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记录这一伟大工程,成为文字工作者天然的使命。大桥建造究竟有着怎样的始末?无数建设者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克服了哪些近乎不可思议的困难?央视记者、纪实文学作家长江最新推出的长篇纪实作品《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以下简称《天开海岳》),以新闻工作者的独特视角回答了这些问题。
呈现奇迹背后的艰辛
对于这个奇迹,此前有关港珠澳大桥的报道很少描述建设过程。为把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全部过程写出来,长江赶赴珠海展开专访,亲眼见证了以朱永灵、林鸣为代表的建设者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长江组织这本书的第一手材料,来源于她的现场采访。长江在文字中的呈现是浸没式的,她丝毫不掩饰自己主观上的讶异,不故作镇定,将自己与大桥建设者之间那些出乎意料的对话、心绪万千的时刻,以及所有的惊呼、顿悟、突转与发现一股脑倒进书里,叫人翻开每一页,立马就能感到热火朝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样,与其说她是在呈现事实,倒不如说她是带领读者体验了某种事实。
站在读者立场上的长江,同时也就站在了事实与文学的立场上。毫无疑问,读她的文字,“过程”是关键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长江带领我们去接近它、理解它。她的文字建构的过程,以“惊奇”为原点,以“发现”为结构。
由此,在深度采访的基础之上,《天开海岳》一书全景记录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生动讲述了桥梁建设者创造“中国标准”“中国奇迹”的感人故事,融思想性、纪实性、文学性于一体。
赋予作品感染力
很多见过长江的人都说她很有感染力,交谈时,她常用自己的方式将你带入到她曾经历过的场景中。在写作时,她也将这种感染力延续其中。很多读者在阅读《天开海岳》时,都会被里面的文字所感染。
这些文字带着情绪,随着作者写作时的情感起伏波动。“创新,为什么中国不能?”“那一刻,我的声音都打战了!”“也许是到了他开口的时候!”“没拍过桌子?火星撞地球啊!”“估计20年也难浮出水面!”“如何不感到心里‘空落落’?”……这些章节或记述紧张时刻,或勾勒建设者其人其事,或探寻最新“中国工法”的奥秘,给读者一幅幅生动的建设画卷。
长江本人的热情,传递给了她的作品,让读者体味到像她本人那样的生机与热切。她的热情也赋予了作品真实自然的一面,正如面对茫茫大海和堪称创举的大桥时,她丝毫没有隐藏自己的情感:“就是这渺小与倔强、浩渺与宏阔、人与自然的反差呈现在一个取景框里,那风景才由‘伟大’渐渐透出两个震撼力更大的字——‘可怕’。”正是这种真情流露,让《天开海岳》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有了血肉,真诚而不造作。
抓住“人”和“过程”
记录中有拍桌子的争论,有集体婚礼的温馨……通过具体的细节,长江把这些都反映在文字里。长江说:“两次深入采访,我听到无数喝彩与掌声,而我更想做的,是抓住两个重点:‘人’和‘过程’,是记录大桥建设者背后的拼搏、艰辛、担当与坚守,和充满魅力的建设‘过程’。”长江认为,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希望通过真实记录大桥建设者们的拼搏、艰辛与坚守,展示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和民族志气。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读完《天开海岳》,眼里早已噙满泪水,他觉得这部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建设者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阅读时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纠结、煎熬交织着成功、喜悦,争吵、冲撞伴随着理解、体谅,我为自己能成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的一员感到由衷的自豪”。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