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6日,“《美的人》与普及美学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所谓普及美学,是关于普及层面的美学以及艺术哲学在大众中如何传播推广的学科。这一学科的创始人,就是《美的人》的作者邱伟杰先生。
邱伟杰先生致力于普及美学理论和美体事业的实践已经多年,去年其创作的新文体美学著作《美的人》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上市即成为炙手可热的读物,去年岁末至今年年初,跨年度雄居当当图书和京东图书文学类榜首。为此,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美国阿帕拉契亚州立大学交流学者、伦敦大学霍洛威学院访问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等专家汇聚一堂,展开了热烈讨论。
讨论围绕着该书与普及美学的关系、价值和实践三个问题深入。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学者祖昊先生说:“在今天的时代,美需要我们来好好深思,去阅读和挖掘。美现在被太多外在的东西填充了,有自拍、化妆的技术,各种各样的让我们美起来的玩意,这些都是与消费相挂钩的,如整容等外在美。实际上就是找了一种美的定性,如网红脸,似乎美的模型就在那里了,我们自身对美的挖掘的潜力就丧失掉了,你只是按照社会消费既有的逻辑向美靠拢。对于我们来说沉下心来去读这样一本书,思考人这样一个维度,去自行地实践体悟,这是非常重要的。 ”
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学者张凯滨先生发问:“结合当下的教育环境和作者带给我们的思考,有没有可能在教育层面去探讨生态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可能性?”
“按照阶层,底层的美可能是体力,战斗力,上层的美可能更温润一些。不同的美的理念,可能是相拒的。而《美的人》就是要展开,要协和。”美国阿帕拉契亚州立大学交流学者王帅斌先生分析和比较了布尔迪厄和康德的美学理念。
中国三峡工程学术中心博士后周培源说:“最近讨论的比较多的,就是我国的审美教育缺失的问题。关于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各种差异,以及健康传播与审美差异之间的观点。这些都很重要,都是普及美学学科应该涉足的。”
伦敦大学霍洛威学院访问学者、传媒大学青年学者叶珲谈到后现代哲学与普及美学的关系时指出:“现代审美讨论美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曾谈及福柯的生命政治,在微观权力无孔不入的时代,我们如何避免被定义。福柯提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追求一种极端的生命体验,让强力无法定义你。所以,结合这本书,作者结构巧妙,用花作为框架结构,把握住了两个美学的重要层面:一是独特性,二是短暂性。短暂是极限时刻的体现。所以,达到一个生命极限状态的体验,也是美的成长过程。”
各方来源不同的学者就《美的人》一书中提出的话题讨论热烈,思绪万千,一致认为这是新时代的启迪,隐含着一种巨大的能量,可能成为将来社会朝健康、正向发展的推动力。
与会者被该书作者的热诚和美丽行文打动,会议结束时纷纷要求与《美的人》一书合影。会议在新春呼之欲出的花的信息中圆满结束。(文/李博雅)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