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漫画/高俊夫
朱利安·格拉克是个刻意保持低调的作家。他从不上电视,不参加学院活动,拒绝了龚古尔奖。他认为作家不应比作品出名,他也的确没他的作品出名,但在我们这里,情况也许更可能是这样:他和他的作品都不怎么知名。
在中国,对格拉克的介绍中往往会用到“超现实主义”一词。他喜欢超现实主义,尤其是布勒东。他说:“我十二岁的时候就知道了爱伦·坡,十五岁的时候知道了司汤达,十八岁时知道了瓦格纳,二十二岁的时候,则是布勒东。他们是我真正的、仅有的对话者和守护者。”大学期间,布勒东及其他超现实主义作家为格拉克打开了新的文学之门,格拉克开始构思第一部作品《阿尔戈古堡》。书出版后,布勒东评论说:“格拉克的第一部小说《阿尔戈古堡》中,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第一次自由自在的回潮。”格拉克也说,自己“曾是个新超现实主义者”,但在后来几十年的写作中,格拉克逐渐打破了超现实主义的桎梏,默默追寻着“无羁绊的自由”。
格拉克后来的作品依然有超现实主义意味,但也有荒诞、意识流,还有浪漫主义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一种杂糅的、感情充沛的诗意风格。在这种风格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他奇特、瑰丽的想象。在想象的世界中,他让大段的风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相互作用,用词与词之间形成的张力,缓慢却有效地逼近人物内心的真实。而一切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更自由地达到这一目的。
客观说来,这样的写作是艰难的,也并不易读。不过这也是格拉克的目的之一,用自己的写作抵御流行文化的粗制滥造,维持文学的严肃性。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