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暨第二十届《当代》文学拉力赛颁奖典礼于京举办。
《当代》长篇小说论坛脱胎于2004年创办的“《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佳作”,至今已举办十五届,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当年长篇小说的五佳作品和最佳作品。往届获奖作品中荟萃了诸多精品,如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贾平凹的《古炉》、迟子建的《群山之巅》、格非的《望春风》等,都代表着当年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专业性强,社会影响力大。
本届得票前五名的作品分别是李洱《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石一枫《借命而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则臣《北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梁晓声《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2018年度五佳作品,其中,李洱《应物兄》得票最高,即为2018年度最佳作品。本届评委们认为仅仅5部作品无法呈现今天的长篇小说成就,所以把排名前十位的榜单公布,以期体现尽量公平的结果。后五部分别是:《考工记》(王安忆)、《主角》(陈彦)、《捎话》(刘亮程)、《山本》(贾平凹)、《天黑得很慢》(周大新)、《单筒望远镜》(冯骥才)(并列第十)。
本次论坛在评奖方式上进行创新,活动前期,经由资深评论家、学者、作家,以及各省区市作协、媒体和出版单位推荐、投票,排名前28部作品成为本次论坛的备选参考篇目。现场投票前,先由专业评论家和书评人组成的评议委员会对28部参考作品做简短评价,全部作品由7位评议人评述,择要突出亮点。而后进入投票环节,以全公开的方式计票、监票。此外,在活动举办之前,《当代》杂志官方微信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信组织了读者线上投票,共10万余人参与。现场分别统计专家评议人、评委会及网络票数,按照比例相加得出最终结果。
授奖词
李洱《应物兄》
这是一部写了十三年的小说,是一部与时代有同构关系的小说,是一部关于知识阶层的小说,也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意味的小说。小说以儒学院的具体筹建人、儒学大师程世济归国联系人应物兄为主角,将他这一过程中的的心理和行为遭遇跃然纸上,将各色人等的心机、算计以及冲突、矛盾或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汇集于儒学大业的复兴中。知识界与历史、与当下、与利益的各种复杂关系,通过不同的行为和表情一览无余。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小说,它的巨大价值将在众声喧哗的不同阐释中逐渐得到揭示。
石一枫《借命而生》
《借命而生》以复杂的情节和耐心的叙述,以警察杜湘东二十年的生命历程,反映和演绎了时代的巨变。在生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质朴、坚韧的同时,也深刻地洞察和讲述了社会惯性一统天下的强大以及个人的渺小、无力与无奈。小说写了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在喜剧表情的背后,充满了悲悯和悲情。杜湘东的坚韧是这个时代稀有的品格,但他的命运却令人匪夷所思。因此,这是一部敢于追问、有担当、有锐气的小说,是当下小说难得一遇的好作品。
徐则臣《北上》
用精妙的镶嵌结构、圆熟细致的叙述、针脚绵密的细节,贯穿起以京杭大运河为中心的一百年来数个家庭、不同人物的变与不变、选择与执守。个体性命运落脚于特定空间与时代,地方性历史向世界敞开了自身,凝结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整个小说如同运河一样气象万千,蕴藉丰厚又连绵不绝。
徐怀中《牵风记》
小说由战争前夕的一张集体照牵出了一段段战争岁月的甘苦,作者写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人性既有纠结也有舒展。四十年前,暴力美学盛行的时候,徐怀中就以女性之美为当代军旅小说注入温润的和平精神。老作家徐怀中具有强大的保鲜功能,他把这种和平精神的美好保留至今,使这部战争小说具有最鲜活的青春气息。
梁晓声《人世间》
作品以北方某省城的共乐区为场景,书写了几个普通家庭的几代人在五十年间的生活历程:“文革”期间的政治至上、社会动荡:“文革”后期的生活煎熬,人心惶惶;改革开放之后的生活渐变,命运转换,等等。作品在不同时期都有更为突出的主人公,但所有主人公都是小人物,由此,作品由小日子的串结,小人物的群像,折射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影响,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内在勾连。同时,作品也着力反映了在时代的大变革与与社会的大转折中,个体人的自我奋斗和底层人的相互关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更为重要,并由此告诉人们,无论是什么时代,自己的路都要自己去走,自己的命运都要自己把握。
本届论坛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是第二十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总冠军颁奖。《当代》文学拉力赛创办于1999年,是《当代》杂志完全由读者来评选上一期文学佳作的活动,年终由读者在全年六期所发作品中提名、评选出总冠军。评选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一是随杂志附《读者调查》,供读者填写后回收,二是在《当代》杂志官方微信上推送新媒体问卷,多种渠道覆盖面广,为读者参与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读者通过邮件、微信和网站投票,产生本届《当代》文学拉力赛的三大奖项:获得“年度中短篇小说总冠军”的是任晓雯《换肾记》,由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鲁敏颁发。授奖词:“这是一篇深入当下城市肌理的小说,以微小切口展现了社会现实内部的复杂现状。任晓雯以年轻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观察,将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有效转化为文学叙述,在思想观念逐步转型的社会背景下,重新审视“爱”的主题,生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意味。作品为当下的现实书写提供了新的视角,显示了作家直面生活的勇气,以及对现代性、城市性的独特反思。”
获得“年度散文总冠军”的是余华《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张贤明为其颁奖。授奖词:“余华作品以精致见长,他擅长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构建一个自足而锐利的文学世界。在其散文《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里,作家以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一气呵成勾勒出八十年代的文学盛景与作家之间的纯真情谊,为其在散文上的创作提供一种温暖气息。”
最终,获得“年度长篇小说总冠军”的是张炜《艾约堡秘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应红颁奖。授奖词:“这是一部体现作家气魄与见识的长篇力作,体现出作家站在时代的高点上,以足够的勇气来对时代做文学的讲述。作品集中了这个时代的很多精神冲突和社会变迁,勾勒出半个世纪中具有知识分子气质的企业家的精神成长史,写出了同代人的感受,整部作品具有浓郁的精灵般少年的勇气、善良。张炜始终保持着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与艺术坚守,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另类风格。” 张炜因《艾约堡秘史》已列入年度论坛备选篇目而未到场出席,由主持人阅读了他所发来的获奖感言。
张炜谈道:“我在1984年第一期《当代》发表了短篇小说《红麻》,第二期发表了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接下来是长篇小说《古船》《家族》(《你在高原》第一部)《能不忆蜀葵》《刺猬歌》《艾约堡秘史》。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当代》杂志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是给我最多温暖和回忆的文学故园。作为一本充分体现中国文学创作实绩、敏锐而持重的刊物,她热情,端庄,勇敢而又清新。她一直拥有的宝贵读者,她的诸多朋友,都给予我最大的鼓励和信任,让我能够在风风雨雨中,在曲折的文学之路上不断跋涉,迈向自己的远方。”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