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阿兰·德波顿,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陈广兴用“博学多才”来形容。“无论是哲学、艺术、美学、历史等方面,他都有涉猎和研究,更难得的是,他能够把这些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
陈广兴曾经翻译过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他说,这本书就是阿兰·德波顿的典型风格。在书中,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从历史、哲学等各方面来阐述了人们对于个人身份、社会地位的认知和焦虑,加上阿兰·德波顿优美的文笔,使文章读起来并不费力。
他有深厚知识底蕴
“他的大多数作品更像是随笔类型,有点像”心灵鸡汤“那种类型。”陈广兴告诉记者,这并不意味着阿兰·德波顿的作品是那种信马由缰随意发挥的,“他其实有自己完整的体系,无论在谈什么话题,他总会探寻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的方法。期间会运用到美学、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来进行分析。”陈广兴说,阿兰·德波顿实际上是在用做学问的态度来写随笔。
陈广兴认为,阿兰·德波顿的博学绝不会逊色于学术圈里的学者,但他缺乏创新,也不是很深刻,而只是把过去已经存在的知识拿出来进行分析和普及。“当然,他的作品也不可能像大学里面做学问的学者那么严肃,因为他的读者对象不是学者,而是普通人。”
新作有些凑字数
对于阿兰·德波顿的新书《工作颂歌》(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陈广兴觉得总体感觉不如《身份的焦虑》,“我觉得这本书很多地方是在凑字数,因为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很难扯到一本书的篇幅,所以他不得不经常靠对景物的描写之类的方法来增加字数。”
或许还有一点让阿兰·德波顿无法真正体验工作中的快乐和忧伤,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大笔的财富,从来不需要为了生存而进行工作,他当然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真谛。因此他能够谈爱情、谈文学、谈艺术、谈哲学,但在谈到工作的时候,他会有盲区。
中国需要阿兰·德波顿
陈广兴认为,阿兰·德波顿所做的工作,有点像于丹所做的。“但于丹只是解读一本书,而阿兰·德波顿却是用自己的知识来解读人们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他比于丹更强。”
陈广兴说,中国没有出现过类似阿兰·德波顿这样的作家,“阿兰·德波顿有着非常深厚的知识底蕴,他能够把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用很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中国的某些散文家,写的东西都是自己凭空想象,缺乏依据,只是靠一味煽情来赚取读者的眼泪。”
“正因为缺乏,中国很需要阿兰·德波顿这样的作家。”陈广兴这样说。(刘琨亚)
(实习编辑:秦彩萍)