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星降临般的演出给传统的过年制造出不正常感,具有某种实验性和启蒙性,并暗示时代之变。”这句话中韩松所提及的“这些外星降临般的演出”,是指科幻文化品牌未来事务管理局所发动的一场场“科幻春晚”。前不久,未来局发布2019年的“科幻春晚”主题是故乡奥德赛。
什么是“科幻春晚”?据未来局介绍,它既不是一场演出,也不是一次征文,而是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过节,即一个“春节主题的科幻小说集体创作”。从腊月中旬直到元宵节前后,在新媒体平台“不存在”上发布,每天一篇。从2016年的“外星观察员”,2017年的“经典春晚节目”到2018年的“北京西站”,主题逐渐接近现实。至今年,未来局希望呈现更为宏大的质感。在中国现实正发生巨大裂变的当下,大众和文艺作品正在以独特的视角聚焦本土,呈现出某种文化自信和时代变迁痕迹,并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焦点。“这些是西方科幻缺乏的内容,我们尝试将科幻和本土进行‘混搭’的第3年,发现大家一直想要的中国本土科幻已经浮出水面并受到关注。”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说。她也透露了在定选题上的幸福苦恼:“科幻如何降低姿态,跟大众产生关联,是最难的——要有年味,要保持科幻感,要让读者看得懂,还得让作者有发挥的空间,众口难调,找到平衡极不容易。”
“《奥德赛》是回到故乡的旅途,《2001:太空奥德赛》是离开故乡的远行。可以说,故乡是一种原始召唤。它本身变成了一场史诗般的冒险,中国人特有的顽强、市井气和时代、技术交织在一起,肆意生长,复杂又有趣。”姬少亭从出题人的角度谈及本次主题的意义。
而在1月21日,作家韩松作为解题者,在首发的《故乡不一样》中对于“故乡奥德赛”这一主题亦进行了阐释,“科幻春晚”由此拉开序幕。他认为科幻作家其实是乡土作家,像凌晨的《潜回贵阳》,黄孟西的《我想回桂林》……但科幻关于故乡的,更多的却是离家远去,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让人类随同整个故乡一起,头也不回,孤独地奔向未知的宇宙。“今后什么是故乡呢?是那机器的‘嫦娥四号’待的月球背面吗?是那布满‘运河’却四望无人的‘火星小镇’吗?是那‘旅行者一号’进入的星际介质空间吗?在春节返乡之际,让人感到陌生的,不再仅是‘小猪佩奇’。”
据未来局介绍,此次准备“节目”的作者包括刘慈欣、陈楸帆、楚惜刀、德里克·昆什肯、董仁威、韩松、伊恩·沃森、万象峰年、姬十三、落落、慕明、双翅目、滕野等20多位海内外作家,如22日发布的长居成都的科幻作家万象峰年,写到了“石海洞乡”兴文县,在故事里,想象人们把喀斯特溶洞和仿生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作家们将从风土、地貌、历史、风俗、新旧变迁等多种角度解构“故乡”。今年,除了小说以外,科幻春晚还新增了多种玩法和延展项目,如与果壳、喜马拉雅、读客、中信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品牌、机构进行合作联动。此外,未来局影视部将以科幻春晚为题创作短视频,科幻春晚的影视化改编、结集出版也提上日程。这场“奥德赛”于2019年1月21日开始,2月19日左右结束。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