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读书就是这样一种积累的过程。倡导与纸墨书香为伴的同时,帮助大众掌握科学的选书方法、养成合理的读书习惯,是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工作。临近岁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话出版人、书评人、读书媒体人,请他们结合自身工作,畅谈阅读生活,分享阅读理念、心得体会。
选书该有“火眼金睛”
随着全民阅读热潮的高涨,更多读者愿意走进书店,如何从琳琅满目的图书中选出真正的好作品?出版人刘明清多次主持“北京图书大厦高级管理者书单”“北京阅读季社长、总编荐书”等图书推荐活动,对于书籍品读,他有着自己的心得,“好书定能穿越时间长河!”在他看来,选择一本书,要考虑其三五年后是否还有翻阅的价值。选书的基本方法有三点:第一,看出版社,选择具有权威性与好口碑的出版社;第二,看作者,知名作者、学者的作品相对更为可靠;第三,看社会评价,例如来自同行、媒体、书评人等第三方评价体系,这并非唯排行榜论,而是让书单推荐作为读者选书的一种参考。“作为专业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真正优质却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传播出去。”刘明清说。同时,在阅读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浏览,更应该深读。那些需要在仔细品读的基础上才能发现的对立与交锋产生的哲思,需要爱阅读之人在实践中辨别、在试炼中掌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味书香》节目监制、主持人马宗武认为,读者可以多关注读书媒体,像报纸的读书版、读书的视听节目等,它们在选书过程中起着“摆渡”作用。通过读书媒体的推介,能够触达读者内心,并成为读者了解新书的方式。
读书要学“五柳先生”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他的读书之道。“真正好的读书状态不是照单检索,而是自发地想要去读书。”比如,读到陈平原教授的《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它虽然小众,但带给书评人绿茶的却是超越其美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的阅读快乐。
“现代社会,很多人愿意参加新书发布会追捧作者,或者因某个人的演讲而想要去读一本书,但真正的阅读可能并不为获得什么,而是读无用之书。”由绿茶主持的新媒体平台“绿茶书情”一直以来尝试用分享的方式把图书资讯传播出去,同时把纯粹的阅读理念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因做读书节目,马宗武能够与很多好书结缘。《妈妈,快拉我一把》《问米》《高山上的小邮局》等,这是他今年读到的、也想向读者推荐的一些书。在马宗武看来,对一本书的价值判断,其实是很私人的事情。读者认为的一本好书,一定是它与个体生命产生了关联,让人思考或者感动,“现代社会,读书可以给人提供一块柔软的地方,让人体会忙碌中的细小温暖”。
推广如同“洗砚之池”
全民阅读的推广如同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洗砚池,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成效。马宗武认为,18岁之前是一个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的阶段,如果孩子们发自内心热爱阅读了,那么全民阅读将渐成民族的未来风尚。绿茶在自己的亲子阅读体验中感受到,父母陪伴孩子读书不能走入“只读孩子的书”的误区,“成人还应该有适合自己读的图书,才能在亲子阅读中形成良性循环”。
“全民阅读,儿童优先。2018年是童书出版的丰收年,其中儿童文学方面有一大批年轻作者突显出来。”资深童书出版人海飞介绍,如,薛涛的《孤单的少校》用儿童世界的幻想代替乡村现实的叙述;赵菱的《大水》展现儿童眼中的中国乡土风俗,表达劳动者的生存智慧和勇气;李姗姗的《面包男孩2》关注儿童成长,更实现了对于自身第一部作品的超越。“另外,如《别让太阳掉下来》《洛神赋》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风韵的图画书,其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海飞说。
海飞表示,全民阅读需要党和政府、社会以及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他认为,现在民间的阅读推广力量不容小觑,许多童书馆、绘本馆是年轻人参与创业的项目,能够把孩子吸引到阅读的环境中来,既填补了家长陪伴阅读的空缺,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
青年群体的阅读同样重要,为此,马宗武牵头让阅读推广活动走进大学校园,“一本书是作者经验的总结,也是才华的体现,用讲座的形式推介图书、交流思想,是读书媒体人做好社会引领的根本职责”。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