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为什么2000年后有公共记忆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

2018-12-17 13:57:36来源:新京报网    作者:沈河西

   
12月8日下午在南京举办的《扬子江评论》青年批评家论坛上,五湖四海的“青批”们齐聚一堂,这一场讨论,没有大佬,没有前辈,他们畅所欲言。

  我真的觉得某位陕西大佬今年出的那本长篇很一般,但看到出来30多篇吹捧的文章,让我觉得很吃惊。”“王安忆今年的小长篇《考工记》明显是一个中篇小说硬拉成了一个长篇。”“笛安的《景恒街》打动我,成年人的纯情更动人。”12月8日下午在南京举办的《扬子江评论》青年批评家论坛上,五湖四海的“青批”们齐聚一堂,这一场讨论,没有大佬,没有前辈,他们畅所欲言。


blob.png


  虽然中国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一到年底,青年批评家都在忙着提名各大文学榜单。今年是《扬子江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推出的第二年,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完全由青年批评家提名评选的文学排行榜。


  “《扬子江评论》2018年度文学排行榜”提名程序于2018年10月23日启动,2018年12月1日截止。组委会共邀请了43名提名评委,其中37名为45岁以下的青年评论家。提名评委分为长篇小说组、中短篇小说组、诗歌散文(含非虚构)组三组,根据分组情况提交相应文学门类的候选作品名单。


  同时,另设主编提名程序,提名评委分别为《人民文学》《收获》《钟山》《十月》《当代》《花城》六大文学期刊的主编。据悉,终评会议将在2019年1月举办,届时将正式发布“《扬子江评论》2018年度文学排行榜”。


  在今年的《扬子江评论》的青年批评家论坛上,当代文学的共识与分歧这一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关于2018年的文学,是共识多,还是分歧多?这是一个共识破裂的时代,这是这次论坛的关键词,也是最大的共识。


  今天,批评界对于哪部作品好,分歧大到了什么程度?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在上午的回应发言中谈到一个细节,从这次的提名来看,大部分作品都只有一票,反映出提名评委眼中的好作品重合度之低。推出排行榜是为了达成共识,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实是,今天的批评家越来越难就某部具体的作品达成共识。


  共识破裂,是因为没有一致的价值观,还是好作品太少?


  在场的青年批评家们,有着类似的学术、工作和生活背景,但他们对于哪个作品好,哪个作品差,已经达不成共识,这是80年代的中国文学现场无法想象的。


  “现在总体的感觉是,可能这真的是一个共识破裂的时代”,青年批评家岳雯说。为什么当前对于作品的评价,分歧如此严重?在岳雯看来,首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现在没有一个基本一致的价值观,大家的话语不兼容。每个人在自己的话语范围内讨论问题。往更广的范围看,这是90年代启蒙自我瓦解以来思想界分裂的后果和表征。


  共识破裂,分歧严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吗?在有的青年批评家看来,这恰恰是多元化,毕竟中国文学长期以来有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在笼罩。但批评家内部如果共识破裂,讨论就变成每个人自说自话,批评现场就演变成个人趣味的堆积。“批评最重要还是一种对话,共识完全破裂,对话就无从发生,每个人自说自话的话,我们这个职业可能会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这可能真的是现在面临可怕的局面。”岳雯有点忧虑。


blob.png

  另一位批评家徐刚则认为,之所以在座批评家们有这么大的分歧,一个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好作品太少,只能在“中不溜”的作品里挑挑拣拣。多关注出彩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好作品,多关注瑕疵,那就成了一个差作品。


  颜炼军做了几年不同排行榜的评审工作,每次做完他都有一些虚无感,因为很难发现非常惊艳的作品。今年9月底推出的一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榜单在文学界内部引起了争议,其中一个争议点在于这个榜单里,罕见2000年后的作品。但批评家颜炼军认为,这个榜单也折射出一个现实:2000年之后, 有公共记忆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


  好作品少、有公共记忆的作品少、伟大的作品少,这是近些年文坛的真实现状。


  文学如何对其他学科有更大的吸纳和对话能力?


  但也有批评家认为,共识破裂本身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价值观的多元。但对于这样的看法,暨南大学教授申霞艳表达了异议,她认为分歧也好、共识也罢,一个多元价值时代远远没有来临,“只要走出这个屋子,感觉现实依然非常严重。我们书写的内容,不管是50后作家到90后作家抒写内容依然狭窄,没有触及现实多少分之一,我们没有多少分歧,我们都是利益共同体,都是在时代里面的既得利益者,我们都是在温暖有空调的屋子里自说自话,跟现实还是有真的大的距离,我自己要对这一点保持警惕。”


  文学批评变成自说自话,在青年批评家项静看来,问题在于当前的讨论还只是局限在文学内部在讨论分歧,而她认为,如果放在文学的学科之外乃至更大的人文学科内部来看的话,这些分歧相对来说不那么值得去讨论。


  项静谈到一个让人尴尬的现实,她在担任了几个年度好书评选的评委后发现,每次在选书时,社科、历史类的书反而能给她新的刺激,而这样的刺激文学作品给不了。


  她认为,像王笛的《袍哥》这样的作品虽然没有带来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在叙事能力上做得很好,而在其他学科都在进入到叙事能力阶段的时候,文学要有自己的吸引力,走到更广阔的空间,要在叙事能力上跟其他人文社科的叙事性进行竞争。


  项静讲到,1980年代韩少功去北京参加作家会议的时候,音乐家协会会跑到文学会场,那时文学有提供思想的可能性,而且有很高的对其他学科的巨大吸引力,但今天这样的吸引力已经消失。


  那么,今天的文学如何拓展空间,对其他学科有更大的吸纳或对话的能力?就当前来说,文学有何思想上的创新,项静认为这是不太现实的问题,但在叙事和修辞上是有可能的。


  共识破裂的时代,批评何为?在评选榜单时,批评家们不可避免会将个人趣味作为评判标准之一,但还得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譬如,徐刚个人对贾平凹的《山本》有尖锐的批评,他个人不喜欢这个小说,但他还是认为这个作品相比其他作品还是要高出一节,因此他将之列入了本年度《扬子江评论》文学榜单。同样,黄德海也持类似态度,他觉得笛安的《景恒街》不错,但这不代表他个人喜欢这个作品。


  现实主义大行其道,但只有现实主义也挺可怕的


  在当下最活跃的这批青年批评家眼中,过去一年的中国文学呈现了什么样的面貌?他们认为哪些作品非常突出,哪些作品则被过誉?哪些新人被挖掘?


  在讨论现场,笛安的最新长篇《景恒街》在刘大先和另一位批评家那里形成了鲜明的评价分歧。某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不论从人物关系还是冲突模式,包括一些狗血、撒糖的元素,基本就是言情小说的套路。从《景恒街》出发,该批评家谈到,纯文学和类型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纯文学要对司空见惯的观念说不。而类型文学暗合流行的思维方式,所以读的时候不需要费脑子,在故事背后获得是一些安心、安稳。


  blob.png
《景恒街》
作者:笛安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


  而在刘大先看来,笛安的创作承继上溯至老舍以及九十年代的王朔大院写作、邓友梅的旗人子弟、90年代邱华栋的外省青年到北京这一路北京文学史的脉络。


  而且刘大先认为要打破这个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纯文学和非纯文学的界限,这代人应该树立自己新的话语,不要再老是用正面强攻、纯文学与非纯文学这一套话语。


  在同济大学教授张屏瑾看来,《景恒街》里写到风投公司和粉丝文化这样一类最新的青年生活等,对城市文学来说,这类问题才刚开始思考。


  作品是否能提供新的经验、有没有文学新人冒出,这是批评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关于文学作品中新经验的浮现,批评家张涛认为,每一年的作品里都会有新鲜经验,但是新鲜经验叠加能否在长时空里留下来是问题。


  而在岁尾各家榜单陆续推出之际,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在绝大多数榜单上,占绝对优势的还是老面孔,在这样的机制下,新人要出头也面临很大困难。在此次《扬子江评论》的论坛上,生于1986年的新人班宇被频繁提及。这种对于新人的渴求已经成为整个文学界的共识,但批评家岳雯泼了一盆冷水,她认为对一个新人的观察可能要跟踪很长的时间段,一个新作者贸然出现,被所有人一拥而上。“但新人的成长可能也需要时间,过度的目光会把这种新扼杀在关注里头,这是非常可惜的状态。”


  blob.png
《冬泳》
作者:班宇
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1月


  在这次评选和讨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颇具异质性的作品,如霍香结的《灵的编年史:秘密知识的旅程》,一部从标题到结构都呈现百科全书样式的独特作品。像这样的带有强烈先锋特质的小说完全被排除在各类榜单之外,据此,刘大先谈到李宏伟、姚伟、康赫等人的作品走的是80年代先锋小说推到极致的路子,当年的先锋小说家如格非等人已经回归到现实主义,先锋小说的主潮不在了。“但(先锋小说)这种东西必不可少,文学成为现实主义大行其道,只有现实主义,挺可怕的,我们既有现实主义,又要有探索性的东西,我们应该给他们张扬自己的机会。”


  blob.png
《灵的编年史》
作者:霍香结
作家出版社2018年6月


  另一部被青年批评家们频繁提到的作品是康赫的长达1345页的长篇小说《人类学》,批评家木叶认为,这个作品代表了新时代的新的方向。“当下中国是一个超级的场,但是我们还很难有超级文本、超级经验的书写,那种领先于现实,然后又植根于现实,然后又有超拔的东西。”


  blob.png
《人类学》
作者:康赫
作家出版社2015年1月


  在谈到《人类学》《灵的编年史》这类有阅读难度的作品时,另一位批评家黄德海认为当下有一个糟糕的趋向,就是一旦某些作品稍微展现一点思考的艰难和卓越时,就会被批评说这样的东西太难读、不知所云,会被排斥出日常的阅读经验。“你努力想想好嘛,如果这些看不懂逐渐调整一点,我们的社会结构和思想结构才会变化,我们共识才会增多,才会往卓越聚拢,这才是共识的努力。否则低水平谈论差异没有什么意义。”


  关于文学的期待,青年批评家宋嵩用了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的比喻,所谓“帕累托最优”,即资源分配的理想状态,“帕累托是理想状态,我不希望文坛是稳定状态,我希望我们的文坛是一个战乱时代,更希望文坛是春秋时代,有五霸,更有小国群雄并起,这样更能激发文坛的活力。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