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我憎恨贫穷,我讨厌节衣缩食

2018-12-05 13:38:53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

   
金钱对于毛姆有而势不可挡的意义。他曾在笔记本上写,“我憎恨贫穷,我讨厌为了维持生计节衣缩食。”

  金钱对于毛姆有而势不可挡的意义。他曾在笔记本上写,“我憎恨贫穷,我讨厌为了维持生计节衣缩食。”对于一个从小缺乏情感安全的人,财物安全的确是极为重要的替代品。


  1874年1月25日,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出生在巴黎。他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在叔叔婶婶家寄人篱下,还有口吃的毛病。但他的人生并不悲惨,三十六岁那年,他买下临近海德公园的五层住宅,他的朋友休夫·瓦波尔参观后艳羡地称其为“最理想的写作地点”。至于他晚年定居那座位于法国南部的住所,更是占地广达九英亩、随时可以欣赏地中海万顷碧波的豪宅。1965年12月15日,威廉·萨默赛特·毛姆逝世。


  未出版的一篇自传体小说《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里,毛姆曾借主角之口说出自己复杂人格的形成密码——“小时候得到的爱太少,以至于后来被爱都会令他感到尴尬……人们赞美他时,他不知道如何回应,表露情感时又觉得自己像个傻瓜。”


blob.png
毛姆老年时候也很讲究穿着的派头


  1毛姆性格形成的三大转折


  毛姆幼年家里条件是不错的,作为在法国的英国侨民,精于事业的父亲给了家庭生活物质上的保证,而温柔美丽的母亲凭借其艺术品位和开朗的性格让平常的家庭生活富有情趣和品质。父亲在家时间少,毛姆与母亲有着亲密而依赖的关系,母亲给予了他人生最温暖的记忆。


  母亲的早逝,这成为了毛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当时身边一些亲近的保姆、女佣为了安慰幼小的毛姆,常常会讲故事给他听。讲故事对他来说很重要,他会完全被故事吸引,忘记痛苦和对母亲的思念。越是不快乐的时候就越需要故事,这种瘾伴随他一生。


  一年半后,父亲也去世,英国的牧师叔叔亨利成为了小毛姆的监护人。叔叔待他非常严肃,有时候心情好在餐桌上会奖励小毛姆吃一个鸡蛋尖儿,要知道小毛姆从前过得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要吃多少鸡蛋都可以。


blob.png
毛姆年轻时


  由于生活环境的落差和双亲的去世,小毛姆开始出现口吃,性格变得封闭。


  毛姆曾经有一次痛苦的经历,有一次,叔叔带他坐火车去伦敦,当天叔叔让他自己回去。三等座售票处排着一条长队,终于轮到他时,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惠斯泰布尔(叔叔家的地名)”这个词,他站在那里结结巴巴。后面的人等得不耐烦了,两个男人一把把他推到一边。于是他不得不回到队伍后面重新排队。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的耻辱,所有人都盯着他看。


  有时,悲伤和对母亲的思念让他无法承受,但他很快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受到伤害或不开心的时候,他受不了别人看到他哭。他会独自在花园里玩儿几个小时,在池塘里钓斜齿鳊鱼,或在车道尽头的铁栅栏门上晃来晃去。


  第二个人生转折发生在叔叔的书房里。严肃的叔叔和温顺的婶婶没有过孩子,也不懂的如何与孩子相处,小毛姆也尽量避开叔叔婶婶,于是他躲到了书房。性格封闭的他在书里发现了新世界。他在那里饱读经典诗书,磨练了自己的心智,变得早熟、自律、勤奋,他的阅读量惊人,为以后要走的路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开始上学,就读的国王学校是寄宿式的男校。一开始他饱受嘲笑,后来在学习上找到了自信,小男生们也开始敬佩起他来。


  他在国王学校养成了一个奇怪的习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他喜欢的男孩,用他的强调讲话,用他的方式嬉笑,模仿他的手势和举止,模仿的惟妙惟肖,一时间连他自己都感觉不是自己了,这种游戏让他领略到了异想天开的乐趣,直到后来被写小说替代。


  第三个人生转折,是毛姆意识到自己再也不信教了。稍大一些,在海德堡一个教授开的膳宿公寓学语言的时光里,毛姆遇见了一群求知欲极强的学生,宗教信仰是热门讨论话题,毛姆也乐于其中,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从心里开始不信教了,感觉到时他如释重负。偏见、报应,无趣得令人窒息的的礼拜仪式,背诵祷文,每天惧怕永久的惩罚,这一切都消散了。


  “整座可怕的建筑如纸牌屋一般倒塌了,它并非基于对上帝的爱,而是对于地狱的惧怕。”他很高兴自己重获自由:“他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他终于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blob.png


  2现实而骄傲的水瓶男


  毛姆后来的人生轨迹有些像鲁迅,学医五年,而后致力于文学,以戏剧作品成名。为期5年的习医生涯,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作品常以客观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理论,即“人类存在的原因未知,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来世不存在”等等,给了毛姆极大启发,少年的成长经历留下的愤怒和沮丧感与非理性的自我厌恶混杂在一起,这一切让毛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性格。


  他是一个典型的“水瓶男”,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的大脑中的理想主义的生灵,高度理性、客观,能够从让人想不到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对待自己也像是对待一个客观、抽象的物体。


  毛姆的直率而毒舌是出了名的。比如,年轻时候的他这样说:


  “绝大多数的人都蠢得厉害,说谁谁在常人之上真算不得什么恭维。”“大部分人长得真是丑啊!可惜,他们也不知道该待人随和一点,也好补救一下。”


  对写作,毛姆是骄傲的。他认为创作这类东西太过容易,甚至得意地写道:“我脑子里总是同时装着一打戏,当一个主题出现时就会自动分出场次,每一‘幕’都直勾勾地盯着我,所以,写完一部戏的第二天就开始写新戏对我来说不成问题”。


  同时毛姆很现实,因为他的早期作品有些迎合大众,就被批为二流作家。为什么要迎合市场?因为他需要钱。“大众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们什么,这一点很重要”。而他,无疑也是这一条法则忠实的践行者。

blob.png


  3满地都是六便士


  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


  毛姆借由《月亮与六便士》所亮出的观点是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而这种反世俗、反传统的立场,正是许多读者为之潸然泪下的关键所在。


  这些拷问人生终极意义的难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小说的名字正好再现了两者之间的对立。《月亮与六便士》这个书名来自1915年8月12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一篇持论较为公允的书评,该文作者称《人性的枷锁》的主角菲利普“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


  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这种小面额的硬币代表着世俗的得失与蝇头小利。


  月亮与六便士之间理应如何取舍,叙事者并无定论,只是谨慎地说:


  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但毛姆其实并不反对、甚至非常讲究物质的舒适。因为幼失怙恃,毛姆早年的生活虽然谈不上艰难,却也相当清苦。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伦敦和朋友合租一套每周租金仅需一英镑的两室户公寓,而且经常陷于入不敷出的窘境。1907年声名鹊起以后,日进斗金的他从此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经常在当年伦敦四大豪华酒店出没,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访问时也非头等舱不坐。


  这也是毛姆的小说非常难以准确理解的重要原因。有些作家文如其人,笔下抒发的是真实的胸臆;有些作家深藏不露,作品发出是杜撰的心声。但毛姆总是游刃有余地在虚实之间来回切换,不经过细致考证和深入探求,你永远不知道某段貌似简单的文字,到底蕴藏着多少深意。


  毛姆享年九十一岁。1896年,青春无限的他,在笔记本里写下这样明显属于年少轻狂的句子:“愿死亡如黑夜掩盖我的才华。”六十多年以后,被老病与虚无感折磨着的他,在床榻上哀求着身边人:别让我活下去,让我悄悄地离开吧。


blob.png
《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毛姆著 李继宏译 果麦出品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