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与深圳文学书写有着怎样的关系?深圳文学的使命是什么?12月15日,“奋进新时代:深圳文学的使命”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深圳20多位批评家、作家、诗人就“深圳文学40年”、“深圳的文学现象与思潮”、“深圳青年作家及其创作”、“新时代深圳文学的使命”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对深圳作为一个文学样本,做了充分研讨,为深圳文化构建了多元化的文学景观。
研讨会上还举行了《特区文学》杂志社赠送创刊以来全套杂志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文学研究中心的仪式,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见证,这一仪式也开启了关于深圳文学40年发展的全方位探讨。
深圳文学与改革发展的实践具有同步性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认为,40年来,深圳文学与改革发展的实践具有同步性。从1978年至今,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也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象征与缩影,这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文学相伴,都有相应的文学作品和相应的作家去书写。深圳文学展现出时代性。其中最大的、也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改革开放。一方面有反映直面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现场、进程、记录,也有现代观念、现代思想等题材的书写。深圳文学也展现了人的变化,从早期的城市里面,关注个体的学习,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对市场化改革当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呈现,各种文学样式引领了中国思想方式的变革,展现了改革开放时代的状况和历程。深圳文学生态十分丰富,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深圳的作家队伍来自五湖四海,作家的作品多元,不同文化基因的作品汇集在深圳,作品里面也展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
作家鲁敏表示,回顾改革开放40年,像70后这一批作家,其成长历程特别像改革开放40年的经历。“我们这一代的人经历与地理的迁移特别能体现这个国家地理意义和精神意义的变迁。以乡土文学为重要主题,慢慢流转到以城市背景、城市事物为书写主题的变迁。这种特色在深圳文学中体现得非常典型,深圳在这方面也是先行者,具有标杆意义与特征,当大家思考文学流变的时候会想到打工文学、城市文学、新移民文学,这些都在深圳文学中最早得以体现。”
“打工文学”是深圳文化人文化实践中最成功的案例
深圳市文联原副主席杨宏海是深圳文学诸多观念的见证者与书写者。他认为,新都市文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深圳本土文学运动中应运而生。打工文学是外来工“心灵的呼唤”,体现了劳工大众表达诉求的文化权利,是新都市的“成长备忘”。如果我们站在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立场来看,就不得不承认打工文学是广东奉献给国家和世界文学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李杨认为,就“打工文学”的多重功能而言,它首先是一个“地方文化符号”。深圳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作为一张城市文化的名片,“打工文学”,这个意涵模糊的称谓,既切合了深圳独特的城市身份,也为各种文化诉求的表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说它已成为深圳文化人筚路蓝缕的文化实践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奇云认为,深圳文学四十年,一直内含着两种叙事:一是身份叙事,一是伦理叙事。以某种社会身份代入或“过客”式的写作所创立的“底层文学”或“类型文学”,一度以生活的多棱镜或广角镜的姿态,深度透视着深圳社会的每一个生存细部。而另一部分作家则延续了我国世情小说的传统,理性地分析并叙写着深圳家庭的伦理冲突与情感纠结。而且,这种从事伦理叙事的“世情文学”在近几年越来越成为了深圳文学的主潮,延伸性地“补写”了这物化的都市生存背后的悸动“灵魂”。
以“民间写作”为主体的深圳文学可以有更好的作为
作家杨争光认为,深圳文学创作的中坚是“民间写作”。与其它省市全然不同,代表性作家并非体制内的所谓专业作家,非体制内的文学生长,符合文学健康生态的多重指标。深圳的“民间写作”并非草莽式生长,有其自觉的作家意识,不仅仅是因为爱好或消遣。
作家参与的生活现实不同,关注点不同,又身为移民携带着各自的文化根系,创作的多元化带有其自然性。这样的文学生态,生长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学更有可能。事实上,几十年的坚持与努力,深圳的作家作品不仅有丰硕的成果,也成长为一个高水准的创作群体,且形成梯形结构,品质与体量已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得忽视,与许多省市的文学群体相比,不仅不逊色,也许还会更为瞩目。
杨争光表示,深圳文学形成自己的文学传统、出现标志性的大家大作,还需要时间。以“民间写作”为主体的深圳文学可以有更好的作为。
作家邓一光注意到一个现象,他认为,和内地的书写者不同,深圳的书写者至少要多做一件事,回答自己与生活着的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究竟能写什么和怎么写这样一些令人苦恼的问题。内地的写作者不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与生活着的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关系,地域性关系先在地就确定了,没有纠结或没法有纠结,但深圳的写作者有。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