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在众多设施完备的公立图书馆中,还有不少民间公益图书馆,它们有的藏身于小区,就在老百姓的楼下,和居委会一起为社区服务。有的在远郊村庄,通过各色各样的文化活动把村民吸引过来,让村民有书读,有好书读,用文化丰富村里的生活。不过也有一些民间图书馆因为场地和资金的原因面临发展困境。民间公益图书馆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生存?专家建议光有情怀还不够,办馆人需要考虑社会公众的需求,争取多做一些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或者争取社会基金的支持。
三一图书馆 社区里的“早教课堂”
12月13日上午10点,在三里河三区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基地正在进行着亲子阅读活动。房间里铺满了橙色的垫子,0至3岁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着书中的故事,进行着互动。这里是三一图书馆,由社区志愿者发起,社区居委会和社会公益基金支持创办。
三一图书馆发起人戴靖介绍,三一图书馆这样的阅读活动每周都会进行两次,从2016年开始持续至今。“就在社区里,居民楼下,有一个小小图书馆,通过有品质的经典绘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活动,给孩子们启迪。这对孩子、对整个社区都是十分有益的。”
这次来参加活动的孩子有十几个,他们都由家长领着。虽然所处的平房没有精致的装修,可室内温暖,充满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支持三一图书馆创办的青树教育基金负责人余荆意为孩子们从美国带来了全英文的绘本近30本,三一社区居委会主任亲手为孩子们颁发了奖状。
戴靖介绍,现在三一图书馆所在的平房,其实也是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基地。除了三一图书馆的活动,平时社区的合唱团、歌舞队都用这个屋子。而这次阅读活动也是三一图书馆在这座平房里的最后一次活动。三一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2019年,三一图书馆将会搬到新楼里,环境将会比现在好很多。”
圣学图书馆 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
在昌平区大辛峰村的中心位置,有一家被村民们熟知的圣学图书馆。这家图书馆是1999年4月创办的,创办者是徐继新、施锴亦夫妇。现在的圣学图书馆有两层,馆中面积为1200平方米,馆藏文献近30万册(件)。2018年4月,这座图书馆还获得了“最美图书馆”等荣誉。
说起办图书馆的初心,徐继新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就是为了让村民和村民的孩子有书读,有好书看。祖祖辈辈都是本乡本土人,我知道村民们的酸甜苦辣。我想让村民们在业余时间不是只能聊家长里短,而是能有地方看书学习。”
1999年,徐继新在村里找了一块空地,盖起了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屋子,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图书收入其中。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来借书的村民越来越多,小屋也逐渐容纳不下藏书。2014年,徐继新将圣学图书馆迁入新址。这里原本是一个能接待餐饮住宿的农家乐二层小院,被徐继新租下之后,逐渐变成了具有民俗展厅、妇女之家、荣誉展区、阅览室等功能在内的综合体。“现在咱们昌平区新出台的政策特别支持文化产业,尤其是图书馆,给予我们每年每平方米50元的补贴,基本上覆盖掉房租。其次,我们还借助社会力量办馆,如今这里已成为了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
金彩艺术图书馆 捐赠书籍无处安置
在马甸桥东北角的金彩艺术图书馆是一家美术专业的民办图书馆,从2008年开馆至今已经十年。这里收藏的是中国美术家的著作和画册,共有藏书十万余册。馆长马可强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原来图书馆的面积有800平方米,因为资金压力,从2018年起面积缩减到了500平方米。“以前我们会做一些美术展览,服务于社区的老人。因为很多离退休人员都很喜爱书画,需要有地方给他们展示交流,面积缩减以后这项活动只能取消。现在,很多画家、艺术家还是会往我们这里捐赠画册,但是因为没地方放,一直运不过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子舟近年来一直在关注民间公益图书馆的生存状况。他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部分民间图书馆确实存在着缺乏运营资金以及更换场地的情况。“民间公益图书馆最好还是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场地,如果一直采取租赁方式的话,很难避免被迫搬家的情况。其次,要多做一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或者民间组织基金会购买的项目。民间图书馆要想发展得好,不仅要有公益情怀,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实力。”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表示,民间图书馆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一共有三种: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收费服务而获得的收入,这三条渠道需要至少走通其中一条,民间图书馆才能生存下去。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