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欧、日韩的生活方式逐渐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然而,我们仍会怀念小时候用的蓝边粗瓷碗,无论从重量,到尺度、质感,都让人感觉更加舒服称手。人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日子和生活方式。近日,著名设计师高一强的新书《日用之道》在北京首发,他和“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主持人曹涤非一起,分享了他们眼中中国人日用器物背后的美学。
百姓日用即为道:器物是美与生活的集合
高一强认为,了解一个文化要从其最根本的物质方面开始,即器物。除了历史典籍,历尽沧桑流传下来的器物,应该是我们历史与文化最好的记录者。器物默默记录下生活事件的发生经过,很多时候,即使我们都很难准确地以日期记住所发生的事情了,但是看到器物,就能立刻唤起曾经的思绪和情感。
高一强近些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中国人的日常器物,他的《日用之道》的书名来自明代思想家王艮“百姓日用即为道”。小到饭碗、毛巾、水杯,大到桌子、家具,他着眼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看似平凡朴素的日用器物,从至真至简的衣食住行中,把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和经验娓娓道来。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日用之道的研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以东方思想的精髓、以优雅纯粹的东方式感性,模糊设计的界限,设计出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日常物品,找到适合当下生活的设计方向。
审视中国人器物之美、思考中国人生活哲学
这几年,有不少反映他国器物与生活方式的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日子和生活方式。传统的竹伞、包袱、暖炉,现代的钢笔、饭盒、自行车,这些器物伴随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和日常,它们构成了中国最为真实、最为生活化的模样。
高一强认为“别人的梦境无论被描绘得多么美好,永远是别人的。也许我们应该从效仿拿刀叉的优雅姿势中走出来,寻根溯源,来思考属于自己的日子了,那应该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他写作此书的初衷。
好的设计,融合欲望,触动灵魂
在《日用之道》一书中,设计师高一强不仅探讨器物与情感、器物与文化的关系,更从设计师的专业角度,从工业材料到设计美学,从消费心理到认知心理学,探索设计理念与方向,探讨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才是适合中国人使用的、针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道”。
高一强说:“好的设计在人心中像石子一样激起涟漪。人们在设计中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声,它是温暖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器完不饰,质真素朴”,呈现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实用之美,是对中国日用美学最好的诠释。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