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为什么聪明的人更容易相信假新闻?

2019-04-05 08:45:49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作者:

   
一对夫妇决定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Brexit”(英国脱欧),智能手机的辐射正在造成大脑损伤和广泛的精神错乱,调查希拉里邮件门的FBI探员突然自杀身亡?

image.png


  一对夫妇决定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Brexit”(英国脱欧),智能手机的辐射正在造成大脑损伤和广泛的精神错乱,调查希拉里邮件门的FBI探员突然自杀身亡?


  以上都是在国外曾流行过的假新闻。你可能认为,认知水平比较低的人才会相信这些假新闻。但事实并非如此,相信假新闻和阴谋论的人比你想象的更多。芝加哥大学2014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一半以上的美国人一直相信至少一种阴谋论。去年11月,他们重复了这项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比例上升到了61%。这一发现与剑桥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相呼应,该研究发现,60%的英国人固执地相信错误的说法。


  假新闻正在挑战社会对于事实与真相的信任。自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以来,国内外不少研究和新闻都在探讨假新闻,有分析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在大选中获胜,社交媒体中广泛流传的假新闻助了一臂之力。那么,智商高的人更有可能辨别假新闻吗?人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


  近日,科学作家、BBC《未来》栏目的资深记者大卫·罗伯森在《卫报》上发文对假新闻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假消息巧妙地绕过了严谨的分析和推理,这意味着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以及受过教育的人也很容易忽视这些错误信息。没有人是完全免疫的。事实上,有证据表明,更聪明的人有时可能更容易受到某些想法的影响,因为他们会将这些(不正确的)信息合理化。在文章里,大卫·罗伯森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道,人为什么会被假新闻欺骗,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难以避免甚至更容易相信假新闻和阴谋论,最后,他提出了对抗假新闻的一些策略。


  大卫·罗伯森的新书《智力陷阱: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傻事以及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Hodder & Stoughton出版,2019年3月。


  大卫·罗伯森指出,当我们在阅读新的陈述时很少给予充分的注意,尤其是当一句话感觉“流畅”和熟悉时,我们倾向于抓住主旨而忽视掉细节。南加州大学的诺波特·施瓦茨。


  曾做过一项测试,当他问“摩西带了多少动物到方舟”时,只有12%的人回答出了正确答案“没有”,很多人都忽视了题干中的“摩西”,即便他们知道建造方舟的是诺亚。


  很多假新闻的制造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轻松地利用一些方式来调整陈述,从而增加陈述的流畅度和熟悉度。譬如,使用图像。照片可以帮助我们将陈述形象化,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流畅地处理,因此看上去更真实。当伪科学的说法旁放上一张大脑扫描图片时,这条假新闻的可信度就提升了不少,很容易就使人掉入陷阱。而假新闻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可能就是简单地重复,谎言重复一千遍,你也许就真的相信它是真理了。


  而什么样的人更可能被这些巧妙的包装欺骗?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大卫·罗伯森提到心理学上的“认知的吝啬者”


  这一概念,指出很多人虽然智商高,能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并不总是运用反思性和分析性思维,而是依赖直觉和本能来接收、处理讯息。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使用一种被称为“认知反射测试”的工具来衡量,所使用的问题包括:“如果5台机器制作5个小部件需要5分钟,那么100台机器制造100个小部件需要多长时间?”正确的答案是5分钟,但许多聪明的人会回答100分钟,这个回答就更依赖直觉。很多研究表明,在这类问题上得分不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假新闻、阴谋论和特异思维的影响。相比之下,得分较高的人往往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因为他们利用自己的智力来分析言论,而不是依赖于自己的直觉。


  虽然一对夫妇决定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Brexit”这类假新闻有点可笑,但它是无差别的,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你不需要通过这样的假新闻来支撑自己的世界观,但有些假新闻可能更符合你的政治身份,有大量研究表明,人非常依赖自己的政治属性,会投入大量认知资源来驳斥异己之见,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大卫·罗伯森指出,对于这类特别情绪化的说法,智力和教育可能会通过一个叫“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指在认知过程中主观动机导致的认知失调)的过程使你更容易受到假新闻的影响。


  他举例道,“birther”(奥巴马出生地质疑者)认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并非出生在美国的阴谋论虽然一再被揭穿,但它在许多人的政治思想中根深蒂固。聪明才智并没有阻止他们相信这个故事,相反,这实际上使他们变得更轻信。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较为保守的白人共和党人的观点,结果发现,政治知识最丰富的参试者最相信这套出生地的阴谋论。不仅是出生地质疑,还有奥巴马是穆斯林的阴谋论,以及他的医疗改革将导致“死亡小组”决定谁生谁死的说法,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模式。更为糟糕的是,这项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参试者在阴谋论被揭穿后似乎也不太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相反,他们变得更确信自己是对的。

image.png

   
  这种错误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看法相悖,反而会加深人们对原本错误信息的信任的现象,从心理学上讲叫“逆火效应”。


  在早前的一篇文章里,大卫·罗伯森曾谈到这种“逆火效应”,他引用了杜克大学的贝尔


  领导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1600多名推特用户的政治观点,之后花点钱请这些参试者关注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账号会转发不同政治党派有影响力人物的推文。超过半数的参试者关注了机器人,但在同性恋权利这类争议上非但没有变温和,反而坚定了原有观点。


  那么,如果戳穿谣言会导致“逆火效应”,而且受过教育也不能避免这种现象,反而更加可能出现这种忽视真相也要坚持自己的政治身份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揭穿假新闻?


  大卫·罗伯森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他讲道,除了不断戳破谣言、传播事实最终使人相信真相的传统方式,有研究者已经在尝试不同的方法。这种方式就是“预防接种”,乔治梅森大学的约翰·库克和布里斯托大学的斯蒂芬·莱万多夫斯基的研究就提出了这种“预防接种”方法。这种方法参照了疫苗接种的逻辑,就像接种一剂疫苗来产生抗体一样,“预防接种”理论认为事先让人们接触一些失实信息可以让他们对假消息产生“免疫”。


  而在库克和莱万多夫斯基的研究中,他们首先向参试者展示了一份报告,介绍了之前烟草行业是如何传播假信息的,包括利用“假专家”将吸烟和肺癌联系在一起,他们揭露了这些传播手段的错误,之后,这些参试者在面对“假专家”(实际上不具备任何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但营造出一种他们是专家的假象的人)签署的“全球气候变暖请愿计划”时,他们对这份宣称人类不会影响气候的请愿会更持怀疑态度,即使是倾向于否认气候变化的右翼参试者也会如此。因此,他们认为,使用“预防接种”的方法来消除错误信息是有效的。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