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至10月,被解放军部队死死围困在长春150多天后,国民党守军第60军起义、新编第7军投诚,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部投诚。长春即克,不足一月便解放了整个东北;一年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年岁月过去。在时光的漫流中,渐行渐远的历史恰像被打碎的陶罐,最大限度地去复原历史离不开客观检视、系统整理、科学拼接和艺术阐释。
那么,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长篇纪实《围困长春》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这部让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尤为推崇,且多次获奖的作品又是如何写成的呢?
(一)
2000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典籍、文献查阅,900多条注释引用,无数次的实地采访,历时5年的辛勤笔耕,《围困长春》的作者李发锁以长达40章篇幅、洋洋54万文字,围绕解放战争发生在东北的主要战役与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围困长春战役的发生、发展、胜利的全过程展开叙述,剖析和书写历史,厘清诸多臆断,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地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真实、壮阔的历史画卷。
“写这本书很苦,但也很值。”谈起创作的甘苦,李发锁不无感慨地说。“此前,我6年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并获多种文学奖项。可写《围困长春》这1部书,就用了我5年时间。写小说感觉上很轻松,搞纪实文学创作就大不一样。这是个既耗体力又耗脑力的活儿。”
2018年10月19日是长春解放7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老兵,70年前的长春围困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上。我有责任和义务发掘那段历史,再现那场战争。可以说,《围困长春》就是写给历史的,献给长春的。”李发锁说。
李发锁1969年从黑龙江虎林入伍到原沈阳军区某炮兵师当卫生员,直接由班长提升为副指导员,之后任指导员、教导员,最后从师政治部宣传科正营职干事岗位转业。10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顽强作风,同时也塑造了他强健的体魄。谈起当年的部队生活,他还十分留恋。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他后来进行文学创作积蓄了无穷的力量。
《围困长春》从酝酿到出版的5年间,李发锁收集整理写作材料就占了3年时间。最难写、最费工夫的是,如何破解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谣言?在成千上万的档案里,李发锁找到了共产党救助市民时罗荣桓等人签字的文件,也找到了国民党军赶人抢粮时郑洞国签字的文件……如获至宝的他心绪顿时豁然开朗,思路也逐渐清晰。为了保证创作的连贯流畅,他花费半年时间,把整理好的9本笔记、索引全部背记下来。当创作进行到某个部分,需要资料补充时,他能准确无误地翻到某一本、某一页,做到书中引用的每一段话、每一组数字都有据可寻,从而提高了创作效率。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李发锁用手中这支笔书写出《围困长春》这部集纪实性、文学性、史学性于一体的纪实作品。
(二)
对于长春10万守敌,为何采取“久困长围”方针?这是李发锁在创作中着力破解的核心问题,也是贯穿全书的重要问题。作家的起心动念,是否站在正义的立场,是否具有大历史观,是否肩负着尊重历史的责任使命,是检验其作品意义、价值的度量衡。
当初,写小说《细菌》时,李发锁接触到长春围困战这段历史,坊间对这段历史说法不一。作为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和10年兵龄的老兵,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澄清这段历史,不能让革命先辈牺牲了生命还背着黑锅。他钻进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决心探寻70年前“久困长围”那段历史,下功夫找回历史原貌。
李发锁本来计划一年半至两年完成《围困长春》的写作,可写到一年半便写不下去了。他回忆说:“原因是觉得站位低,视角窄,没有用大历史观从二战后世界格局来看国共对东北的争夺;同时,弄不明白围困战的性质和规律。”通过沉淀下来认真思考,李发锁认为:一定要从大历史观去解剖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如果单单就围困写围困,势必陷入一鳞半爪之泥淖。于是,李发锁将东北解放战争及围困长春战役置于当时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复杂局面中进行考量,把局部战役放到世界大格局之中进行战略与策略剖析叙述。既讲述了我军的战略、策略对战争走向的重要性,又辨析了长春围困战若干似是而非的说法。
在大历史观中透视战争风云,“久困长围”已不再成为问题,那是当时根据敌我双方实际所能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战争策略。
《围困长春》还破解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貌似强大的国民党政权在短短3年就被共产党推翻了?”全书几乎都在写国共两党在各方面的比较与角斗。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不容诋毁。叩穿历史以正视听,该作品对于强化党的执政能力,不忘初心、发扬光荣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
李发锁秉持“真实即力量”的创作理念,以档案、史实为依据,用真实还原历史。整部作品脉络清晰,事理透彻,文笔洗练,意蕴悠远,叙事缜密细腻,人物生动鲜活,呈现出现实主义历史创作的大气象。
在《围困长春》创作中,李发锁始终用证据说话,采用了许多国共双方的档案资料,尤其是敌方原始文件(如,郑洞国签发的文件、国民党的原始会议记录等),仅书中标出的重要史实注释就有900多条。其中,相当一部分条目都是采取双证据引用。诚然,作者的笔墨不只是停留在战争的现场,而是深入探究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战争走向的影响,从大历史观的视角,秉笔直书,正本清源,既写胜利与成功,又写失败与挫折。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场,作家善于抓住核心事件与核心线索,对主要人物进行多侧面描写。
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处理上,李发锁认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并不矛盾,而真实压倒一切。关于长春围困战,那些似是而非的“真实”,那些无中生有的质疑,那些别有用心的造谣,在《围困长春》的真实书写中一一败下阵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品、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三届“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一连串的荣誉足以说明,这是一部饱含历史重量和思想能量的纪实大书。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所说,这是一部“复现东北决战的恢弘力作,体现了作家的史学功底和文学才华,深刻揭示了战争背后各种力量的较量。”
真实不仅是作品生命力的第一要素,而且直接反映了作家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良知。从某种意义上说,长篇纪实作品《围困长春》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一个深度发掘历史的范本。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