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市作协、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尹学芸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天津市作协党组副书记李彬,《文艺报》副总编辑徐可,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赵海虹,天津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杨君毅,天津市作协秘书长王岚以及王干、孟繁华、陈福民、张柠、韩敬群、杨晓升、王春林、黄桂元、王继军、杨庆祥、岳雯、徐晨亮、项静、季亚娅、闫立飞、谷禾、徐刚等围绕尹学芸的小说创作展开深入讨论。
李敬泽说,尹学芸的中篇小说《李海叔叔》与《世说新语》里的王子猷雪夜访戴遥相呼应。“雪夜访戴”里,我们看到人世之空旷,《李海叔叔》里,两个男人年复一年的互相探访,也让我们感受到四望皎然的空旷。小说既有实也有虚,将世俗生活与中国古代文化与精神结合在一起,既有细碎的、具体细节的叙写,也有文人调子和抒情传统。他认为,《李海叔叔》是中国故事的例证,小说写出了最基本也最温暖的中国精神,更用复杂的眼光去审视中国精神和现实生活,进而写出了世界之变迁、时代之变迁。
李彬说,尹学芸从开始走上写作道路到现在,始终对文学怀抱着热爱,十余年来,出版有散文集《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长篇小说《菜根谣》、中篇小说集《士别十年》《分驴计》等。在创作中,尹学芸一直默默耕耘,不忘初心。她始终怀抱着时代精神,坚持用文学反映时代发展的主脉络。同时,尹学芸的写作扎根本土,她的创作以家乡和家乡人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以天津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大家认为,尹学芸的小说关注当下现实生活,在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创作方面,都给予当下文学创作很多启示和提醒。尹学芸的作品主要写市井生活、家庭琐事,故事大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现实感和亲和力很强。读她的小说可以看到当今中国时期的社会现象、人生百态、人物命运、社会变迁。在艺术手法上,尹学芸小说在细节描写、节奏掌控等方面表现突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也有诸多继承。近年来,尹学芸的小说与她的早期作品相比显示出明显的进步,在谋篇布局、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更加复杂多样、厚实饱满。
尹学芸说,文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农民变成了今天的专业作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耀,是我身后一片土地的造化。家乡有很多热爱文学的朋友,我就是他们其中一员,很多年里我们都是文学的追随者,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个梦想永远都不会改变。”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