处理得很轻松,叙事性铺叙直接突围到一种灵魂的自省状态,其整体与局部的语言都保持了很好的弹性和张力,叙述和巧妙的构思相互配合保有内在精神的自足来抵御外部世界的严酷,极具美感的诗句呈现出强大的内心力量。这种书写超越了自然主义式的苦难呈现,也不完全局限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启发人们思考苦难的根源。比喻是结构性的拉伸,将诗歌推进到下一个剧情里去,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历史文化根源所做出的诗意表达,很好地保持着强者的坚忍、智者的从容和诗人的激情。
王华英·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4]
王华英女士的诗歌慢条斯理,不温不火,小溪般缓缓流淌中裸出底下光滑坚硬的卵石,在审美中超越时空的想像力和情感的隐藏部分,承载着独立的思维,用生命最大的潜能去赋予普通词语以照亮情感世界,给出与读者灵魂互通的机缘。意象完成对时间和空间巨大跨度的穿越,同时,对形式、结构、词语细节和想象力的关注贯穿了她的诗歌。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诗行的排列和韵律的互动上,诗歌的排列和音步设计就是按照这个锥体建构起来,除了听觉维度以外特别关注视觉维度,审美被时间推移着照耀在思维的维度上,缓缓推进的将读者带入一种意境。
米正英·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5]
米正英女士的诗歌是理性和直觉的融合,是思想的音乐。具有显见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再次呈现和明确一个事实--这就是个体的精神生活以及生存的自主权和自我空间都已经空前地被压缩到最小化,客观物象被对象化、拟人化,成为诗人自己心性的某种折射,很能透露出诗人精细敏锐的心向和心性,体现在语言方式上则是更为冷静平和,叙事具有大量的细节化特征。可见,她是一个专注于自我心性的流连于幻想的抒情性诗人,她的抒情世界自足而高迥,这种知性之美显示出一种精神上的富有,是心灵的显影、人格的透视。
童天凫·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6]
童天凫女士的诗歌极富音乐性、思想性和神秘感,弥漫着梦幻曲的音律和超自然的气息,随性自如又严谨细密,有复杂的主从句组合,也有一个单词的短句,长短句的交替和转换,与诗章结构相呼应,构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作为一位擅长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女诗人对自然有着深切的爱恋,这种爱恋在作品中表现为一种返回自然的倾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和,以致于自然竟成了始终令人们神往的理想的幻像,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洽得几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诗歌的气质注定了一份高贵、一种执著、一次心灵的快乐旅程。
李庭武·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7]
李庭武先生的诗歌见解独到,思想深邃,他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强有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同样表达得尽善尽美,对大自然的向往甚至认同溢于言表,热爱自然和将人类自我认同于自然也应当是人的本性,也是中国式的人生哲学,即一种和而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的就是一种远离尘嚣的东西,这些复杂微妙的情感经验都隐匿在他的诗作中,诗人从自然界或自然景观引伸出一些奇思妙想又使他的艺术想象力发挥到极致,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又浓缩于点点滴滴小事中的人生,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的,让人看了为之感动,掩卷回味。
喻军·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8]
喻军先生的诗歌采用大量隐喻将自然就以玄思透入诗写中,这种向内导至哲学深处的玄思法,如果物象一旦重叠运用,就意味着一个相同物象必须承载不同的所指,获取物质与精神之后的满足与慰藉,在清醒的自我批评和不断否定中寻找某种奇妙的哲理,而蓬勃生命所迸发出的痛快激情与壮美风景融合在一起,让情感的表达获取了奔放的速度和力量,让语言准确而细致地捕捉到人物瞬间的体验和隐秘的思绪,直击内心深处的柔软与疼痛,折射出穿透骨髓的力度,这些充满张力行走在言辞刀刃上的诗句仅源于普通语言的聚裂与异变,源于语言内核的增厚和句法构架的繁复,以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点石成金。
梁文昆·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39]
梁文昆女士的诗歌揉进生活的必然元素,表现为一种即兴、一种理念,赋有自然神性的象征,她把诗歌和生活看成融为一体的东西,这就构成了她的诗生活。娴熟的语言之功,敏锐的触须所及,瞬息的体悟之察,这些都让诗人在诗歌里复苏了自己,升华、完美、成全了自己。她选择了文字来承接事物与记忆的养分,文字匍匐接纳它对记忆的使命,让温柔敦厚的一面自然地呈现出来,并置于她生存的环境中与万物融为一体,血脉中隐隐承袭着自然的神性,这种求索中抵达到另一种极致,诗歌有了生活的深厚意蕴,生活有了诗歌一样飞翔的感觉,从而呈现充沛而又透明的诗歌意境。
海湄·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0]
海湄女士的诗歌着重抒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含意深婉,脉络细密,随着心理活动的流错展现,事件与场景的描叙常常打破一定的时空次序,多取抒情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很少叙写事件,艺术构思千回百转,一波三折,语言精美,情韵深长,诗中那种自我内省的创作精神体现出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自然情趣和自然景物抒写性灵,且以新鲜活泼的语言、变化多姿的手法去表现自己个性,感情纯正深婉,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
剑东·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1]
剑东先生的诗歌把目光对准历史与现实深邃而苍凉的天空,原始迤逦的自然风光赋予了他诗性的情怀,体现了万物皆为平等,物我皆可关照的诗歌观念,本身包含哲学观念和历史经验,诗融情理,对社会、对生存、对人性、对生命进行种种思考,他的诗情诗韵总是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表达出一种心系家国的使命与责任、一种情怀和担当。诗人将个体人生感悟与国家历史的纵深感相结合,传达出深广的人文情怀,以诗歌的骨质追寻永存中华民族心灵的史诗,这种资源的深入开掘具有冷峻坚实的艺术个性,那些经由生命温度点燃的诗句,具有直抵人心的巨大能量。
徐书遐·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2]
徐书遐女士的诗歌创作一直听从良知的驱使,以一个女诗人独有的敏锐和细腻,体悟每处场景、每个物件、每张照片、每句话语,进行精神与情感的对话,呈现在诗篇中的是一个女性丰富而波澜汹涌的内心世界,不仅表现了自己独具的那种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图画美、节奏美、情韵美,更在于诗感的灵剔深邃,意象新奇独特,凝结成诗行缜密的精神纹理、温润的情感表达,体现生命硬度、精神质地和灵魂域面,本身包含真、善、美,其中的每个词句都是诗人心呕血沥的真情倾诉,让我们能更加明晰地感受到这位歌者发自内心、融入生命的深情吟唱。
墨凝·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3]
墨凝先生的诗歌善于想象和联想,也善于提炼思想,使作品具有高远的情怀和饱满的内涵,能够在大千世界各种对象身上迅速发现诗意、捕捉诗意,经过内心的沉淀和构思,找到恰当的角度,将内心的诗意外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生命的本真,是充满阳刚血性的真声音,从庸碌向崇高飞升、从现实世界向精神世界穿越,涵养了一颗诗魂。诗人擅用丰富的意象和精准的动词,同时弃用形容词和副词,笔法灵活多变,激情洋溢,诗意隽永,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真诚,充满想象和诗情画意,并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和深邃的诗意境界。
瑞云·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4]
瑞云女士的诗歌显得比较自然而不刻意,也不乏深刻的维度,表达的情感的质地是纯洁的,浓度很厚,甚至浓厚到难以排遣,因而产生极致化审美,在她的诗中没有失落自我,恰恰相反是最全面、最鲜明地凸显着自我,自我形象鲜明,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一种自我表现,吟咏生命的本真。诗歌是有生命的,诗歌也是点亮生命的,她能够娴熟地运用隐喻、排比、反复、照应、夸张、拟人等手法,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诗歌结构得益于诗人收放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得益于其感受力的敏锐和丰富,让她的诗歌具有纯正的抒情品质。
肖寒·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5]
肖寒女士的诗歌追求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其中叙述主体平和达观,是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在波澜起伏的叙事之作,注重艺术构思,其感觉敏锐独特,经常有新奇的发现,放置了许多出人意料的意象,致力于呈现日常生活之中的诗性,这种诗性尤其耐人寻味,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达到了一种深刻的自然或者自然的深刻。其开阔的胸怀,细腻的笔力,精微的神思,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诠释了一个女诗人面对世间的感悟,无论是内容的丰富,还是艺术技法、美学趣味等方面都别具可观之处,营造出一个别具一格的诗性空间。
泥夫·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6]
泥夫先生的诗歌无疑是丰富而具有深度的,这种深度来自于生活的积淀,通俗中见真谛,平淡里显深沉,他不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而且关注人的本质与生存处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让他把个人的悲喜与对现实的感知结合起来,不断寻求诗意价值。他的诗歌有一种平实而真诚的态度,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索让他注重题材的多样和构思的新颖,注重语言的熨帖和圆润,诗人对意象的处理是异质性的,充满张力的,其意象密集,彼此碰撞,在意象与意象的异质性中折叠出词汇的光芒,让我们进入一个形象的诗意世界。
红枫林·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7]
红枫林女士的诗歌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念和诗美追求,笃诚之至,恪守不移,这样的写作态度决定了她的诗歌创作有着最少的功利心。她以自己的赤子诗心对现代文明所蕴含的文化、智慧与信仰进行了深情而浪漫的追索,也只有这样洋溢诗情的人才会让美妙而温馨的瞬间成为永恒,着力描绘诗人的生命与精神的原乡,挖掘一些精神情节和隐秘经验所带给自己的灵感与灵性,以一个女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去寻觅哲思理趣,给读者开拓了广阔的诗意空间,并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亮丽而优美,舒放而空灵。
曹谁·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8]
曹谁先生的诗歌抒情主体视野宽广,胸怀开阔,气势磅礴浩荡,情感恢弘深沉,通过提炼单纯而明朗的艺术形象抵达某种丰富和深沉,有力地表现了作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无论回首往昔,还是寄望未来,都是强化着一种责任与使命,弥漫着一个诗人的情怀,是一个感性和理性同在的人。在诗人的笔下艺术表现的对象同时也是一种严峻的生存考验,均是诗人对生态问题的沉痛反思,体现出生命思考、人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一个诗人的清醒和自觉的意识,成就了诗人的灵魂底色与显而易见的美学品格,显示了日益纯熟的作品风貌。
朱仁凤·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49]
朱仁凤女士的诗歌她从凡俗的生活中退避出来在精神世界中人生悲欢进行终极的寻求,对纯净人生的向往与回归深深地植入了诗歌的基因,显示出立足现实的境界和关怀人生的情怀。她注意捕捉和描绘具体感性的诗歌形象,又不忘赋予诗歌理性的光芒,诗思细密、优美而舒放、精致而空灵。诗人对自然的偏爱体现了她对生命的尊重以及悲悯情怀下的深切渴求、反思、寻觅与呼唤,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而言是感人的慰藉,更是一种诗意的历险,诗歌的意义旨归呈现出动人的生命之光,她的抒情有意识地节制,折射出诗人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延续着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诗意主题。
温秀丽·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50]
温秀丽女士的诗歌有一种沉静的调子,大都生发于现实的个人体验和对世相和自我的深层的精神观察,有着形而上的精神力量和深入人心的情感关照,她的诸多诗作都可以看作是被现实打动或者触碰之后的情动于中的自然表达,抑或说是情感和精神的折射,抑或灵魂当中那些摇曳葳蕤的秘密景观的呈现。可见,她是一个善于从现实体验和观察中升华并书写的女诗人,生活被安静雕刻在诗歌的纹理中清晰深邃,诗句的在场感肆意穿梭,承载了一个女人沉甸甸的情感,彰显的诗意畅快淋漓,以自然的节奏和冲淡平实的语言构筑了一幅宁静悠远的人生图景。
阿未·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51]
阿未先生的诗歌开宗明义,简洁晓畅而又情感深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朴素深沉的哲理,其思考具有历史的延展性又富有现实的针对性,一幅文化的场景生动地在诗句中勾勒完整,鲜活呈现在阳光下。他对爱情、亲情、乡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诉说与吟咏饱含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现实感,民族根性流脉在诗歌里得到永恒的驻扎,具有哲学般的广泛包容性,体现了历史的复杂及其自身的活力,凸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语言呈现出的独特诗美的韵味,加上象征与暗示的混合运用所产生的特别意象,以及宏观书写与微观描绘相结合达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葛筱强·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52]
葛筱强先生的诗歌从个体洞察整体,由现象透视本质,继承和传扬传统文化,文化的多样性表达让他的诗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具有直抵心灵的冷峻质感的力量,并体现了诗人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诗歌品质。不单从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它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在修辞方面都有开拓创新,对历史的思考和阐释也很有见地,其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的作品记录了他的生活,包括他对这个世界的细微感受,要用诗意的方式来感知生活,他的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精神美学,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有文化自觉意识、有自我艺术追求的诗人形象。
染香·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53]
染香女士的诗歌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活的感受都用诗记录下来,把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方式,这本身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就是一种考验,这种方式具有一种美好的情怀。她非常注意诗歌的抒情性,对美好生活的发现,对美的升华、对善的礼赞,特别是对今天的世道人心都是极为有益的。其诗歌善于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传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人生体悟,并且紧贴社会现实,文字润泽出具象,意象单纯,脉络清晰,简洁明快并直抵人心,自然呈现多维度和立体感,又含蓄且耐人寻味,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
张沫末·中国当代诗人档案[XIEFEI-454]
张沫末女士的诗歌注重韵律的和谐流畅,选取生活中普通的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作为描写对象,不忘对底层百姓生活和命运的关注,所观照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以美为主,心灵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情感大都有感而发。它们具有一种思想的高度,这种思想高度能够把握时代精神和捕捉时代主旋律。多姿多味的意象,对文字赋予的气息和性格,是随血脉流淌而来的诗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巧妙投射,从内部充实的诗歌决定着其独立不惧的品质,也赋予了诗歌抗拒时间氧化的性能,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让诗歌的艺术个性也极其鲜明。
解非简介:
黑龙江省兴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文联副主席;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首倡者暨核心诗人、诗评家、理论家;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理论研究学会理事长;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作品研究学会理事长。《女子智灵性诗刊》、《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理论研究丛书》、《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作品鉴赏丛书》主编。
《大昆仑》主编:阿尔丁夫-翼人
(编辑: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