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2019年3月2日下午,作家阎连科携新版《我与父辈》,做客上海静安大悦城西西弗书店,举办“读懂我的父亲母亲”见面会,他与纪录片《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畅聊自己的父母和对人生的理解。
两百多名读者时不时发出笑声。阎连科和陆庆屹一个先是说“人到这个社会来是来感受黑暗的,这是我的世界观和文学观。但陆庆屹的作品中,人人都是天使,充满善”,另一个又接上“阎老师的生活中有黑暗,我没有”。
但两位嘉宾的观点很快有了交汇点。阎连科称:“但《我与父辈》的写作,在我的生活中是个个案,是偶然。”
这本记录他童年、青年生活,记录父亲、大伯、四叔三位长辈的书,充满温情与感情,让陆庆屹两度落泪。
陆庆屹
陆庆屹:有一天早上起来,想到父母可能会离开,我就嚎啕大哭
活动一开始,两位嘉宾被问及作品的创作动机。陆庆屹首先分享了两个生活细节:“我很小开始流浪,但是有一天早上起来,想到我父母可能会离开,我就嚎啕大哭。后来到了08、09年,我父亲退休,开了个修理电器的小店,有天中午我去叫他回家吃饭,走在他后面,突然发现他有白头发了。我就开始哭,但又不想被他看见。然后我就想要去记录下他们的变化。”
而阎连科则说那段时间写作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他就退过来写了这样一本“非常温暖的非虚构散文”,结果“别的书总有不少人批评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但唯独这本,无论到哪儿,人家都说写得特别好。”
阎连科:无奈是人生最大的力量
活动后半程,主持人问到一个问题:该如何面对死亡?陆庆屹在电影中冷静地处理了姐姐去世的片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再次面对这样的提问,他还是明显有些情绪低落,难以接受父母的快速苍老。
陆庆屹说:“其实今年春节我过得非常不快乐。两年前,他还是一个可以挑七八十斤水的人,但现在,你看到他要站起来的时候,你都忍不住去搀扶他。”
阎连科也认同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能力面对,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避。但他紧接着说:“但是年龄越大越发现,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是无奈的。而无奈,是有巨大的力量的。当你还觉得你可以去战胜什么的时候,你会非常焦虑;而一旦你觉得无奈了,你就放下了。一旦放下,你就是个有力量的人。”
新版《我与父辈》增7000字自序
《我与父辈》是阎连科首部非虚构自传作品,这本书主要围绕阎连科的童年和少年、父辈们的人生轨迹展开,真实记录了一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和父辈们平淡又坎坷的一生。
跟同类亲情、乡愁题材作品相比,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则显得沉重很多,作品里更多地展现出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索——忏悔、活着、死亡、回归。
新版《我与父辈》新增7000字自序,对阎连科本人来说,也是一次心灵上的回归。
阎连科在自序中写道:“无论是你一生都守在一块土地上,还是你必须离开土地闯到哪儿去,命定的事情是不能抗违的。我们所能改变的,都是在命定范围内,一如一切的成败都必须在生死轮回中。”
《我与父辈》,阎连科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
《我与父辈》于2009年首次出版,被中央电视台、《新京报》等多家媒体评为“年度优秀作品”,获《亚洲周刊》“全球华语优秀作品奖”等多项文学奖,还获得中国散文年会评选的2009年中国百篇散文奖第一名,被网友称为“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
2012年,著名央视主持人张绍刚在《读书》栏目里推荐了《我与父辈》,他说:“这本书好厚重,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每一篇都不好翻过去。”
而阎连科本人也对这部作品有种特殊的感情,他总是说: “《我与父辈》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所有的奖项和盛誉都显得太轻了。”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